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发布时间:2021-09-17 04:03
为了研究甜菜幼苗在干旱逆境耐受过程中的应答机制,本研究以‘780016B/12优’为目的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浓度(3%、6%,9%以及15%)的PEG6000干旱胁迫来处理甜菜幼苗,并进行恢复生长,来衡量不同干旱胁迫处理间甜菜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逆境胁迫24 h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甜菜幼苗植株的皱缩和萎蔫程度也逐渐严重,并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3.48%~15.86%)以及叶绿素含量(5.60~13.06)的下降;而体内的丙二醛和脯氨酸却大量累积,其中以15%PEG增加的尤为明显,分别高达48.23μmol/L和201.37μmol/L左右。逆境恢复后,3%PEG处理的甜菜幼苗的相对含水量(96.94%)、丙二醛含量(17.22μmol/L)以及植株形态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而高浓度PEG胁迫复性后,9%PEG处理的植株的相对含水量虽然恢复了8.48%左右,但丙二醛含量仍旧相对含量高达36.46μmol/L;而脯氨酸在各组处理中,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qPCR分析表明,干旱胁迫诱导BvGS基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分别是处理前的3.85、4.45...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3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甜菜的表型变化
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是植物干旱逆境胁迫中的最为主要的应答基因之一,它调控了植物体内重要解毒物质谷胱甘肽的合成。在干旱胁迫处理之前,各组甜菜中Bv GS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相对表达量在3.57左右。当干旱逆境胁迫处理24 h后,Bv GS的表达量表现出明显的上调,并且这种增加与PEG的浓度呈正相关,分别是对照的3.85、4.45、5.81、8.20倍左右。复性后,Bv GS表达量相较处理时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说明,谷胱甘肽合成酶在甜菜抵御干旱逆境的分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即便恢复正常生长条件,干旱逆境造成的细胞内反应还依旧存在,并且很有可能通过Bv GS介导的GSH解毒,来调控相关代谢平衡。图4 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甜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
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甜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
本文编号:3397927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3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甜菜的表型变化
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是植物干旱逆境胁迫中的最为主要的应答基因之一,它调控了植物体内重要解毒物质谷胱甘肽的合成。在干旱胁迫处理之前,各组甜菜中Bv GS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相对表达量在3.57左右。当干旱逆境胁迫处理24 h后,Bv GS的表达量表现出明显的上调,并且这种增加与PEG的浓度呈正相关,分别是对照的3.85、4.45、5.81、8.20倍左右。复性后,Bv GS表达量相较处理时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说明,谷胱甘肽合成酶在甜菜抵御干旱逆境的分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即便恢复正常生长条件,干旱逆境造成的细胞内反应还依旧存在,并且很有可能通过Bv GS介导的GSH解毒,来调控相关代谢平衡。图4 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甜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
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甜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变化
本文编号:3397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39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