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博士论文 >

国际歌_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16-10-06 09:42

  本文关键词:国际主义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的宗旨是客观地叙述和回顾中国大陆在过去50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中文里,“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因为它总与“狭隘民族主义”、“盲目排外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相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历史和政治教学中一贯强调的是“爱国主义”(patriotism)教育,并且明确地提出反对“民族主义倾向”。

一、改革开放前的基本情况:1949197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至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前,中小学历史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50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历史课的教育目标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同时“国际主义教育”也得到强调。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几个方面的历史内容加以体现。首先是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和古代文明。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论述“在祖国的历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956年《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学生应当了解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一向站在世界文化的最前列(下线为笔者所加,下同),祖国人民对全世界做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其次得到突出的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观念,通过中国历史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都有重大的贡献,各民族在对共同敌人的斗争里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形成了各民族友爱团结的大家庭。”再一项重要的历史教育内容是“通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史实,通过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通过我国人民在争取全世界持久和平的斗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1]

国际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世界历史教学来实现。1956年《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强调,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他们对共产主义胜利的信心”;第二,“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在许多时期中我国和外国是和平相处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是频繁的,我国人民和邻国人民的友谊是深厚的。根据世界历史事实,我们又可以充分认识到各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世界历史上的先进性。” 世界历史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必须充分发扬民族自尊心、同时又必须排斥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的偏见,反对把爱国主义跟国际主义割裂开来。”[2]当时的“国际主义教育”带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因为它指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结合是以无产阶级立场为基础的。”[3]

60年代前期,历史教育显出更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的出现和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有关.因此,1963年制订的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4]

此外,在谈及国内民族关系和中国历史的主流时,大纲强调了中国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肯定各民族对祖国都有贡献,但是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里,汉族处在主导地位,也应该如实反映。”同时,民族关系的积极方面得到强调,比如“秦朝开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统一比较巩固的朝代,如汉、唐、清(鸦片战争以前),历史教学要比较突出地讲述当时我国境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5]

在叙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1963年历史教学大纲特别提出要防止大国沙文主义的倾向,强调了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性,反对中国文化的“单向输出说”。大纲写道:“我国是亚洲的一个大国。汉、唐、明、清等朝代都有比较长的强盛时期,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同时,我国也不断吸收外国的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历史教学应当具体反映这种情况”。它还指出,“中国和邻国,有长久的友好关系。中国人民和邻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历史教学应该反映这种情况。中国和邻国统治者之间的历史关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处理,防止大国沙文主义倾向。”[6]与此相应的是,大纲要求更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如“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提法,与1956年的大纲中相比,“极其巨大”中的“极其”一词被删除。

世界历史在讲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时指出:“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长期居于先进的地位。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亚洲各国文化,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同时它又提醒道:“世界历史要正确地反映世界各地区的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反映它们的贡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各个国家、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地位。”[7]

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性事件的评价则基本持否定态度。比如对新航路的开辟评述为,正是从此以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等地区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造成许多国家的贫困和落后。他们掠夺的大量财富在欧洲转变为资本”。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是“构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内容。”关于一系列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美国和1848年欧洲革命,教材指出,虽然他们在当时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但它们建立起的制度“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对当时的西方民主评价为“资产阶级用宪法和议会做幌子,以‘自由’,‘平等’为口号,标榜民主”;“对封建制度而言,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绝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资产阶级的专政。”[8]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极左思想达到顶峰。北京市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一套历史教材,就体现了“文革”色彩,历史教学最大地发挥了与现实政治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作用。毛泽东语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的指导思想,如“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在思想文化方面大力批判孔夫子;更加着重描写农民起义,突出“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赞扬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行动。教材讲述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春秋末期的柳下跖起义、秦末农民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战争、南宋钟相和杨幺起义;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教材高度评价了清初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讲述了三个主要事件,即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平定叛乱和抗击沙俄,

中国近代史教学,根据毛泽东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的论述,突出了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也就是说,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描述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和为救国而进行的改良和革命的历史事实来实现。当时,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相当高:第一,它“同以往中国人民历次革命斗争一样,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第二,“它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10]

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19781991

1976年“四人帮”的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毛泽东的接班人华国锋坚持认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和做出的决定都是绝对正确的,必须不折不扣的遵照执行。在思想理论界,仍然有浓厚的“文革”遗风。这个过渡阶段的特点在中小学历史教育中也得到反映。19783月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要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热爱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11]比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着重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热爱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要求,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提法,看来是“文革”中热爱毛泽东的一种继续。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是由几个具体的“热爱”组成的,仅仅“热爱祖国”一项是不够的。

中国历史教学继续强调“我国各族人民是聪明、勤劳、勇敢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12]世界史教学中依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地广人众,历史悠久,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曾经处于前列地位,并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世界历史教材要在有关部分结合中国历史,正确体现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3]它还提出:“封建时代,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中国,继续在世界上起着重大作用。”[1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阶段,对历史的描述也出现了趋于“客观”的特点,比如上面引文中的“曾经”一词的增加。

对于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论述,据当时国内形势的要求和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新增加了“历史教学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提法。在教学内容中则要求体现“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局面是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是短暂的”和“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的原则。[15]

1983年至1989年,总体上讲,是中国思想理论界比较“开放”的一段时期,当然其中也有过反复,比如出现过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和反对“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运动。但无论如何,在教育方面,邓小平在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此后中国教育的不可动摇的指导原则。

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方面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它再次强调其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功能。除在古代部分继续强调中国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外,承认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在近代落后的事实。此外,它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对于西方民主的评价,虽然仍然认为“它只是少数人的民主”,但是承认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16]

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有如下的变化和进步。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原则”中有关中国史部分增加如下观点,即“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民族团结,是历史教学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反映。”[17]

中国古代史的“思想教育部分”,“爱国主义思想”仍然放在首位.它指出:“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优秀历史人物辈出,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中国近现代史的思想教育部分也首先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思想:“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生存,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艰苦卓绝,可歌可泣斗争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应着重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8]

有关世界历史内容的处理原则包括:“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都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其不同程度的成就,丰富人类文明的宝库。历史教学应根据他们的贡献和作用,恰当地反映他们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对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的估计更加客观,表述为:“我国历史悠久,经济、文化的发展曾经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亚洲以至世界作出了贡献。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也对我国产生了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教学大纲强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家之间有时和平相处,有时发生战争。历史教学要叙述各国历史上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也要叙述一些重大的战争。”[19]

世界历史部分的思想教育首先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有责任支持和同情世界各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有责任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这比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国际主义教育拓宽了。在更广义的层次上讲,它还意味着“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向世界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如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科学家、思想家学习,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树立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如在世界历史课本中,对美国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斗争和行动,如波士顿茶党,来克星顿之战以及抗英英雄保尔·瑞维尔等的讲述,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另一方面,,它要求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体现了历年历史教学大纲未曾出现的新观念,即“世界各地的文明是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发展起来的。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的民族才能迅速进步,永葆活力。要树立放眼世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20]

在这个大纲基础上编写的世界历史教材开宗明义地写道:“学习世界历史意义重大,第一,中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要想更好地理解中国,必须了解这个世界”;其二,“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必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成就,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此外,它还指出,“学习世界历史,像学习中国历史一样,也可以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为各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爱国主义的民族英雄。”[21]

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更趋于客观。如对“新航路的开辟”,原来多持批判态度,新大纲和教材则给予更客观全面的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文艺复兴”被评价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运动”,它以“人权”代替“神权”,孕育了欧洲的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关于启蒙运动中产生的许多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则赞扬了他们崇尚理性,和对封建制度的抨击;对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叙述更加充实,体现了注重科学技术是重要的生产力的观点,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巨大推动力的基本观点,对它们的评价也更加积极。

1989年春夏之交在中国发生的政治风波和随后东欧发生的剧变,对中国的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更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18月,根据江泽民的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18月制订了《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要求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中国古代文化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教育。这个纲要是对当时使用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加强和补充,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和有针对性的:通过中国文化史及近现代史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树立反‘和平演变’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22]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通过以下史实要达到以下要求:一、通过“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通过“近代的屈辱与斗争”,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腐败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学习近代史上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献身的崇高思想品德;通过现代史的教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的成就培养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知道当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23]

三、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历史教材编写的新趋势:1992

1992年初,邓小平在中国南方巡视和考察时,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关键是解放思想,是要改革开放,不要再无谓地纠缠于这个改革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争论。他并且强调,要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24]此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也进入更加“务实”的阶段。在历史教学领域也出现了新趋势,首先是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拓宽,其次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国际主义教育”向“国际意识教育”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强调“改革开放”的观念和加强理解其他文化传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教育,把对“国情”的认识与对“全球情势”的认识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联系起来。

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中国国内的变化是巨大的,走向世界的速度也是令人瞩目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剧烈的转型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长期的闭关自守的社会向国际性开放国家转化。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新型人才的竞争。历史教学在培养这种人才方面怎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近年来中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吸收、借用国外的新思想、新观念,为我所用。目前上海使用着自己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它的初中课本目的性比较明确、观念比较新。学习世界史的目的是“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掌握人类怎样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阶段和规律;通过学习历史活动主体──普通人民群众和伟大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献身真理的高尚情操;注重对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的介绍,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强调科学技术如何作为社会重要的生产力,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进。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青少年为发展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信心和力量。”它强调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文明是在互相交往、互相影响中发展的。特别是哥伦布等人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全球范围内人类交往的新时代,并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它从世界各民族和文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的角度出发,引伸出当前的中国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往来和合作,参与世界竞争的道理。[25]

上海的高中历史课本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突出体现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原则。第一,它接受近年来中国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主要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这样编排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特别是中外历史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如第一册的第四章中讲述了17世纪前期至18世纪后期欧洲亚洲大陆六国,即中国、俄国、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德国和法国的历史,并且指出,它们在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有的努力跟上近代化的步伐,有的却故步自封,造成各自的盛衰。第五章的设计很有突破,题目为“17世纪前期以后和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途径”。它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特别是法国的启蒙思想,与中国清朝文化,特别是乾嘉考据学加以比较。这种对比和联系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在近代为何落后的根源。它既是对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统中精华的肯定,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清后期闭关自守和文化禁锢政策的批判。这应当说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检讨自己文化传统中缺陷的大胆尝试。这种教育比起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来说,不但对学生有更深刻的启发性,而且还把“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在更开阔而理性化的基础上。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的首善之区,在1999年制订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它最新的突破是在7-12年级构建了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分部—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7-9年级)构建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相互融合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10-11年级)采用的是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高三年级(12年级)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26]当然,对这种中外合编的办法,也有许多不同看法,如认为削弱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北京市《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且内容涵盖较窄,政治性较强。这里“思想教育”的提法被“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不但减轻了较重的政治色彩,而且大大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此外,它还提到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意识,继承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美德。”

“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区别,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初中的教学目标是:开阔视野,能从中国看世界,也能从世界看中国,具有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世界意识。11年级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在价值观和态度方面的目的是:使学生明了世界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化,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12年级开设的《中外文化史》(选修)是要使学生“热爱和尊重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的国家级出版社,担负着编写占有全国70%左右的基础教育教材的任务。与其并行设立的课程教材研究所,则担负着对中国和外国发达国家的课程、教材和教学理论的研究任务。目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在全国范围使用的基础教育历史教材主要有三套: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六册;高中教材有两套,第一套是1993年开始使用的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册,1996年开始使用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两册;第二套是1997年秋开始在江西省(文化发展一般地区)、山西省(文化发展一般地区)和天津市(大城市)使用的试验教材。

新编的试验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于19965月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编写的。这个大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制订的历次大纲相比,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更加符合新的国情和世界形势,符合时代的特征,对历史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做出新的探索。大纲规定,在高中阶段,开三种历史课程。第一,必修课,为中国近现代史,在高一年级开设;第二为文科限定选修课,包括(1)世界近现代史,在高二年级开设;(2)在高三年级开设中国古代史;第三为任意选修课:包括中国文化史,在高一年级开设;世界文化史,在高中二年级开设。

在思想教育的总体目标上,这套新教材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具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目标制定为,“除掌握基本内容外,应着重掌握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贡献,等;中国古代史教学要求进行如下的思想教育,首先是爱国主义思想,“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以及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其次,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各族人民为促进统一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史实,培养学生民族平等与共同繁荣的观念,进一步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27]

中国近现代史“要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道路,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思想教育有几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爱国主义思想。通过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侵略的事实和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事迹,教育学生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从历史事实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树立从国情出发,面向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定信念;第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各族人民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斗争史实,尤其是新中国实现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国内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平等成员,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睦是实现祖国强盛的重要保证,从而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28]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国情,着重讲述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中国近代思想的逐步解放过程。特别增加了林则徐放眼看世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形成和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同时加强了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兴起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容。教材特别讲述和分析了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事实和原因,对清后期的腐败也持批判态度。如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指出“从清朝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并且指出,19世纪上半期“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在思想文化上,它批判“乾嘉学派”,赞扬了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对后来洪仁干的《资政新篇》,赞扬了其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在“清朝后期的文化”一章中,突出叙述了“向西方寻求强国之道的思想界。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既学‘西艺’,又要学习‘西政’”。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也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对义和团的评价也更加客观,一方面指出其“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性质,“灭洋”的口号“虽然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义和团运动虽然是爱国的,但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教育目的也体现了新意,它说:“要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过程,进一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现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要达到的思想教育目的包括“社会发展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改革与守旧、开放与封闭、进步与反动始终影响着历史的全过程,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不可逆转,从而进一步树立坚持改革开放,追求社会进步的观点。世界历史教育还要求通过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的讲述,“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信念和责任感”;在世界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是要“通过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上民族英雄、革命志士以及其他优秀人物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通过比较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并结合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明确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它还提出要形成“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通过了解世界近代史上科技、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掌握科技文化知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9]

从选材的内容上看,西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开始得到更多的篇幅。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得到进一步客观的评价。如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就把中国史学界的三种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①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②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③“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除了继续批判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人民陷于灾难之中,给殖民主义者带来了巨额财富外,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得到新的补充:认为它对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扩大了经济和文化的往来,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世界近现代史在讲述1718世纪的东西方世界时具有启发性地指出:这两个世纪欧洲经历的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此间出现的启蒙思想,使西方由此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然而与此同时,在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封建国家“却闭关自守,正在走向衰落,他们日益落后于世界巨变的大趋势,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对于日本明治维新课本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对作为中国的近邻和国情基本相近的日本面临西方威胁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它的“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的举措,都给予了肯定。对它的意义归纳为“日本自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明治维新还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30]

对于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这一章,突出体现了对西方文化传统的客观态度。认为“文艺复兴后,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和理性的风气促进了科学和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在文学艺术方面介绍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总体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1]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对历史的重视,赋予历史课更大的责任。1999425日,江泽民致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的一封信中再次强调了学习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特别是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江泽民认为,学习中国历史的益处在于:弄清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同时,他还强调:“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眼界和胸襟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32]

19996月中旬,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他再次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德育方面,他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等等。”为了体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宗旨,会议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强调,要“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在这种新形势下,历史课无疑在下一个世纪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同时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走向世界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也正在积极地研讨和制定中。它将体现新的时代要求,在以下几方面体现新意。对历史学科的性质、任务、目标的表述至少要体现这样的思想,即“历史学科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以面对21世纪的挑战的总体目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学科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意识培养,加强保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尊重理解其他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的意识,增强学生在未来国际竞争、合作、交流中能力的重要学科。”传统上的“思想教育目标”将可能被“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或其它类似的提法)所取代,其内涵也必须加以丰富,例如增添“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增进国际间各民族的理解,汲取各国文化和文明中的精华的意识,以这种客观的历史理解和开阔心态为中国和世界服务”这样的提法。

四、小结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曾经而且还将受到特定时代的若干主要条件的影响:第一,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第二,国家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方针和政策;第三,国际形势和与此相适应的国家制定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换言之,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科书的的编写基本上是一种“国家行为”,不是“私家之言。”当然,专业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中小学的历史教育毕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而调整和变化。在毛泽东逝世后的邓小平时代,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学历史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内涵和内容方面,以及在两者的辨证关系上都发生了可观的变化。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在前30年的时间里,主要体现如下的基本思想:;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明有重大贡献,长期处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能工巧匠;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华文明是是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在经济、文化方面交流、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共同抗击外来侵略,保持中国的独立和统一的共同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探索和斗争的内容得到强调。中国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各方面的成就。所有这一切历史事实,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教育而言,在最初的30年中,其定义和内涵,受马克思主义传统意识形态和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在五十、六十年代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国际主义”;1966年至1976年,特别强调“三个世界”的理论,在历史教材中要体现联合第三世界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宗旨。也就是说,受到时代的局限,其内涵是相对狭窄的,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而且就“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的相互关系而言,似乎二者是不能够彼此兼容的。当然这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20年来,虽然有所曲折和反复,在两种“主义”的彼此关系上孰重孰轻,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如何保持自己优秀传统和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尺度上如何恰如其分把握的问题上也曾经出现过争论和反复。但是无论如何,主要的进步在于,在爱国主义教育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同时,传统上的“国际主义的教育”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迁,正在向“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教育的方向转化。通过历史,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尊重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更要了解、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情感。为世界的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的交流等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改革开放,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传统和文化吸收他人长处为我所用,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和竞争,归根结底,还是对中国的发展和振兴有益,而一个现代化的繁荣稳定的中国,对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有利。总之,面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和对新一代人才新素质的要求,中国领导人和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很强的紧迫感,他们一直在努力思考如何把中国的年轻一代培养成在保持中国文化精华、热爱祖国的大前提下,成为胸怀更加宽广,眼界更加开阔,更富于竞争力、更具备世界意识和全球眼光的新世纪人才。通过相对客观的、平衡的、生动的、令人信服的和面向世界的历史教育,中国的历史教学无疑将在培养中国21世纪人才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1-2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1-2页。

[3]同上,第2-3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第1页。

[5]同上,第2-3页。

[6]同上,第3页和7页。

[7]同上,第6页。

[8]同上,第74-75页。

[9]北京市初中试用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月)第1页。

[10]北京市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763月),第71-72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2页。

[12]同上,第12

[13]同上,第5页。

[14]同上,第65-66

[15]同上,第11-12页。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页。

[18]同上,第28-29页。

[19]同上,第34页。

[20]同上,第43页。

[21]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67页。

[23]同上,第7页。

[24] 《邓小平理论全书》(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第1065页。

[25]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历史》九年级,第一册“初中世界史导言”1-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版)。

[26]北京市《历史课程标准》,第341-342页。

[27]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6年,44页。

[28] 同上,16-17页。

[29]同上,第32-33页。

[30]《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7页、107页。

[31]《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8页。

[32]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编:《历史教育研究通讯》(第一期),第2页。

 


  本文关键词:国际主义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131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