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曹文轩: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就是世界文学水准

发布时间:2016-04-13 13:07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4月9日,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站口,记者和读者们翘首以待,迎接从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凯旋归来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先生媒体见面会”在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召开,这是曹文轩获奖后首次与媒体分享自己的所想所感。

曹文轩: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就是世界文学水准

  小读者们向曹文轩送上鲜花和画作后还为他戴上了印有《火印》书封面图画所绘制的火红色丝巾(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下为曹文轩新闻发布会的发言:

  曹文轩:很高兴今天在这个地方与这么多媒体的朋友见面。我以为我回到国内的时候我会清闲一阵,但是,在波罗尼亚的时候,就预感到回到国内可能会很忙,因为在那边已经得到消息和各种各样的预定,和一些主流媒体有一个见面,各种各样的接见。从出机场的这一刻,我已经感受到了。

  我自己非常抱歉,因为我的得奖打扰了诸位,你们都很忙,还得到这个地方来为我组织一个欢迎会,还邀请了这么多媒体的朋友到场,真的很过意不去。

曹文轩: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就是世界文学水准

  曹文轩一出机场就在旁边的希尔顿酒店接受了全国媒体的采访(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值得纪念的短信来自“杨暖气”

  我以为这个奖也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奖,这是我原来的感受。可是在波罗尼亚颁奖的那一刻,我逐步地感受到,这个奖可能确实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际奖。当时在场的氛围,我至今还记得。当评价委员会主席亚当娜女士最后宣布安徒生奖是我的时候,在场的我的所有的同胞们都欢呼、跳跃、尖叫,那个场面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紧接着我就得到了来自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外的短信,国内的短信就别提多少了。我就看我的手机上在不停地刷,不停地刷,各种各样的短信,有我认识的朋友,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在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奖还有这么多人关注,在世界范围内有这么大的影响。

  大概相隔了四个小时,我收到了一封最值得我一说,也最值得我纪念的一个短信,是给我家修暖气的一个工人。我只知道他姓杨,并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我的手机里存储的信息是杨暖气,我就看到了杨暖气来了一通热情洋溢的短信,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这个奖确实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中国底层的老百姓都如此关注。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慢慢意识到这个奖在世界范围内、在我的国家引起的反响。

曹文轩: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就是世界文学水准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一直努力想成为聪明的人

  我想,做人要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作家,也要做一个聪明的作家,不是他真聪明,而是他想着自己要聪明。这么想着,而且必须这么想着,说不定他会真的聪明起来。我想,这份不聪明首先表现在他知道将什么看作是他写作的资源,对一个中国作家而言,这个所谓的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讲。

  第一,他知道他的双足是站在那块土地上的,生他、养他的那个土地。他忽视、忘却甚至拒绝这块土地是愚蠢的,很不聪明的。因为那块土地在星辰转换之中早注定了他的精神、他的趣味,忽视它、忘记它、拒绝它,将会使他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是文学生命的死亡。关键是这块土地一天24小时都在生长着故事,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格式、独有的品质、独有的发生方式和演进方式,以及他独特的、落寞的方式。我看到了这个资源,汪洋大海般的资源。我常常会为选择其中一个大故事而欣喜若狂,我知道那个故事会给我带来什么,带来财富、荣耀、幸福,带来来自世界的欣赏目光。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必须尊重我个人自己的生活经验,必须承认以你的感受为基本原则。安徒生评价委员会将安徒生奖颁发给我,也算得上是聪明人遇上了还比较聪明的人。但是,只知道坚定地立足于这块土地的人远远算不上最聪明的人。最聪明的人是双足坚定地立于这块土地,而两足穿过滚滚烽烟眺望国内外大事,眺望国家界碑之外的事情,目光永远比双足走得更远,心灵则能走得更远。这个愿意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懂得,生他养他的土地是他永远的资源,而他思考的问题是世界的。题材是中国的,主题却是人类的。他要从一个个想象力都无法创造出来的中国故事中,看到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他要从一个个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中,看到千古不变的基本人性,而他又永远希望用他的文字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一直努力想成为这样聪明的人。

  中国文学平台的提升使自己作品被世界认可

  我获得这个有历史、有影响的国际奖项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天才,我肯定不是横空出世的天才。事实上,任何一个做出成就的人都离不开他的同行们的水准。我不可能出现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甚至不可能出现在七十年代,我只能出现在上个世纪末。而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的国家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世界之风扑面而来。中国的文学开始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幅员广阔的土地上,一向热爱文学的这个国家,大江南北出现了许多一出手水平就很高的作品。

  中国文学的大平台在不断地升高,升到了让世界可以看到的高度。而其中一两个人,因为角度的原因让世界看到了他们的面孔,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没有这样一个还在不断提升的平台,在洼地上写作的我,是不可能指望有世界目光向我投来的。我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我对这个平台要感恩,我要感谢中国文学界,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兄弟姐妹们。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因为没有你们这些年所做的那么多的工作,我不可能有今天,是你们和其他出版社的同仁一起大大地推动了我的文学事业,让世界看到了我。谢谢!

  最后还要谢谢媒体,谢谢你们始终给我非常善意的报道,也就是你们一年一年的报道,把我送到了这个领奖台上,虽然这个领奖时间在今年的8月,但是实际上我已经站在这个台子上了。

曹文轩: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就是世界文学水准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以下是曹文轩回答媒体提问:

  提问:您自己有没有对作品中的性别观进行过反思或者是审视?童年经历中印象很深的体验孤独的经历是什么?更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儿童文学场域中讨论,还是放在当代文学大的场域中讨论?

  曹文轩:应该把我的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区别开。尽管他们在文学性方面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特殊性。但是在展示生活画面、展示生活情节、展示我们日常生活的时候,我们是要有取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把那么大的女权主义理论放在那么简单的用在儿童文学上,是不合适的。我写的小女孩角色并不是承担了我对性别观的认识,而是承担了我对美学观的认识。我们把一种理论拿过来的时候,千万不能简单的进行比对。阅读一个作品,首先要做一个读者,再做一个解读者。

  孤独不是我有意为之,它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感觉,这可能与我的成长、与我日后所接受到的知识的构造有很重要的关系。我从来没有在作品中特别表现孤独,我的作品从来就是自然而然地表达我的情绪,因为我就是这样看待生命、看待世界,看待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的。

  中国儿童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如果不在中国文学的大语境里面,儿童文学是不能存活的。儿童文学的高低与整个中国文学的高低绝对是同步的。没有整个中国文学这个大平台的提升,也就没有中国儿童文学的提升。

  提问:您觉得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什么来更进一步地扩展中国儿童文学的影响力?

  曹文轩:这个奖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帮助我佐证了对中国文学、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看法。十多年前我就说,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就是世界文学水准。批评界一直不太同意我的看法,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学水准一直采取贬低的态度。一说到国际文学的时候,我们马上表现一种明确的态度,中国文学是落后于世界文学的。莫言得奖,说中国文学不行的声音至少不是那么强烈了。其实中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准的儿童文学。安徒生评奖史上大概很少有所有的评委把票都投给一个人,毫无疑义的投给一个人。这说明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认识是如此的一致。

  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儿童文学的批评家,在坚持批评原则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说那么烂的作品还在说好。同是,也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的来欣赏、对待同胞们写的好的作品,这才是公平的。而最近十年、二十年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认可一直是非常吝啬的,这是不符合中国儿童文学目前的创作现实。这个创作的现实,我只是其中的一员,还有众多的兄弟姐妹们共同来完成的,一个其实很不错的现实、一个很有成就的现实。

  提问:之前您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不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家,现在获奖之后,您还会这么认为吗?您判断典型和非典型儿童作家的标准是什么?

  曹文轩:我是一个不十分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家。圈里的人都知道,我在写作的时候,不考虑对象,不考虑我这个书是写出来给多大的小孩看的。我考虑的首先我要讲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我要让我的作品变得有分量,写得非常智慧,让我的作品带着智慧层面的幽默。我考虑怎么写一个风景,考虑人物什么时候出场,我考虑的是这些,不考虑对象。我曾经说过:没有文学、没有艺术,对象是根本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是一个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家。

  另外,从我的书的流通情况来看,大概就不是,因为据我所知《草房子》印了300次,,大概有100次印刷的书是成年人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也不是典型的儿童作家。但是毕竟有200次印刷的作品是孩子看的。

  提问:在国外图书馆,中国作家的书不在文学架上,是在社会文学架上。很多国外大作家不怎么看中国作家的作品。您觉得出现这个现象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曹文轩:您刚才那个问题我一直也在思考,其实中国走向世界也就是刚刚开始,什么时候国外也能像我们去看待海明威、看待他们国家现在正在进行创作的那些作家们的作品,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这是一个中国命题,不是一个美国命题、德国命题,也不是一个英国命题。中国有一个巨大的翻译大军,我们几乎把全世界那些国家有影响力的,从前的、现在的作家的作品都翻译过来了。我们对世界文学其实是非常了解的。这就是一个态度不对等、信息不对等的事实。我们拿出很多钱来帮助中国作家的版权翻译成外国语种。德国人、英国人未曾把他们的作品翻译成中文介绍给我们的出版社,让我们去看。我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给你看,看完了以后再看你的态度,凭什么?这背后有什么?难道没有偏见吗?这个偏见的形成是因为我们曾经有一段历史,我们那么多年把大门紧闭着,大门打开之后,他不可能立即走到你大门里面来。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大门紧闭着,现在大门打开了,我可能在旁边溜达着,看看,看看,我在门口里面张望,然后才试探着走进来,可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这就导致了我们有一些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并不很大,甚至有一些被我们认为是文学作品的作品,并不在国外书店的文学的架上,而是在社会学的书架上,这都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学还不是非常了解。

  不要生气,生气毫无用途,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世界,做我们能做而且行之有效的事情。举一个例子,天天出版社搞了一个中国种子世界花的活动。我写一个图画书的文字版,请国外的著名画家来共同完成,这就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方式,当我的文字被世界上那些非常著名的插画家选择之后,这个书出来的时候,同时那个书也在国外出版了,因为那个画家在国外是非常有名的,他画的画在他国家的出版社是非常重视的。天天出版社的中国种子世界画的所有的图画书都收取了外文版权,我们一个版权就走向世界了,所以,不要生气、不要着急,用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让他们一点一点地来了解,希望你站在门口,对从我们门口经过的国际、世界,给他们一个笑脸,微笑着,跟他们打一个手势,说请进来看看。

  提问:您鼓励孩子不但要读书,还要读好书,您自己阅读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中外作家有没有?您觉得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曹文轩:对我产生重大影响的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是那些成人作家,是鲁迅。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文学的高峰,他对我的影响太大了。其实我的文字的骨子里有他的东西。还有几个作家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沈从文先生,国外还有一个作家就是川庄康成,还有另外一些作家对我创作上的手法的影响也比较大的,像海明威、俄国的普宁,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但是,我很喜欢儿童文学作家,一个是意大利的罗大里,还有一个美国写《夏洛特网》的怀特。真正影响我文学观的是成人的作家,儿童文学的作家影响了我创作的手法。我丝毫没有贬低儿童文学作家对我的影响。我最早选择文学,是成人文学作家影响了我,而不是儿童文学作家。

  今天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一个图书丰富,丰富到泛滥的时代,今天是一个图书出版门槛非常低的时代,这就导致了图书市场的混乱,也导致了图书市场混杂着大量在我看来质量比较低劣的书。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都是不可靠的。他是需要引导的。所以儿童的阅读对图书的选择权利不可以百分之百的下放给他。不要简单地做孩子的代言人,不要简单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民主主义者、打扮成一个人权主义者,好像孩子的选择是他的权利。你是成年人,他是孩子,你是教育者,他是被教育者。教育伦理,这个伦理是不可以颠覆的,如果颠覆了问题会很大。什么样的书才是孩子值得读的书?我只能说一个非常朴素的办法,就是一个母亲你去看一下那本书,当你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你的孩子看,那差不多这个书就应该是你孩子看的。如果你觉得不应该、不合适,你就毅然决然的把这本书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这就是我一个非常简单的对于好书、不好的书、质量不理想的书一个判断的方式。

  提问:现在是4月,到您8月份领奖,这期间您打算做什么?您面对媒体蜂拥采访还会做什么?

  曹文轩:我本来原计划是安排明天休息一天,后天上午上课,下午出发到外面的中小学做讲座,这是原计划安排,但是我知道这个计划现在已经不可能继续实施了。我决定用一周的时间把你刚才讲的所有的事情处理完。

  我是一个作家,作家是写东西的,他必须很快恢复到或者进入到他写作的状态,一个作家不写东西总去接受媒体的采访是很可笑的。所以最多一周的时间,我把本子上面的日程、时间已经排好了。做完之后我很快会恢复到常态,距离8月还很远,我还要完成一部长篇,一定要完成。哪怕有枪林弹雨我都要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我深知,一个作家一旦离开写作,什么也不是了。所以8月份去新西兰拿这个奖,我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最重要的礼物就是我带着一部新的长篇。

  提问:您曾经说过中国儿童文学不可替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想法?您如何看待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区别?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世界儿童文学的一份特殊的贡献。因为我所在的这个国家,曾经历过无数的苦难。当造物主把这样的命运赋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时候,造物主说,若干年以后,所有的这一切都将会转化为你们的财富。现在,已经到了我们将所有预期转化为财富的良好的时刻。

  我们正在做这个事情,将一个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故事讲述改给全世界的儿童,乃至全世界的人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独特的中国故事,英国独立报曾经有一段话:英国的孩子将会看到英国以外的小孩不曾看到的故事。这就是中国儿童文学特有的意义,这个意义是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的。

  中国作家必须要明白,我们是坐拥金山银山的有财富的人,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脚下。我们需要从西方的儿童文学里面鉴别各种各样的经验,排斥愚蠢的,用虚心的态度向全世界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学习,这是每一个中国作家必须有的态度。没有必要把西方的儿童文学捧为唯一的文学的模式。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在那个地方点洋烛。这是需要我们有一个态度的。

原标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37571.html

上一篇:《中国文学》  
下一篇:高二化学教案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