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垄面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6:27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与大豆套种的作物生长发育效益、生物产量效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种大豆,形成了一个植株高矮交叉、生育期长短错开的立体种植结构,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和温湿度条件,大豆的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明显提高,大豆和马铃薯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适宜在耕地面积少、土壤肥力中上等的地区推广。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20,(18)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南山区金银花套种马铃薯和春大豆生产技术[J]. 吴剑锋.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5)
[2]平衡施肥对马铃薯-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J].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张国宏,杨文钰. 作物学报. 2017(04)
[3]马铃薯间套大豆试验初报[J]. 卢艳,全勇,刘学英. 云南农业. 2016(11)
[4]春马铃薯-夏大豆-秋马铃薯多熟种植技术研究初报[J]. 王延良,马航运,杜斌,郭兴臻,王思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6)
[5]早熟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技术[J]. 赵振宁.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24)
[6]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1)
本文编号:3399096
【文章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20,(18)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南山区金银花套种马铃薯和春大豆生产技术[J]. 吴剑锋.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5)
[2]平衡施肥对马铃薯-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J].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张国宏,杨文钰. 作物学报. 2017(04)
[3]马铃薯间套大豆试验初报[J]. 卢艳,全勇,刘学英. 云南农业. 2016(11)
[4]春马铃薯-夏大豆-秋马铃薯多熟种植技术研究初报[J]. 王延良,马航运,杜斌,郭兴臻,王思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6)
[5]早熟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技术[J]. 赵振宁.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24)
[6]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J].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 应用生态学报. 2015(11)
本文编号:3399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39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