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笔迹鉴定中书写习惯和差异点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8-01 07:47
论文摘要 笔迹鉴定在文件检验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鉴定意见也有很大争议。笔迹鉴定过程中笔迹特征的差异点评断是否存在规范的标准,如何准确分析差异点,如何通过笔迹分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等,是笔迹鉴定意见在司法鉴定领域及证据制度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笔迹鉴定 书写习惯 差异点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笔迹鉴定人多数是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凭借鉴定实践所获得的经验的积累,对受理的案件中的笔迹进行检验分析,从而得出笔迹鉴定意见。但凭经验做出的鉴定意见往往缺少客观的科学标准进行评断。在笔迹鉴定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笔迹检验鉴定意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书写人书写习惯的分析与利用笔迹特征进行同一认定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对于笔迹中存在的差异点的评断有没有标准的规则,能否对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数量进行量化,对笔迹特征质量的评断是否有科学理论性的标准;对于笔迹鉴定意见的正确与否有没有评判标准等。以下主要从笔迹鉴定中书写习惯的分析及差异点评断两方面问题进行讨论。
一、书写习惯的分析
在个体的书写技能达到一定程度,经过不断地练习并且反复进行书写实践,逐渐熟练之后,那部分固定下来的,一时难以改变的书写技能称之为书写习惯。人的书写习惯是一种复杂的技能活动习惯,通过书写活动表现为笔迹。深入了解书写习惯与笔迹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特点的反映,对于笔迹鉴定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书写习惯的形成及特点
1. 书写习惯具有特殊性和共同性。书写习惯的形成经过初学、提高和定型三个阶段,从识字、开始学习写字到书写日渐熟练再到书写基本稳定、成为自动化的过程。人在长期的学习及书写练习过程中,在大脑中形成了一套复杂的书写系统,由于个人素质、家庭教育等外界因素影响的不同,语言文字社会规则无法完全限制个性的发展,每个人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书写习惯。然而,在语言文字社会规范一致,人与人共同教育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背景下,不同人的书写习惯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
2.书写习惯具有独立自主性和能动性。书写技能一定程度上受书写人主观意识的控制,但不可能被完全影响。人在正常书写时,通过人体反馈系统快速连续的自动化调节,大脑会调动前期储存的文字语言信息,将其运用于书写活动中,使书写成为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刻意地改变书写习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竭力抑制自动化的书写系统运作,这样的行动难以持久,因此,书写习惯是相对于书写人主观意识独立存在的。在遇到不同书写条件等情况的阻力与干扰下,通过书写规则的制约、视觉及运动觉的调控和大脑机能的整体协同作用,书写习惯虽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变化,但仍能表现出其特点。
3.书写习惯具有多变性和相对稳定性。随着个人自身的发展,书写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书写人经过不断学习与反复练习,书写水平逐渐提高,大脑储存的语言文字信息日益丰富,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在此过程中,书写人有机会接触到新的字体等书写形式,摹仿别人的字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书写技能,使书写技能由单一发展成多样,在笔迹中反映出新的特点,新旧特征交替甚至旧特征逐渐被完全取代。如果书写人的机体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在较长时间内不从事书写活动,原来的书写系统的运行得不到继续强化,书写水平会逐步下降,书写技能也会部分退化。然而,在语言文字社会规范发展缓慢的阶段,加上大脑的书写系统也不会完全丧失功能,书写人的书写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完全改变,会相对稳定地保存下来。
(二)分析书写习惯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在长期书写活动中保持自身特殊的书写习惯,综合不同时间阶段的个人笔迹可以分析出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但这一书写习惯的分析需要充足的笔迹检材,加上在根据笔迹特征的反映性分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标准,因此,是否需要通过数学方法统计书写人不同时期的笔迹特征来进行书写习惯的归纳分析是笔迹鉴定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其次,由于书写人书写习惯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书写人前后书写的笔迹时间间隔越长,笔迹变化越大,反之,变化越小。那么,在分析时间间隔较长的笔迹时,若笔迹检材与样本时间间隔较长,二者是否符合检验鉴定条件?如果提供了书写人不同时期的笔迹检材,但该检材在时间上没有连续性,是否无法分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然而,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笔迹样本不够充分。因此,在分析笔迹特征时,当某两个时期的笔迹特征出现较大差异,后期的笔迹中出现前期不存在的特征时,不能单纯地将原因归为不是同一人书写,而排除同一人书写的可能性,应尽可能多的补充笔迹样本,分析其后期特征的突然出现是否与更早期的书写习惯有关,例如书写人早期练习过一段时间的隶书,但其隶书的书写并不是非常规范,虽然后期不再继续练习,而是转为学习行书,但由于书写人已经掌握了隶书字体的书写技能,这便会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其较长时间不再书写隶书,但一旦书写人有意识地去书写,隶书的特征仍会出现在后期的笔迹中,只要该特征出现,就应视为书写人固有的笔迹特征。
二、 差异点的产生及评断
(一)差异点的产生与分类
差异点是指检材与检材、检材与样本之间笔迹特征的不同之处,由于笔迹的形成是一种意识活动过程,因此不仅是不同人的笔迹会产生差异,同一人前后连续书写的同一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笔迹中差异点的存在是必然的。
1.非本质性差异:非本质差异是指同一人的笔迹受到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由于书写人书写习惯的自身变化,书写习惯的反映性差异,书写条件的不同,书写人的生理状况的变化及书写人偶然性笔误等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必然会导致笔迹差异的存在。书写活动本身就是随意的,具有自主性,加之书写人心情的大起大落等变化、有故意伪装的目的这些主观因素的存在,也会引起笔迹特征的变化。换言之,在任何情况下,同一人书写的笔迹一定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表现在字体、字形、运笔方式、笔顺、书写速度等多个方面。
2.本质性差异:本质性差异是指由不同人书写习惯不同引起的笔迹特征的差异。在语言文字社会规范相同的背景下,不同人练习的仿照对象与受教育情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其书写习惯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差异与相似。因而我们不能断然说明哪个特征时谁特有的,只能通过反映出的笔迹特征的总和综合分析。因此本质性差异不是笔迹特征的个性差异,而是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的不同整合而成的差异。
(二)差异点的评断
在笔迹检验过程中,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须分别检验,再进行对应部位的比对,若二者存在差异,则需考虑是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因此,对于差异点的评断关键在于如何判定差异点的性质。
1.比较实质性特征,防止机械比对:笔迹是主观意识上的书写活动的客观表现,是书写人随意、自主形成的,即使是笔迹的自身统一也不是完全等同,而是包含着差异的同一,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进行同一认定,相反,这是书写习惯自身变化与反映变化的动态反映,在科学评断笔迹差异点的基础上分析书写习惯的同一性能够更合理的解释笔迹特征。因此,对于笔迹特征的分析不能单看其形态的差异,一横一划机械性比对,而是需要主客观综合分析,选择较稳定、反映书写习惯的实质性特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笔迹。
2.分析产生原因,防止以偏概全:对于笔迹特征的分析,不仅要找出符合点与差异点,还需要准确解释差异点产生的原因。分析差异点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体现笔迹鉴定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而这往往是笔迹鉴定实践中缺少的部分。如在笔迹检验中常会遇到笔画抖动这一重要特征,但产生笔迹抖动的原因有很多种。衬垫物等书写条件的影响,书写人有生理障碍(如手或手臂受伤等),老年人书写,伪装书写等都会出现笔画抖动弯曲现象。若考虑其是否由于摹仿书写造成时,需要结合考虑笔迹中是否伴随着停笔、重描和运笔呆板等现象。因此,在笔迹检验时,不能仅根据某一特征就将其归结为伪装或其他某种原因,以偏概全,缺乏客观性和理论依据,,应结合其他特征,全面分析,判断出差异点产生的原因后,需要在鉴定意见中做出准确的说明。
3.综合比较,科学评断:综合评断是在分别研究符合点与差异点的基础上,确定其本质,找出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为检验鉴定提供充分依据。
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中差异点的数量及价值的高低与差异点的性质密切相关。对于差异点的评断,不能仅以单个字或者单一笔迹特征为基础,而应将单字或单一特征进行统计,加以整合,根据其反映情况的总和来进行分析。同一人或不同人书写的笔迹中差异点的数量与价值总和是不同的。同一人前后书写的笔迹特征符合点数量明显大于差异点,不同人书写的笔迹特征则相反。然而,在统计特征数量的同时,还应关注笔迹特征的价值,选择价值较高的特征进行比对。但是,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连笔特征、搭配比例特征价值较高,如何将其划分为本质特征或者非本质特征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是通过鉴定人依据其鉴定经验来判断的,缺乏科学依据标准,也很少被科学地解释说明。
4.客观检验,防止主观臆断:在笔迹鉴定实践中,笔迹鉴定人自身的因素会导致其对笔迹特征产生不准确的认识,原因主要有:(1)受案情、委托方的影响;(2)先入为主,提前下结论;(3)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机械比对笔迹特征,无法准确评断,认识片面等。检验鉴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以理论依据为基础,不能根据个人主观意愿得出结论,应客观地对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科学地进行检验分析,对有争议的地方做出合理的解释说明,避免主观片面性。
三、结语
笔迹鉴定中对书写习惯与差异点的分析至关重要,是决定笔迹鉴定意见的关键环节。在笔迹鉴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笔迹鉴定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继续完善笔迹鉴定体系,使其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将以笔迹鉴定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方法为主,经验为辅的体制,把二者全面结合,充分体现出笔迹鉴定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使笔迹鉴定意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法庭上有力的证据。
本文编号:80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01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