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14 18:29
该项目以"高产出、机械化、可持续"为目标,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创新关键理论、技术和机具,历时18年,创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为提高玉米大豆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2020,(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机收大豆图
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升机制:带状复合种植降低氨挥发、减少N2O排放,确保玉米氮源充足;并诱导产生大豆带土壤的氮稀释效应,提升固氮效率,确保了土壤氮源的持续供应。根系氮素吸收能力提升机制:田间配置优化降低系统内种间竞争、重塑根系构型、增强根系活力,实现氮素吸收形态、区域的互补,并延长吸收时间、增加吸收数量。地上光资源与地下养分资源的协同关系:田间配置优化保证了作物根系生长及功能所需的光合产物,根系养分吸收能力增强,进而促进地上部生长。形成了带状复合种植系统氮素高效利用理论,填补了间套作地上地下资源协同利用的理论空白。图2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机播图(2:3)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机播图(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设计与试验[J]. 罗惠中,蒋小霞,秦代林,左平安,张飞,张黎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9)
[2]中国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研究现状[J]. 崔阔澍,肖特,李军,周先建,罗冰,王洪苏,何韦静,王建辉,王跃,李斌,杨文钰,吴茂力,詹志来. 时珍国医国药. 2021(05)
本文编号:3588993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2020,(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机收大豆图
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升机制:带状复合种植降低氨挥发、减少N2O排放,确保玉米氮源充足;并诱导产生大豆带土壤的氮稀释效应,提升固氮效率,确保了土壤氮源的持续供应。根系氮素吸收能力提升机制:田间配置优化降低系统内种间竞争、重塑根系构型、增强根系活力,实现氮素吸收形态、区域的互补,并延长吸收时间、增加吸收数量。地上光资源与地下养分资源的协同关系:田间配置优化保证了作物根系生长及功能所需的光合产物,根系养分吸收能力增强,进而促进地上部生长。形成了带状复合种植系统氮素高效利用理论,填补了间套作地上地下资源协同利用的理论空白。图2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机播图(2:3)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机播图(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窄幅低损伤摘穗割台设计与试验[J]. 罗惠中,蒋小霞,秦代林,左平安,张飞,张黎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9)
[2]中国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研究现状[J]. 崔阔澍,肖特,李军,周先建,罗冰,王洪苏,何韦静,王建辉,王跃,李斌,杨文钰,吴茂力,詹志来. 时珍国医国药. 2021(05)
本文编号:3588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58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