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财政政策类博士论文 博士教育 研究方法 应用的理论
【摘要】:本文收集了1999年—2011年答辩的财政政策类博士学位论文,考察了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和应用的理论,并对博士论文的主题进行分类,发现不同主题的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略有不同,且大多数论文作者都强调使用了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财政政策类博士学位论文中应用最多的理论是西方各流派财政政策理论,但研究企业问题的财政政策类论文也使用了物理学的理论。
【作者单位】: 沈阳工程学院;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博士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顶点,是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和博士论文的撰写,完成科研能力的培养。博士论文是博士在导师指导下集中精力完成的且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代表了其具有运用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某类博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慧华,罗大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及其依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2 张岐;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回顾与未来走向分析[J];理论观察;2004年06期
3 马雪彬;谈谈积极的财政政策[J];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03期
4 许经勇;论中国财政政策的运行轨迹[J];江海学刊;2000年03期
5 宋婉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环境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7期
6 马雪彬;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扩大内需[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常向东;论积极财政政策的绩效与风险[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高本权;论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选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蔡宇平;关于200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若干建议[J];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10 姜征;从欧元区财政政策等角度看欧元疲软[J];江苏统计;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兴方;;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2 杜云;;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与效率检验——基于30年改革开放的数据和经验[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韩庆华;王晓红;;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财政政策实证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马英俊;;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应当淡出?[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中义;;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曲永义;袁红英;李广杰;张文;;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政策问题探讨[A];全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2006)[C];2006年
8 ;第三十一章 我国景气循环中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9 柳建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10 ;财政部将尽快出台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财政政策[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迎晖;2004:新积极财政政策上路[N];中国税务报;2004年
2 贾康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有保有控 促进财政政策全面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特派记者 田晓明;积极财政政策没有“淡出”[N];国际金融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赵江山;财政政策柔性调整下转向稳健[N];经济参考报;2004年
5 记者:项志华;以科学发展观定位财政政策[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延春;财政政策适时而变[N];经济观察报;2003年
7 徐荣安;我们应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8 王东京 李莉;财政政策瑕瑜互见[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9 卢中原 孟春 陈昌盛;财政政策应由“积极”转向“适中”[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10 贾康;从“积极”到“稳健”:财政政策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信柱;积极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黄耀军;我国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张弘力;论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刘志强;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政策风险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牟发兵;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欧阳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张勇;以内需结构调整为导向的财政政策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王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10 陈荣凯;扩大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如慧;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莹;我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3 刘娟;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许彦;论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罗伟忠;迥异的市场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胡_g;论区域性财政政策——兼论促进我国中西部发展的财政政策[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7 宋雪飞;对买方市场下财政政策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8 蔡登峰;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财政政策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9 赵合云;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威;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本文编号:1272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127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