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外交理论的理念_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外交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原标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国际形势新变化,着眼中国发展新要求,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外交开局顺利成功,布局深化拓展,实现了对外工作的全方面覆盖和推进。
一、初步确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强调对外工作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就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的目标、路径、原则、手段等问题作出全面深入阐述,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为中国外交提供了顶层设计,指明了前进方向,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目标是实现民族复兴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新形势下对外工作要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在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系列峰会等国际舞台上,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面阐述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路径和总布局。这些思想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紧密结合,明确了中国外交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的重要使命,使中国外交站在了时代发展潮流的前列。
基本途径是坚持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和平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要在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这深化了我们党对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规律性认识,拓宽了我国和平发展的空间,也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向前迈进,开辟了我们党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境界。
核心原则是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推动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这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完全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人类进步方向,为建设美好世界提供了崭新思路。
主要手段是建设伙伴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伙伴关系具有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没有主从之分、阵营之别,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这是对结盟或对抗的传统国与国关系模式的超越。迄今,我国已同80多个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价值取向是践行正确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外交工作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正确义利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新中国外交优良品格,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誉,成为中国软实力的独特标志。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贯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蕴含中国传统哲学和历史文化独特智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领国际格局演变方向,彰显中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担当的鲜明特色,是指导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行动纲领。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主动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从容应对国际风云激荡,走出一条与历史上传统大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兴之路,展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不懈探索、奋发有为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
外交布局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大国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与奥巴马总统成功举行庄园会晤、瀛台夜话和白宫秋叙,引领中美两国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管控分歧,推动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俄高层交往频密,两国能源、高铁、航空航天等大项目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协调配合,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中欧决定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设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制定《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我同欧洲国家、次区域及欧盟机构合作全面深入发展。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正式成立,我同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迈上更高层次。
周边方向,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对周边外交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提出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与东盟制定未来五年合作行动计划,开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进程,与东盟关系站上更高起点。与日本关系有所改善,与韩国合作全面深化,中日韩合作重新启动。与印度战略互信进一步提升,与巴基斯坦全天候伙伴关系更加牢固,与尼泊尔友谊不断加深,同南亚国家合作显著增强。同中亚国家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双方合作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发展中国家方向,践行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与非洲国家共同举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推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把中非合作推向新高度。举行中国与拉共体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和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实现我国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的全覆盖。同阿拉伯国家共同致力于构建“1+2+3”合作新格局,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取得长足进展。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服务发展全面深化。大力开展经济外交,扩大同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打造互利合作新亮点,推动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重要突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与俄罗斯、韩国、蒙古、印尼、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英国等国及欧盟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亚投行、丝路基金正式运营,中老、中泰、匈塞铁路和印尼雅万高铁等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启动开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要早期收获。
国际产能合作有序展开。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同哈萨克斯坦等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能合作模式,初步形成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产能合作布局,为我国优质产能走出去、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贸区战略加速推进。同冰岛、瑞士、韩国、澳大利亚签署自贸协定并正式生效,同东盟完成自贸区升级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进展,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初现雏形。
国际地位和影响全面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弘扬中国理念、提出中国倡议、发挥中国作用,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1】【2】
本文关键词:外交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3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11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