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毕业论文提纲
本文关键词:经济类毕业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篇一:论文提纲 经济学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提纲
《农业与农村问题研究》
摘要: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因其生产率较低而必将被淘汰,土地的流转及因之而兴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将是趋势。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分析,表明土地规模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基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想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就必须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生产,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为此,必须培育和优化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扩大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本文从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出发,首先介绍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其次是对我国的土地流转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再次介绍了国外的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 土地产权
主要内容:
一、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
1.反租倒包形式
2.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式
3.土地转包方式
4.土地转让形式
5.土地互换
6.委托经营方式
7.拍卖制度
(三)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1.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2.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3.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4.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特点
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2.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和互换为主
3.流转数量和规模逐步增长
4.流转期限呈短期化
5.流转价格逐年提高
6.流转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二)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原因分析
1.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土地产权不明晰
3.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滞后
4.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5.农民土地流转收益无保障
6.资金不足
7.落实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实现土地流转没有衔接好
8.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
9.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1.法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2.日本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3.越南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二)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的启示
1.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需因地制宜
2.应加大政府推动和引导的力度
3.建立和完善多种多样的流转方式
4.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体系
四、加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广大群众提高对土地流转的认识
(二)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创新土地流转形式
(五)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六)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七)扶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八)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土地市场的完善
(九)完善农民土地产权权能,保障和实现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
(十)坚持科教兴农,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
(十一)开放和发展农村金融,解决土地规模流转的融资问题
五、小结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合理与科学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政策和科技,坚持并发展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明确
土地产权,保障农民合法利益,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尽早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钟迎春.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228.
[2] 韦燕.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J].中国经济杂志社,2010(6).
[3] 吴萍.农村土地流转:基于现代经济学范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重庆大学,2010.
[4]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5] 吴彤.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D]. 西北大学, 2011.
[6] 张元洁,王文昌.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现存问题及其制度完善[ J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
科学学报. 2006, (7): 641.
[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111.
[8] 张俊军简析土地流转制度对新农村建设积极意义[ J ],集体经济,2009 (3).
[9] 翟红芳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D],2008.
[10] 梅福林.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 J ]. 决策参考. 2006, (10) : 46.
[11]Terry,v.D. Seenarios of central Europeanl and fragmentation[J]. Land Use
Policy,2003(20).
[12]Douglas C.Macmillan:An economic case for land reform[J],Land Use Policy,
vol18,2001.
[13]Terry,v.D. Seenarios of central Europeanl and fragmentation[J]. Land Use
Policy,2003(20).
篇二: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大纲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编写者:万举 杨建云 审核者: 高发
课程代码:503217
适用专业:经济学
参考学时:10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化有关专业理论,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在有关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学术论文,它是学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等情况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体现。完成毕业论文也是学生获取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基本内容:
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
(1)题名;(2)作者及指导教师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对应的外文题名、署名、摘要和关键词;(6)目录;(7)主体文字(正文);(8)图和表;(9)注释;(10)致谢;(11)参考文献;(12)附录等。
其中,图和表、注释、致谢、附录等为非必载要素,其余各项为必载要素。必载要素是所有毕业论文都必须载明的必要内容。
论文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毕业论文应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完成,主要内容应观点明确,体现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毕业论文的形式一般为应用性研究论文,,字数不应少于6000字,但不宜超过10000字。
2
.在材料的搜集和整理、问题的论证与逻辑推理等方面,均表明学生已具有从事科学研究
3.毕业论文应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结论科学;有理论,有实际,有推理,有创见,数据准确完整;语言精炼,符号正确;论文内容的必载要素应规范完备。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
1.基本要求。选题应能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专业指向性,并能较完整地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选题类型。鼓励来自科学研究、实际应用、实验实践等第一线的课题,并要求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难度要求。选题要难度、大小适中,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任务。
4.鼓励创新。实施因材施教,有利于各类学生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5.限选规定。各专业都不得选做翻译类题目。当多名学生合作完成同一课题时,每位学生都应有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相应单独完成的内容。
6.题目选定后,中途不得随意变更。
(三)全文编置
1.页码
全文页码自正文起编列,正文与附录可连续编码。页码以阿拉伯数字左右加圆点标示,置页边下脚中间。
2.边距
正文至附录的文字版面规范为:天头25mm;地脚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述边距的允许误差均为±1mm。
3.行字间距
正文至附录的行间距按5mm设置;字间距为1mm,或有word自动默认。
(建议:文字使用Microsoft Word 编排,图形可使用其他软件绘制)。
(四)论文编排构成
1.前置部分
(1)封面设置
第一排:“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黑体小二号字,居中排列,第一排前空两行(三号字); 第二排:“毕业论文(设计)”,黑体一号字,居中排列,与第一排空一行(三号字);
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二排空两行(三号字);
第四排:“题 目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题目”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三排空六行(三号字);
第五排:“姓 名 学号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姓名”两字中间留两个汉字的空位,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六排:“指导教师 职称 ”,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七排:“ 年月 日”黑体三号字,居中排列,横线空格处填写相应内容,填写内容使用宋体三号字,与第六排空两行(三号字)。
(2)摘(原文来自: 千叶 帆文摘:经济类毕业论文提纲)要
第二页为摘要。摘要是对全文基本观点的集中提炼和说明。摘要中应阐明本论文(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依据,并指出创新之处。摘要以300-500汉字为宜。其中“摘要”为黑体二号字,每字间空一格,居中排列。“摘要”下空一行编排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按照中文文章格式排列,使用楷体四号字。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和逻辑结构式。
(3)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是揭示文献主体信息的词汇。关键词在摘要之后空一行设置。其中“关键词”三字用二号黑体字与“摘要”对应居中排列,而后另起行设置关键词汇3-5个,用楷体四号字。各词汇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词不置标点符号。
关键词的对应外文翻译置于“外文摘要”之后并与之相对应。
(4)外文摘要(Abstract)
第三页为外文摘要(Abstract),即中文摘要的外文翻译。 “Abstract”为Times New Roman二号字,居中排列。“Abstract”下空一行编排具体内容,按照英文文章格式排列,使用四号字。
在“Abstract”前面,应将毕业论文的题目(题名)和作者与指导教师署名译成对应外文,并与“Abstract”对应编排。
(5)目录页
①“目录”二字用二号加黑宋居中排列,字间空三格;
②“目录”下空一行排全文的主要标题,用四号仿宋体;
2.正文部分
按照上述基本内容和次序编排必载要素和非必载要素。
题名是揭示主题的窗口,其用词应兼顾选用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的需要,中文题名应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应选用二号黑体字,置文章前首并居中排列。
毕业论文一般不设副题,若确需设置,则紧随题名下行,在题名首字位置空二格由破折号引入,用四号仿宋体。
(2)署名
正文中的署名用四号仿宋字,置题名或副题之下。署名分作者署名和指导教师署名。作者置左,指导教师置右,两署名之间空二个以上字位。作者前置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前置“指导教师”字样,指导教师姓名后置职称,前置和后置内容与署名之间均空一个字位。
(3)主体文字
正文中的主体文字即论文的全文。主体文字的内容结构由作者自定,篇幅不低于5000字。主体文字在署名后空一行排列,用四号仿宋体字。
(建议主体文字的层次序号参照教育部办公厅教社政厅[2000]1号文规定的五级层次要求:一般依次运用“一、”、“(一)”、“1.”、“(1)”、“1)”等;“一、”、“(一)”、“1.”等三类标题单独成段加粗,标题后不用句号等标点符号;一级标题居中,其他标题前空2格。行间距根据需要调整美观即可(常用1.5倍行间距),一般不用单倍行距。)
(4)图和表
①图的设置。论文中允许设置符合投影规则的平面图和平面示意图。所有图均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是为图序;所有图均应有名称,是为图题。图序用五号黑体字,后空一格置图题,图题用五号宋体字。图序和图题置图的下方并居中排列。图中的文字用五号仿宋字。图中如有说明则应在图序和图题之后另起行排列,用小五号宋体字,并在起首以“图中:”标示。
②表的设置。论文中表格的设置原则与图类似,即所有表格按出现的先后排序,表序用五号黑体字,后空一格置表题,表题用五号宋体字。表序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并居中排列。表中的文字用五号仿宋字。表中如有说明,应在表的下方另起行排列,用小五号宋体字,并在起首部分以“表中:”标示。
(5)致谢
致谢是作者认为对需要感谢的组织和个人表达谢忱的字样,排于主体文字之后、参考文献之前。致谢的字体应与主体文字有别,并用“※”(3-5个)与主体文字隔开。
(6)注释
注释是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解释或说明的文字。出版物的注释一般有“夹注”、
“尾注”、“页脚注”三种形式。本校毕业论文统一采用页脚注形式,即将所注释之处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按下标位置标示,其序号在全文中按注释的先后顺序排列,注释的内容置于与当页主体文字的分线之下,以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示,左空二格排列,用小五号宋体字(用word插入脚注可自动生成)。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著文时研究和参阅的相关资料,参阅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有关规定 (见本大纲后面附录部分)。论文的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时,用同一序号标示。参考文献的内容置于主体文字(或致谢)之后空一行排列,其顺序与主体文字中的序号编排相对应,并用五号黑体字“参考文献”左顶格标示。然后另起一行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左顶格用五号宋体字排出全部内容。
一部毕业论文收录的参考文献以5-10篇为宜。
3.附录
下列内容可作为附录编于正文之后 :
(1)论文的参赛、获奖、获得资助及公开发表的情况。
(2)申请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要求。
(3)文中涉及的比注释或参考文献更为详尽的信息、技术资料、可以查阅的文献题录等。
(4)相关资料的附件。
(5)相关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计算机软件、统计资料、凭据资料等。
附录部分可在正文之后空一行编排,并以五号黑体字“附录”左顶格标示。在标示之后另起行用小五楷设置附录的全部内容;需排序的,可用带阿拉伯数字的六角括号左顶格顺序排列。
4.外文译文
两万个外文印刷字符的译文和外文原文均应附在论文正文后,作为论文的一部分装订、保存。外文译文页码可单独编排,也可与论文正文统一手工编排。
注:毕业论文的封装封面,由学院统一印制下发,各院系统一装订。
四、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自第七学期开始准备,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答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篇三: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
题目:影响中国各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的经济及行政整合因素
总问题:影响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及行政整合的因素
分问题:(一)改革当中的哪些因素对中国市场一体化产生了推动或者倒退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不同区域在生产专业化程度上有何不同及为何不同?
(三)中央与地方行政关联的紧密度对经济一体化有什么影响?
论据:(一)1、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导致了更高程度的专业化。
2、财政的地方分权制度在一方面削弱了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垂直联系另一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促进和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冲动。
3、中国地方保护主义在改革期间变得严重,并由此降低了区域专业化水平。
(二)1、资源禀赋、收入水平和开放程度的变化会影响当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变化。
2、更加依赖初级部门的地区倾向于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3、对贸易和外商投资更加开放的地区倾向于较少的地方保护。
(三)1、某地方的最高领导人同时在中央一级任职,那么地方保护的程度就会比较弱,生产专业化程度也会较高。
2、地方领导人在中央是否任职代表一个地方与中央是否有紧密的行政关联。
分结论:(一)不同的经济因素和行政管理的因素仍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影响中国市场一体化的程度。
(二)地区发展水平会对地方保护的程度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影响。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在最初会导致生产多元化,但之后会倾向于更高水平的专业化。
(三)地方领导人与中央政府在行政体制上的紧密联系会有利于减少地方保护。
总结论:地方保护主义是影响专业化程度及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地方的财政分权导致了更高程度的地方保护,收入水平与生产专业化程度之间存在着一种U行非线性关系。
范文解析
1、解题:影响中国各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的经济及行政整合因素。
2、结构:第一部分引言总体论述了影响中国各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因素。第二部分,详细论述有关区域专业化的理论。第三部分,为检验各个假设而构造了一些变量。第四部分给出了对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检验,并评出不同理论对中国情况的适用程度。第五部分给出结论。
3、观点:a.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强的市场自由化必将会减少超额利润从而削弱地方领导人对地方经济保护的积极性。
b.生产专业化与收入之间应呈现出一种U行的关系。
4、论据评价:本文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其中包括与地方保护相关的理论和贸易理论,贸易理论中于地区专业化有关的讨论)作为基础,列出一些与此相关的数据作为论据从而有力的说明假设的正确性。
5、论据分析:首先构造了对地区行业生产专业化的度量方法,然后定义和测度一些用于检验上述假设的变量,论证先测度行业专业化,然后分析其他重要变量其中包括:地方保护、发展阶段论贸易理论。
6、问题与论点的对应性分析:本篇论文的问题与论点的对应性很好。先提出一个总问题(影响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及行政整合的因素)然后列出各个论点,这些论点在论文中也很明了,分别为地方保护、生产专业化、市场一体化、权利下方对中国各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提纲,毕业论文,经济类,经济学论文范文,经济类报道怎么写,
本文关键词:经济类毕业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23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