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打结垄沟集雨种植对泥沙、养分流失和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5-10 18:28
为寻求控制水土流失适宜坡耕地利用方式,开展如下试验:1)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坡度(0°、5°和10°)集雨垄的径流效率和临界产流降水量;2)采用裂区设计,坡度(5°和10°)为主区,耕作模式(传统平作、开敞垄和打结垄)为副区,研究坡地打结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分、径流、泥沙损失、养分损失、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10°集雨垄的临界产流降水量分别为1.55、1.33和1.00 mm,径流效率分别为88.2%、91.1%和92.7%;与传统平作相比,开敞垄和打结垄的小区径流量分别减少62.3%~67.9%和76.4%~79.9%,小区径流效率分别减少51.0%~54.5%和67.8%~68.2%;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5.6%~96.4%和98.4%,全氮流失量分别减少95.3%~96.2%和98.1%~98.2%,全磷流失量分别减少95.3%~96.1%和98.2%,有机质流失量分别减少94.1%~95.6%和97.8%~97.9%;开敞垄和打结垄明显增加浅层(0~60 cm)土壤剖面含水量;开敞垄和打结垄紫花苜蓿全年干草产量分别提高40.3%~50...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68846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图1坡地集雨垄径流效率示意图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共设3个处理,3个坡度分别为0°、5°和10°,重复3次(图1)。根据当地种植经验,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集雨垄,集雨垄形状为拱形,垄长、垄宽和垄高分别为5.0m、0.45m和0.2m。集雨垄下垄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0°~60°;集雨垄上垄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图2坡地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示意图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坡度作为主区,种植模式作为副区,2个坡度分别为5°和10°,3个种植模式分别为传统平作、开敞垄和打结垄,重复3次,试验处理数目为6个(3个种植模式×2个坡度)(图2和图3)。试验地坡度方向为南北走向,小区长和宽分别为10.05m和5.00m,每个小区有9条垄....
图33个种植模式种植紫花苜蓿示意图
图2坡地垄沟集雨种植紫花苜蓿示意图1.3种植管理
图4紫花苜蓿生育期日降水量和降水量级分布
在降水-径流观测期(2017年5月2日-10月10日),总降水量为398.1mm,总降水次数为52次,集雨垄产生径流次数为29次(图4)。对降水与集雨垄径流进行回归分析,0°、5°和10°坡度降水与集雨垄径流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94、0.993和0.996,降水与径流具....
本文编号:396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96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