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同时举行论文报告讨论会
本文关键词:厦门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同时举行论文报告讨论会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辩证法研究 厦门大学 科学讨论会 学习研究 “四人帮” 教职工 科技现代化 唯心主义 抓纲治国 大学校长
【摘要】:正 在“抓纲治国”、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热潮中,在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的精神鼓午下,在厦门大学党委的重视、关怀和广大热心自然辩证法的教职工的支持下,厦门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今年五月正式成立。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付部长、厦门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曾鸣同志在该会的理事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对于深入揭批“四人帮”,批判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对于指导
【正文快照】: 在“抓纲治国”、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热潮中,在全国自然辩证法规划会议的特神鼓午下,在厦门大学党委的重视、关怀和广大热心自然辩证法的教职工的支持下,厦门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今年五月正式成立。中共福适省委士传卫付卫长、厦门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曾鸣同志在该会的理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光远;;自然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群[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1期
2 杨超;;加强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四化服务[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1期
3 关士续;陈昌曙;;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做些什么?——谈自然辩证法工作中的几个关系[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1期
4 孙小礼;;对《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的几点说明[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5期
5 ;《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二卷(1980年1——6期)总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6期
6 解恩泽;廖正衡;;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及其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7 ;《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三卷(1981年1—6期)总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06期
8 薛鲍;;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在我校举行[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4期
9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为纪念恩格斯诞生160周年而作[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01期
10 董光璧;;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首届学术年会概况[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政;;回顾、展望、开拓、创新[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小五;;条件句逻辑诸语义学之比较[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3 陈自立;桂起权;;辩证逻辑公理系统DLA及DLB[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4 彭漪涟;;具有特色的辩证逻辑的系统研究——苗启明的辩证逻辑系列著作评介[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5 Bernard Linsky;;Russell's Logical Constructions[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6 ;中国逻辑学会组织组 财务组通知[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7 ;编后[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8 江东;;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关系的再思考[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9 毕富生;;关于“逻辑真"的再思考[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10 王丽娟;;沈有鼎论《墨经》名辞学说[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丽华;地学哲学为西部开发服务[N];中国矿业报;2000年
2 记者 王家华;对西部大开发进行哲学思考[N];中国矿业报;2000年
3 苏力;学术界座谈吴大猷学术思想[N];光明日报;2000年
4 何自英;时代呼唤技术哲学的发展[N];科技日报;2000年
5 刘华杰;一部关注“科学之社会维度”的好书[N];科学时报;2000年
6 龚育之;走过来的路[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宋西林;大势已定 企业当警醒[N];中国企业报;2001年
8 葛永林;探索复杂性的奥秘[N];科技日报;2001年
9 记者 李大庆;北京工业大学推出《新世纪科技新知词典》[N];科技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李智 通讯员 任怡璇 李爽;鸿鹄高翔万里云[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之佳;科学与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克迪;信息化视野中的“三个世界理论”[D];北京大学;2000年
3 何兵;库恩后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南璐;青年卢卡奇“历史”概念的成因及实质[D];吉林大学;2006年
2 彭冰冰;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凌云飞;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认识的深化及其启迪[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李本洲;工程活动主客体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5 刘思慧;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潘正树;卡琳·诺尔—塞蒂纳的建构性科学观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颜士秀;专家政治理念论析[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8 孔欢;生态思维方式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可;消除微积分神秘性的两种努力[D];北京大学;2007年
10 宋芝业;科学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80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1180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