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关键酶活性与重要酚类物质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23:20
以广东的红叶1号、红叶2号、丹妃和云南紫娟4种红紫芽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以英红九号绿芽品种为对照,通过分析酶活性研究了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与花青素、茶多酚、儿茶素组分等重要酚类物质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过程中,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与茶多酚总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为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类黄酮-3-羟化酶(F3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黄酮醇合成酶(FLS)、花青素合成酶(ANS)和花青素还原酶(ANR)等活性能力与花青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春季各样品儿茶素(C)含量与PAL酶活性显著正相关,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与DFR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CHS、F3H、ANS以及ANR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文章来源】:茶叶科学.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酶含量及酶活性测定[27]
1.3.2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28]
1.3.3 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测定[28]
1.3.4 茶树鲜叶中含水量的测定[28]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季节花青素含量和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2.2 花青素合成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测定
2.3 花青素合成代谢关键酶活性与重要酚类物质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紫嫣茶中花青素水提工艺及其提取物抗癌活性[J]. 田野,殷中琼,唐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2]紫娟茶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 王燕,杨晓萍,陈波伟,冯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1)
[3]紫芽茶树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与总儿茶素、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分析[J]. 周天山,王新超,余有本,肖瑶,钱文俊,肖斌,杨亚军. 作物学报. 2016(04)
[4]光照对紫色芽叶茶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理[J]. 金琦芳,孙威江,陈志丹.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6)
[5]茶树芽叶紫化的生理生化分析及其关键酶基因的表达[J]. 周琼琼,孙威江.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1)
[6]基于响应面法提取‘紫娟’茶花青素最佳工艺的优化研究[J]. 李璐,倪婷婷,关文玉,阎意辉,李家华.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4)
[7]茶树紫色芽叶花青苷组分分析及结构推测[J]. 李智,王日为,张丽霞,韩晓阳. 茶叶科学. 2014(03)
[8]红紫芽茶叶花青素提取分离及pH稳定性初探[J]. 王秋霜,凌彩金,刘淑媚,黄华林,李家贤,操君喜.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9)
[9]花青素分离纯化及其组分鉴定研究进展[J]. 王秋霜,凌彩金,刘淑媚,赵超艺,李家贤.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3)
[10]响应面法优化“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 费旭元,林智,梁名志,王立波,陈继伟,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茶叶科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不同环境因子调控茶树紫色芽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 李智.山东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3821
【文章来源】:茶叶科学.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酶含量及酶活性测定[27]
1.3.2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28]
1.3.3 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测定[28]
1.3.4 茶树鲜叶中含水量的测定[28]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季节花青素含量和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2.2 花青素合成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测定
2.3 花青素合成代谢关键酶活性与重要酚类物质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紫嫣茶中花青素水提工艺及其提取物抗癌活性[J]. 田野,殷中琼,唐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2]紫娟茶花青素的研究进展[J]. 王燕,杨晓萍,陈波伟,冯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1)
[3]紫芽茶树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与总儿茶素、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分析[J]. 周天山,王新超,余有本,肖瑶,钱文俊,肖斌,杨亚军. 作物学报. 2016(04)
[4]光照对紫色芽叶茶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理[J]. 金琦芳,孙威江,陈志丹.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6)
[5]茶树芽叶紫化的生理生化分析及其关键酶基因的表达[J]. 周琼琼,孙威江.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1)
[6]基于响应面法提取‘紫娟’茶花青素最佳工艺的优化研究[J]. 李璐,倪婷婷,关文玉,阎意辉,李家华.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4)
[7]茶树紫色芽叶花青苷组分分析及结构推测[J]. 李智,王日为,张丽霞,韩晓阳. 茶叶科学. 2014(03)
[8]红紫芽茶叶花青素提取分离及pH稳定性初探[J]. 王秋霜,凌彩金,刘淑媚,黄华林,李家贤,操君喜.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9)
[9]花青素分离纯化及其组分鉴定研究进展[J]. 王秋霜,凌彩金,刘淑媚,赵超艺,李家贤.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3)
[10]响应面法优化“紫娟”茶中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 费旭元,林智,梁名志,王立波,陈继伟,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茶叶科学. 2012(03)
博士论文
[1]不同环境因子调控茶树紫色芽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 李智.山东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3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63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