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 论文_浅谈高中物理实验论文
本文关键词:物理实验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根基,但纵观当下高中物理实验“教”与“学”,其中仍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实验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一:关于高中物理实验课的几点思考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高考的实验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考实验的设计性、创新性来鉴别考生独立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如果我们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想让学生在高考中实验少失分,再沿袭老的实验课教学模式,那么“高考实验题将是物理考试中的重灾区、高失分题,实验题上丢了许多分,比较正常”(某年的高考分析会材料上说)。
基于以上现状,尝试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动起来”的“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在这种物理模式下,才能让学生积极去探索实验、发现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去验证实验,或者干脆的去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当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和时间多了,比单纯机械的“讲实验”要好得多。
一、把实验的自主分析权交给学生,要充分备好实验课
实验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不必管得太死。说实在的,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两怕”:一怕学生不能按实验步骤去做实验,不按实验规则使用仪器,损坏了实验仪器,从而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实验;二怕实验结论产生偏差或误差很大。教师为了避免这“两怕”,习惯于先介绍实验的原理、器材、步骤、要观察的现象、记录的数据、要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原因等等,甚至连实验报告中的表格都替学生设计好。这样一来,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本不用自己思考,只是看热闹般地“观察”,仅仅被表面现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内在原因的考虑;或者机械地按老师的要求操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会想有没有其它等效的或更好的操作方法,更不会想重新设计此实验的做法。由于要观察的现象或要得出的结论已经先入为主,所以根本不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更谈不上由实验的数据去演绎、归纳出结论了。更有甚者,为了追求高分数,有的老师把学生做实验完全变为老师讲实验,学生从动手不动脑的极端又走到了动脑不动手、纸上谈兵的极端。长此下去,实验的教育功能不但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提高,反而下降了。
教师要充分把握讲解的“度”。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可以说它的故障率最高,由于学生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打点计时器,这就要先讲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一说上实验课就松了一口气,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喜欢上实验室,积极性高,因而不认真备课,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备实验课。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就匆忙上实验课。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要想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如:记得我们在《研究小灯炮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不是很熟悉,有部分学生接线的时间很长,一堂课时间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任务。后来我单独安排时间让这部分同学到实验室重做,耐心引导,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这个模式特别在开始阶段,学生还未适应,同样会影响原来的教学计划,因此,教师要做好统筹安排,精心备好实验课,事先做到心中有数。
二、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教师不要直接回答
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操作不当或操作失误,往往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现象和问题,如果教师一手包办急于给予正确的答案,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开发。我觉得有时教师要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所在,自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的意识,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在《研究小灯炮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其中同学甲问我:“线路连接没有问题,为什么小灯泡不亮呀?是不是小灯泡烧坏了?”我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于是微笑着说:“你自己可以看看是什么原因。如果小灯泡烧坏了,电流表还有示数吗?”学生甲思考了一会,发现是电压过低小灯泡没有发光,适当调节一下滑动变阻器阻值就可以了。
我又问:“如果小灯泡真的烧坏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集体思考后得出:会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
我再问:“如果小灯泡没有被烧坏,但是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这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齐说:一定是小灯泡接触不良……
我听后欣慰地笑了。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在学生实验课上的工作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理解能力差、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学生在亲身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肯定有成功与失败,应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喜悦与挫折?教师可适时讲述科学家当时的经历、他们面对困难所需的勇气和毅力、面对失败所需要的信心,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另外,通过共同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互相讨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二:浅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摘 要】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突出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摒弃了传统的质量观,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代替过去只强调智育发展,围绕高考转的质量观。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索的过程。整个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自觉动手动脑。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课外活动 学生动手 实验技能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索创新的素质培养,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把小制作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适时调整。在实验内容上,把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全面考虑,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了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一 进行多项实验活动,建立立体交叉体系
物理实验教学总的效果并不等于各个要素效果的机械总和。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自制教具和学具等方面。在实验中,把这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课堂教学、学生实验、教具学具的制做、小发明和小创造、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六个要素组成的实验教学系统的总功能不是各个部门各自直接单独地体现出来的。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活动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实验的信心,会更进一步想到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哪些,有没有可以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寓实验课改革于趣味之中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目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进行。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把中学物理实验逐一研究,在揭示物理规律的原则下,每一个实验都做一些趣味性改进。如在学自感现象时做自感实验,让十几个学生手拉手,两边的学生握住电路中的两端,把开关断开,学生们双手肯定会松开,胆小的还会“呀”的叫出来 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添
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参加演示实验,培养和保护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学们观察认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悬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关键是要热心,经常与学生交流总结做小实验的体会,及时表扬与肯定他们成功的做法,这样学生才能长期养成动手的习惯,如果不闻不问,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四 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让少数同学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还通过制作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五 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例如:利用课外活动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六 引导学生制作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
利用日常生活品做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这些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的活动,一方面可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应始终坚持真(原理科学)新(设计新颖,采用新技术)美(设计简单合理),在整个活动中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全班动手,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顾康清.论物理活动课的设计原则[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0.6
[2]赵力红、臧文彧.高中物理探究性趣味实验(第一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研究论文
2.浅谈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3.浅谈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4.高中物理相关论文
5.高中物理相关小论文
6.有关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本文关键词:物理实验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20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