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于印发《安徽省农科院2017年工作报告》的通知(3)
二、扎实做好2017年的重点工作
2017年是我院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改革,突出抓好创新发展。
要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需求,推进学科结构优化调整,提高科技供给的质量、效率和针对性。把依靠科技引领生产体系、支撑产业体系、服务经营体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重视高新技术研究,突出适用技术研究,为保障安徽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质增效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要坚持公益性改革方向,围绕安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整合创新资源,组织协同攻关,大力推进院立项目改革;通过调结构、补短板、拓展新领域,培植新优势,要把学科建设、平台利用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要适应协同创新和大学科发展需要,改革“分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组织形式,通过学科融合,联合共建,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重组共享。要改革职称评审和人才评价制度,结合院所发展实际,统筹利用岗位资源,建立科学公正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分类评价制度和职称评聘办法,克服“唯学历、唯资历”的倾向,要让水平高、贡献大、业绩突出同志有职称晋升的通道,让为院所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要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让科研人员在共享共赢的知识经济创造中有更多发展机会。
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利好政策,以种业人才发展与科研成果权益改革为突破口,在14个研究所全面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省政府试点工作要求,系统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激励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鼓励产学研结合,争取大项目(包括横向课题)、建设大平台、培育大成果;鼓励引进拔尖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激励贡献人才;鼓励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和管理创新,让知识价值、人才价值、成果价值、技术价值在应用中发光发热,在收益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改革创新,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重大成果,涌现一批优势学科,成长一批优秀人才。
(二)发挥优势,努力做好服务“三农”工作。
要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部署,服务产业主战场,充分发挥我院农业科技人才、成果和各类专业基地的优势,持续推进“双百行动”,深化与地方政府、推广部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增强对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扶植和技术支撑。集成优质高效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绿色种养模式,指导病虫害绿色防控,为“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建设做贡献,服务安徽生态农业强省建设。大力研究和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为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示范和引领。大力做好农业检验检测的研究和服务工作,为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供给保驾护航。继续做好农业“三变”问题的跟踪研究和典型总结,为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献计献策。
继续做好科技扶贫和定点帮扶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和责任落实,加大项目投入和人才支持,通过桃铺村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稻渔复合种养、特色果蔬种植等特色产业的典型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确保脱贫不返贫的持续发展,全面完成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三)以人为本,突出抓好人才工作。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全院学科发展和岗位需求,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工程”,用好用足国家和省各类优惠政策,重点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认真落实好院《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工程”,努力解决好优秀青年人才的岗位培养、职称晋升和住房困难等问题;开展院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评选活动,用好博士后工作站平台,遴选一批优秀博士进站开展学术研究。积极争取我院农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权,改革我院人才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选派优秀青年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进修,支持年轻人创新创业,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
(四)开放办院,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进一步强化开放办院的理念,抓住国家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继续推进与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研究院新一轮合作。抓住国家农业科技战略联盟“关于建立若干个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推进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产学研结合,联合构建公共研发平台。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充分发挥“引智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主渠道作用,切实组织好“请进来”、“走出去”的合作交流活动。继续开展学术报告月、博士报告周、农科讲堂等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五)统筹资源,提升条件平台的支撑能力。
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积极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加快推进DUS测试阜阳分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做好皖北研究院(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规划设计和运行准备;做好皖南研究院建设的规划论证和建设筹备。加快推进庐江基地的建设和工作生活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岗集基地的使用管理和安全维护。利用临泉路等周边土地使用规划调整的机遇,主动谋划,盘活土地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我院科研基地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建立基本(平台)建设项目库,根据轻重缓急,抓紧调研确定今年的基本建设项目,并尽快报省发改委争取立项。充分利用国家“十三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加新岗位、新平台的机会,争取多一些岗站资源落户我院。加强对院属各类创新资源的协调调度,合理高效地利用平台资源,使之发挥整体功能和最大效益。
(六)创新管理,科学构建内控体系。
积极推进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针对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合理配置权责,细化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院内部审计监督和院领导分管所处责任清单的落实,提高对研究所的统筹指导能力和内部监管能力,发挥全院一盘棋的整体优势。继续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按改革的总体要求,尽快出台《省农科院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农科院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管理办法》、《省农科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资金管理办法》、《省农科院农业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及维护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院信息化管理工作,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启用OA协同办公系统,推动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持续开展院所企业的清理整顿。坚持不懈地推进效能建设,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加强工作督查、问题通报和效能问责。
本文编号:1274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kzz/127469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