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试论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6-07-01 07:17

  论文摘要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的学科定位仍然存在争议。文章从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的相关学科分类、学科定义及研究对象、安全管理内涵与法学分析、与安全法学的关系等问题出发,试图辨析与审视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学科现状。指出校园安全法的创制与实施,既是法学理论对高校安全管理实践的具体指导与运用,更能够明确学校安全管理各方的权力、权利与责任,根本性地表现高校安全管理学的学科重要性和范围、地位。

  论文关键词 安全管理学 保卫学 高校安全管理学 安全法学

  针对我国高校 安全管理学科的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起点——高校这一特殊社区区域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安全需求。厘清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科的有关问题,更利于审视和促进本学科建设,更利于指导高校安全管理具体实践。

  一、相关学科分类及地位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科,从字面上看,它是安全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学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门类。而从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科发展历史看,它一度被称为安全保卫学,是法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学科。那么它究竟隶属于哪个学科门类?
  根据2009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技术”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安全学”下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为620.2060,高校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一个区域内容。在这一标准中,法学门类下没有显示直接关联高校安全管理的学科,与高校安全管理关系较为紧密的,只有“安全法学”。“安全法学”是“法学”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部门法学”下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为820.3080。
  根据国家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公安学”为“法学”门类的一级科目,代码为0306,而在公安学学科体系中,“保卫学”为“公安学”(一级科目)下“治安学”(二级科目)的三级科目。

  二、相关学科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一)法学门类
  1.法学。法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它是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2.安全法学。安全法学是关于通过法律的控制手段,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免遭外界因素危害的科学活动及认识成果的总称。其调整对象是实现安全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的总和。安全法学是安全科学与法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法学运用于安全领域后产生的一门新学科。
  3.保卫学。郭太生是这样定义的:保卫学是研究单位内部、特定场所和目标、特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的安全需求,以及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的方法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运用以及现实需要,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除了传统上特定主体公安机关外,保卫主体还扩展到了高校等社会组织机构。章春明就此这样定义:保卫学是研究满足人类、社会、国家安全需要,揭示保卫对象、保卫行为、侵害因素矛盾运动规律,探索保卫实施的方法、策略的知识体系。 保卫学不再局限于传统内容,研究对象得到客观的充实与表述。
  4.高校保卫学。笔者认为,高校保卫学是保卫学在高校这一特定社区以及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研究满足高校区域内所有人员、高校自身、社会、国家的安全需要,揭示高校保卫对象、保卫行为、侵害因素矛盾运动规律,探索高校安全保卫实施方法、策略的知识体系,它是保卫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安全科学技术门类
  1.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以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具有复杂的巨系统特点的安全系统结构,研究其如何由安全态通过突变、势垒跃迁转化为另一个安全态,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如何控制和回避风险,研究安全观念和思维知识体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2.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原理和方法,探讨、揭示安全管理活动规律,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安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帮助,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防止生产事故,实施安全生产的目的。它是研究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高校安全管理学。笔者认为,高校安全管理学是研究高校这一特定区域以及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内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安全管理学的组成部分。

  三、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实质内涵与法学分析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是针对高校的有关安全的所有管理活动的总称。我国高校因其人员在固定区域密集居住聚合,具有高度同质性社区特点,同时,它是国家重要科研基地与培养国家建设者的人才基地,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育科研领域,所以高校安全管理有别于一般内部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除了防意外防责任事故防灾害等常规性保护人身、财产的安全管理外,,还特别强调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区域性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安全保卫。


  (一)实质内涵
  尽管我国普通高校有多种校园安全管理组织体制,有的是由进驻校园的公安部门派出机构与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安全管理,部分院校由学校内部保卫组织或者安全办负责,个别民办高校仅由某个个人负责安全方面事务……但是,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主体及内容是相对确定的。我国高校安全管理的实质内涵,按管理主体分,包括两方面:一是指高校通过内部组织与人员对自身进行的安全管理活动,这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二是指公安机关等地方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组织机构,对高校内部及周边区域进行的安全管理活动。按管理内容分,我国高校安全管理也包括两个方面内涵:一是特指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它主要是保卫学的研究范围,具体指高校治安、消防、交通、政治保卫、公共安全、特定目标的专项保卫等安全保卫工作,是更具行政性、社会性的安全管理活动。二是指微观的高校安全管理活动。主要是以高校安全为目的的技术标准与管理。安全管理实践,是更具技术性、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活动。由此可见,目前高校保卫学界对“高校安全管理”这一称谓所涵盖的内容,是上述几方面的总和。
  (二)法学分析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的上述主体,既涉及公安机关等地方政府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也涉及到高校自身,还涉及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与个人。其安全管理行为既有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又有高校的内部组织管理行为。其所涉的权力权利内容,既包含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又包含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权力与权利,还包含社会机构与个人等其他平等主体的权利主张。这种管理主体的多元性、权力权利的多样性,形成了我国高校复杂的安全法律关系。由此,我国高校安全管理活动必然受到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多样法律的规范与调整,其法律关系同时涉及公法与私法两个领域。

  四、高校安全管理学与安全法学的关系

  (一)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定位
  学科门类随着社会与科技发展而变化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不断地出现,学科并不一成不变,高校安全管理学也是这样,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要推动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的发展,就必须明确方向,逐步构建学科的研究价值、对象、内容、范围、方法等高校安全管理知识体系,给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进行定位。
  从前述学科分类与地位、各学科定义与研究对象、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实质内涵等分析可以粗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既是安全科学技术学科门类安全学下安全管理学的一个部分,也是法学学科门类公安学下(治安学)的保卫学研究范围。高校安全管理学分属于安全管理学与保卫学两个学科门类,包含了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内容,这是比较明确的。
  而如何对安全管理学与保卫学这两个学科科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校安全管理学学科体系或者高校安全保卫学学科体系?还是继续分成保卫学与安全管理学两支同时发展?或者等待学科门类的进一步发展与定位?这些仍然是众说纷纭、存在争议的地方。
  (二)安全法学与校园安全法
  保卫学界一直不懈地推动我国校园安全法的立法,校园安全法是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学研究的当然内容。法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定纷止争”,校园安全法看似只是一部法律的问题,但它一旦立法,将对校园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调整,能够明确规定学校安全管理各方的权力、权利与责任,根本性地表现高校安全管理学的学科范围与地位。
  校园安全法是一部具体法律,理应归入“安全法”这一部门法之下,是安全法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要明晰哪些法学理论能在高校安全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极端繁杂与艰巨,但是,校园安全法的创制与实施,恰恰是法学理论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全面应用的体现。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法理学的引领。法理学是形而上的法学基础理论,对各部门法学及其具体法律具有普遍性的阐释能力与引领作用。如它的权力权利理论、法律价值理论、法的功能与作用理论、法的现象与本质理论、法律创制理论等等,对安全法学研究与发展、以及校园安全法的创制与完善等,都有着基础性的指导意义。
  2.安全法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安全法学是法学在安全领域的应用,是设计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环境的最基本的社会调控手段和根本保障。 作为安全法这一部门法门下的校园安全法的创制,它必然受到安全法学理论的具体指导与应用,必将得到具体运用。
  当然,高校安全管理的法学研究是高校安全管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当从我国普通高校安全管理实践以及所触及的多样法律规范与公私法理论等丰富具体的材料出发,抽象概括出有关高校安全法现象与安全法学理论,充实安全法学,甚至法理学。
  总之,安全法学与安全管理学是并行的两门学科,两个学科从不同的方面对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校园安全法能根本性地表现高校安全管理学的学科范围与地位。法理学及其安全法学理论对我国高校安全管理有现实指导作用,对校园安全法的创制与实施有特别的指导意义。而高校安全管理及其学科研究又为安全法学及法理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



本文编号:64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64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