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创新 >

农业金属污染_淡水藻类对水体铜污染暴露毒性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9 16:51

  本文关键词:铜污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2年

淡水藻类对水体铜污染暴露毒性的响应研究

刘文娟  

【摘要】:随着工业污水和人类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藻类作为水体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的结构,组成与水体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藻类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来预警和监测水体受污染的情况。本课题分别以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淡水藻类对铜污染的暴露毒性的响应,并试图找出对重金属污染敏感的生理指标,,并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对水体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与评价,从而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一种简便和灵敏的方法。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藻类对金属胁迫的反应不同。藻体细胞体积小的时对铜污染灵敏性较好,体积较大的藻体细胞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比较好。 (2)Cu~(2+)胁迫对藻类的生理指标影响与胁迫的浓度有关。浓度较低时,毒性效应较小;而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大,藻细胞所表现的受损程度也越来越大。铜胁迫的毒害机理及淡水藻类的响应机制为:在低浓度铜胁迫下,藻细胞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将体内ROS清除,随浓度的增加,对ROS中·O~(2-)、·OH等抗氧化活性增强,且EPS量也增加。表明EPS在藻类抗氧化防御上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当胁迫达到一定程度时,抗氧化防御活力下降,对ROS清除能力受到抑制并导致对细胞结构的破坏,叶绿素荧光强度的减弱及含量的下降;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强度增强,MDA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藻类的生理功能受阻,甚至死亡。 (3)用淡水藻类生物标志物法对水体重金属铜污染的监测结果表明,MDA,SOD,Vc的变化均能反映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因而可作为预警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4)利用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生物标志物监测水体铜污染的暴露毒性,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前者流动性比较强,体积比较小,对水体重金属污染更具有敏感性。后者固着生长,不易迁移,对污染的监测更具稳定性。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更能快速的对污染情况作出响应,从而有助于提高污染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这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预防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1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中良幸;严言正;;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处理重金属废水[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8年03期

2 郑军恒,李海洋,茹刚,茹炳根;金属硫蛋白清除羟自由基功能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简敏菲,弓晓峰,游海,黄志中,朱捷;鄱阳湖水土环境及其水生维管束植物重金属污染[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4 刘有才,钟宏,刘洪萍;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05年04期

5 李志群,郑里华;壳聚糖生产废水处理的初步探讨[J];化纤与纺织技术;2005年01期

6 刁维萍,倪吾钟,倪天华,杨肖娥;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评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03期

7 王海东;方凤满;谢宏芳;;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年01期

8 邓志瑞;余瑞云;余采薇;;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J];环境保护;1991年12期

9 高春生;张光辉;杨国宇;王艳玲;;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王晶;周启星;张倩茹;张颖;;沙蚕暴露于石油烃、Cu~(2+)和Cd~(2+)毒性效应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响应[J];环境科学;200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丽贞;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常会庆;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效果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裴国凤;淡水湖泊底栖藻类的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春燕;晋阳湖浮游藻类现状及其水质富营养化评价[D];山西大学;2006年

2 张海波;重金属离子对条斑紫菜丝状体毒性效应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黄玉明;;我国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行为和相关效应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3期

2 刘奇;王化可;李文达;;重金属铅的生态效应及其地球化学循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郑福丽;江丽华;刘兆辉;王梅;林海涛;宋效宗;;石油污染物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4 陈永宁;赵和苍;曹恒;;层次分析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04年01期

5 苏时萍;;蟹苗生产中饵料轮虫的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6 罗天雄;周建平;刘世同;;汉江中上游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7 赵果元;李文杰;李默然;崔卫华;陈安生;常永第;;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与修复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8 郑爱珍;宋唯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5期

9 王琳;李敬伟;宫朝举;刘媛琪;王菲;吕小香;蒋大伟;;高校景观水体水质调查与富营养状态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10 朱纯;鲁先文;;Pb、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毒害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红建;常江;张自立;章力干;花日茂;;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及人体健康[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郑丙辉;王春艳;陈浩;;运用生物配体模型预测中国典型河流中铜对青鳉鱼的生物急性毒性[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杨清伟;曾青;许媛;龙方燕;潘瑾;刘雪莲;郭建谱;;秀山锰矿区梅江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4 董蕊妮;李少佩;李国庆;;浅析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刘军;程晓宏;邹国明;佘年;王琦;;城市河道底泥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6 黄小兰;陈建耀;;微生物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红敬;;雅鲁藏布江水质时空特征分析[A];全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沈盎绿;马胜伟;季遥;平仙隐;沈新强;;废电池浸出液中重金属对黑鲷的毒害及其生物富集效应[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黎明;杨品红;李梦军;覃忠元;张倩;王晓艳;谢春华;;西湖围网养殖对水体理化、生物因子的影响[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肖祥希;刘星辉;杨宗武;陈立松;;植物铝毒害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齐;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帅学宏;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及免疫学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美琴;应用硅藻释读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曹春晖;两种赤潮藻对锰的生理生态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江筠;莲藕中抗氧化成分的抗HIV-1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鸣;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D];南昌大学;2010年

7 吴宇雄;木质素基吸水吸附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芳;蛭石—水溶液体系中锌、镉离子吸附特性与离子吸附理论[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谢学辉;德兴铜矿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微生物分子生态多样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于祎飞;土壤镉污染及农艺调控对苹果树体镉积累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亮;干扰—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伟伟;太湖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动物摄食及群落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永晶;新疆乌伦古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慧君;循环水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高宝峰;汉江中下游铜锈环棱螺重金属分布及生物指示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罗均;柚皮纤维素的制备、琥珀酸酐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漪;社会理性决策视角下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益测度[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燕红;改良剂调控对海州香薷修复铜镉复合污染红壤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胡金刚;壳聚糖基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对Ni~(2+)吸附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10 胡红;矿区植物胁迫作用与遥感信息提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况琪军,马沛明,胡征宇,周广杰;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2期

2 王军霞,王维娜,王安利,王亚斌;Cu~(2+)对体外培养的日本沼虾血细胞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03年03期

3 贾振邦,梁涛,林健枝,吕凤伟;香港河流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4 苏海佳,贺小进,谭天伟;球形壳聚糖树脂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刘军,潘登,王斌,汪苹;SBR工艺中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骆其君,卢冬,费志清,裴鲁青;生态因子对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1999年04期

7 况琪军,金凡澈;韩国南汉河的浮游植物及营养水平[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8 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张家玉;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9 简敏菲,弓晓峰,游海,黄志中,朱捷;鄱阳湖水土环境及其水生维管束植物重金属污染[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10 李博之;鄱阳湖水体污染现状与水质预测、规划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昌华;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原因分析及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琴,杜秀琦;淡水藻类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2 王欣伊,阚振荣,王梅梅;淡水藻类产毒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5年02期

3 李益健;;淡水藻类的经济意义[J];生物学通报;1982年05期

4 汪之波;陈有华;李晓鸿;李甲蝉;王辉;张宗舟;;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藻类名录初报[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9年01期

5 马丽娟;齐齐哈尔市常见淡水藻类初报[J];高师理科学刊;1990年02期

6 毕列爵,徐正榜,刘国祥;我国早期的一篇淡水藻类分类学论文及其作者[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04期

7 张之炳;;常见淡水藻类的生态[J];生物学通报;1990年12期

8 李益健;淡水藻类的某些利用[J];自然杂志;1982年07期

9 艾克拜尔,王克勤,阿里马斯;新疆淡水藻类研究——新月藻属初报[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0 黄长干,张莉,余丽萍,陈金珠,李晓跃;德兴铜矿铜污染状况调查及植物修复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宗涉;;中国淡水藻类生态学研究[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毕列爵;胡征宇;刘国祥;;我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学1886年以来的文献及其作者的简况[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汤琳;袁俊峰;张锦平;;底泥提取物对几种常见淡水藻类的生长影响试验及其GC/MS分析[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王梅梅;阚振荣;李彦芹;;淡水藻类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及其控制[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杰;贺纪正;张蕾;;东北地区畜禽粪便中重金属铜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机理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胡春华;周文斌;王毛兰;陈文芳;孙佳峰;胡波平;谢丽;蔡连;;南方强降雨带矿区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以德兴铜矿铜污染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7 汪建国;章爱云;魏华卓;;纳米技术在改良水生动物养殖水体环境中的应用[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徐照丽;张晓海;廖德智;;铁、铜相互作用减轻烤烟铜毒害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边志刚;黄东武;李冬;;ROV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9年

10 冯春涛;;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林岳夫;[N];中国海洋报;2009年

2 吴俊;[N];张家界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明;[N];中国海洋报;2011年

4 记者 闫璟;[N];临汾日报;2008年

5 晓赵;[N];宜兴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张晓良记者刘志伟;[N];科技日报;2002年

7 钟大海;[N];中国化工报;2009年

8 林蒲田;[N];湖北科技报;2001年

9 ;[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10 华迎春 胡俭;[N];扬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晔;里氏木霉FS10-C强化修复铜污染土壤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2 冯佳;中国淡水金藻门植物的分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俞慎;红壤铜污染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学表征[D];浙江大学;2002年

4 孙权;粮—菜轮作系统铜污染的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及诊断指标[D];浙江大学;2008年

5 刘军;铜对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主要环境行为影响及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6 于常武;碱性钼尾矿及其影响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郑耀通;闽江流域福州区段水体环境病毒污染、存活规律与灭活处理[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8 戚定满;长江口水体环境数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国才;水体环境及水生经济动物养殖生物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黄长干;紫鸭跖草对铜的积累规律及在铜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娟;淡水藻类对水体铜污染暴露毒性的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吴姝冬;铜污染土壤的超富集植物筛选[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楠楠;柠檬酸和EDTA对铜污染土壤中吊兰生长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4 贾峥嵘;膨润土对铜污染土壤铜形态和油菜生长的影响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5 宗昆;铜污染区的外生菌根菌群体多样性特征调查及外生菌根菌对尾砂矿区树木幼苗定植和生长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赵达伟;铜污染土壤的超富集、富集植物筛选[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霞;铜对小青菜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程凤侠;铜与草甘磷在土壤中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小麦的毒性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9 丁佳红;铜胁迫下小飞蓬的毒害反应及抗性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林芬芳;福建省主要蔬菜对土壤铜富集规律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铜污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8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198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