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栽培种植论文 >

不同浓度NAA对白芨壮苗培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17 07:42
  本次试验以经过丛芽增殖培养后获得的1.5 cm左右高的紫花白芨试管苗为壮苗培养的起始材料,以MS+6-BA 0.5 mg/L并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NAA(0.3、0.5、0.7、0.9 mg/L)为对比培养基,对紫花白芨试管苗壮苗培养的适宜NAA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MS+NAA 0.9 mg/L+6-BA 0.5 mg/L培养基的壮苗培养效果最好,白芨试管苗平均株高达到了4.72 cm,平均每丛叶片数和新增芽数分别为8个和4个。在此培养基下,试管苗的新增芽数较适中,植株生长势、叶片质量和苗丛的健壮程度等均最好,能够为后续白芨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和移栽成活等提供较好的物质基础。因此,本试验筛选出的适宜白芨优质试管种苗壮苗培养的培养基激素浓度组合为NAA 0.9 mg/L+6-BA 0.5 mg/L。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20,(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白芨试管苗的株高
    2.2 不同处理白芨试管苗的叶片数
    2.3 不同处理白芨试管苗的新增芽数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芨组培快繁试验研究[J]. 洪献梅.  绿色科技. 2018(19)
[2]药用白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J]. 曹琦,王学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8)
[3]白芨组培快速繁殖体系研究[J]. 鲁光耀,杨仙,蒋瑞彬,蒋福升,钱朝东,丁志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5)
[4]优良观赏药用地被植物——白芨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J]. 邹娜,李意,连芳青.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05)
[5]白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石云平,李锋,凌征柱.  广西农业科学. 2009(11)
[6]白芨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J]. 袁宁,何俊蓉,何锐,李萍,叶兰香,王海娥,卓碧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3)
[7]白芨的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J]. 张亦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11)
[8]白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 田英翠,袁雄强.  江苏农业科学. 2006(04)
[9]天然植物白芨胶的功能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刘光斌,黄忠,黄长干,王文敏.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5(08)
[10]白芨胶的临床应用[J]. 王军,王春宏,任晓玲,王少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09)

硕士论文
[1]白芨组织培养及快速繁育体系建立[D]. 刘佳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98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398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