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 李吉: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60年 形成的“六变”(2)
第二,十八大提倡践行的团队协同创新与十八大以前注重的个人独立创新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勿庸置疑,科研入员个人独立创新能力、个人独立创新成果,是科研本质的要求,是科研人员个人的必备素质,是评定和晋升职称的要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从结构上说,个人独立创新又是团队协同创新中的一个基本元素。当年,省社科院靠个人独立创新出了不少叫得响的科研成果。所以十八大以前.省社科院注重科研人员的个人独立创新是必要的、正确的,十八大以后当要继续坚持不动摇。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病是:1、个人独立创新的力量终究有限;2、由于当年在实践操作中,比如在评定和晋升职称中,个人独立创新同评定和晋升职称挂钩过紧,功利色彩过浓,以至酿成把个人独立创新绝对化,忽视和贬低集体创作的弊病。而团队协同创新则不同。由于团队协同创新力量中含有个人独立创新力量,但不止于个人独立创新力量,而是由多个个人独立创新力量合成的一种新型的团队协同创新力量,因此,这种新型的团队协同创新力量,大多是要比个人独立创新力量都要强大的力量;这种新型的团队协同创新力量成就的科研成果,所展现的是大多要比个人独立创新力量成就的科研成果品位高的前景和趋向。
据省社科院科研处的统计显示,1,2013年全院公示的各类科研成果275项、部、篇,其中优秀科研成果191项、部、篇,占全院科研成呆总量的69%。这里包括省以上的立项课题49项,出版的著作50部,中央报刊发表的论文39篇,有积极的反响和效益的作品53篇;在191项部、篇优秀科研成果中,由团队协同创作的141项、部、篇占比70%0。
这些数据不仅足以证明,十八大以来,省社科院在科研成果价值衡量标准上由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之变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首次把同十八大精神有密切关系的,包括衡量科研成果价值标准之变在内的“四变”所带来的科研的整体效果和整体形象,集中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帘。
省社科院创作的优秀科研成果引人注目,得到了众多重要的传媒机构的评价机制的肯定和称赞。建院60周年来,在《人民日报》、中华书局、三联书店等重要机构出版56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6000余篇。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科技二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60余项。2003年以来,共承担了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6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以及220余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1年至2014年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8项,连续四年立项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名列前茅。
更加值得推崇和称道的是,省社科院创作的以上优秀科研成果,由于同省社科院的“三位一体”的定位、特别是同十八大倡行的“协同创新”紧密相联,因此自然而然地形成为三个富有特色的优秀社科成果系列。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特色“坚持指导思想,高扬主旋律”的理论系列。其中的代表作有:《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研究》、《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轨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下》、《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一个是智库服务系列。其中的代表作有: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长株潭城市群重构——“两型社会”视野中的城市发展研究》、“弯道超车”、《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研究》、《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开拓农村市场的现实切入点——对湖南小城镇建设的理论思考》、《湖南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研究》、《中部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政策研究》、《湖南国有困难企业走出困境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等。外加70份赢得省委省政府批示的调研报告。这些成果的智库作用凸显。
一个是湖湘文化系列。其中的代表作有:《湖南通史》、《湖南文化史》、《控湖南社会变迁》、《湖南抗日战争史》、《湖南文化大辞典》、《湖南古代易学思想发展第三个“圆圈”的终结——王船山易学思想研究》、《周敦颐评传》、《王船山传论》、《郭嵩焘评传》、《周立波评传》、《当代湖南作家评传》等。
湖南省社科院的这三个科研成果系列的形成和确立,十八大倡行的“协同创新”湖南省社科院的“三位一体”的定位,已从省社科院工作的总体构想中落到了地,其效果和作用显示的范围已达到了料想不到广度、深度和高度。
2)团队协同创新是造就高素质科研队伍的新机制。
第一,协同创新的启动和运行,需由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来推动。十八大以来省社科院的科研实践告诉我们,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是协同创新的强力支撑。科研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协同创新的活力和潜力的发挥、协同创新成果的高低。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和高品位的科研成果紧紧地联在一起,二者的关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省社科院践行的协同创新之所以成就了一批高品位的科研成果,原因之一即是来自高素质科研队伍形成的最佳合力。
按照笔者的理解,科研队伍的高素质,归根到底包括硬素质和软素质的两个建构部分。硬素质主要由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的观察能力;通古今、求未知的创新能力;国内外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分能力;统筹兼顾、前后呼应的逻辑思维能力;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字表达能力等构成。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武同志明确坚定地认为,这里的关键是从全局高度、长远角度,精心挑造好协同创新团队的带头人。他说,这些带头人决不只是科研好,创新能力强,组织协同能力出众,还要人品好,敢于担当,胸襟开阔,无私奉献。这样的协'同创新的团队和带头人,也只有这样的协同创新团队和带头人,才能走好协同创新路,达到造就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成就高品位的科研成果的目的。
第二,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只能在协同创新的实践中造就。这是由团队协同创新的特点决定的二团队协同创新的特点是,两种机制。或者说两种功能队协同创新的特点是,两种机制,或者说两种功能在团队协同创新中同时存在。团队协同创新是一种造就高素质科研队伍的机制,同时又是一种成就高品位科研成果的机制;或者说,团队协同创新有一种造就高素质科研队伍的功能,同时又有一种成就高品位科研成果的功能。正是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认定团队协同创新是成就高品位科研成果的新路径,同时又认定团队协同创新是造就高素质科研队伍的新机制。
根据笔者的了解,十八大开过不久,省社科院便以于八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围绕国家、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和本院设计的课题。谋划和组织担当协同创新的团队。经过一年多实践的考验和检验,全院逐步形成了20多个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的担当协同创新的科研团队;这两种科研团队的成员既相对固定又相互流动。100多有高品位的科研成果,自身素质又高的中青年科研队伍。对此,笔者退休18年,年近80岁的老科研人员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对省社科院未来的非凡前景充满信心。
本文编号:1271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kzz/127163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