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资源及利用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6-10 14:23
目的分析并总结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相关期刊论文(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与万方数据库(Wanfang),检索数据库至2019年录入的蓝盆花属植物研究的有关资料。结果 1.蓝盆花属植物药为野生花卉,根茎发达、耐干旱盐碱,具有维护草地生态平衡、防止荒漠化和美化环境的生态作用,同时也是蒙医药使用的传统特色药材,中亚地区民间也有使用。2.有15种及变种,化学成分:黄酮类22个、酚酸类11个及环烯醚萜类等,6个成分可作为质量评价,10个成分可作为指纹图谱主要峰值,29个成分可移行血液。3.主要成分绿原酸体内积累随季节变化,人工种植蓝盆花与野生品种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差异。4.蓝盆花属植物药不能自花传粉,自然条件下依赖昆虫传粉生殖。5.总结蓝盆花注射液与滴丸剂的制备工艺。6.蓝盆花注射液与提取物具有解热与抗炎作用,能提高巨噬细胞溶菌酶活性,具有抗氧化、抗肝损伤及纤维化作用,可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ATP、K+-ATP与Ca+-ATP酶系统活性。7.蓝盆花...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蓝盆花属植物的种类及传统用途
2 应用价值
2.1 医药价值
2.2 观赏价值
2.3 生态价值
3 化学成分
3.1 黄酮类
3.2 酚酸类
3.3 萜烯类
3.4 其他
4 有效成分的测定
4.1 分光光度法测定
4.2 HPLC法测定
4.3 指纹图谱
4.4 动态测定
4.5 新变种
4.6 引种与生物特点
5 制剂
5.1 注射剂
5.2 滴丸剂
6 药理学研究
6.1 解热作用
6.2 抗氧化作用
6.3 免疫作用
6.4 抗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6.5 对肾脏的作用
6.6 抗癌作用
7 口服毒性
8 展望
本文编号:3833020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蓝盆花属植物的种类及传统用途
2 应用价值
2.1 医药价值
2.2 观赏价值
2.3 生态价值
3 化学成分
3.1 黄酮类
3.2 酚酸类
3.3 萜烯类
3.4 其他
4 有效成分的测定
4.1 分光光度法测定
4.2 HPLC法测定
4.3 指纹图谱
4.4 动态测定
4.5 新变种
4.6 引种与生物特点
5 制剂
5.1 注射剂
5.2 滴丸剂
6 药理学研究
6.1 解热作用
6.2 抗氧化作用
6.3 免疫作用
6.4 抗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6.5 对肾脏的作用
6.6 抗癌作用
7 口服毒性
8 展望
本文编号:383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83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