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德国浪漫主义思想
本文选题:诗化语言 + 反讽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3年02期
【摘要】: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的土壤中孕育而成。其语言之诗性,不仅仅意在语言上的诗情画意,更是对生命本身的张扬,使人正确地思考世界,即诗意地思考世界,从而释放囚禁于物质中的精神。这也是德国浪漫主义反讽之力,表明青年马克思将浪漫主义对生命之真的执著追求内化为一种精神动力,将其建立于现实的批判,并以这种执著重构现实的社会理想;而论文对自由的崇尚显然又有着德国浪漫主义"自我意识"的意味。通过对伊壁鸠鲁之原子偏斜对必然的突破的阐释,马克思创造出了德意志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所需要的理论前提,明确表达了现代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雄伟之心。
[Abstract]:Young Marx's doctoral thesis was conceived in the soil of German Romanticism.The poetic nature of its language is not only intended for the poetic meaning of language, but also for the publicity of life itself, making people think about the world correctly, that is,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poetically, thus releasing the spirit imprisoned in matter.This is also the power of German Romanticism irony, which shows that young Marx internalized the true pursuit of Romanticism to life as a kind of spiritual motive force, established it in the critique of reality, and reconstructed the social ideal of reality with this kind of persistence.And the thesis advocates freedom obviously also has the German romanticism "self-consciousness" the meaning.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Epicurus' atomic deviation to the inevitable breakthrough, Marx created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needed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German bourgeoisie, and clearly expressed the grand heart of modern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大学;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辉;;马克思哲学诗性特质解读[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刘明艳;;普罗米修斯意象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实践吁求[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继云;西方浪漫主义的演进逻辑[D];辽宁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楹;;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宁,,王仲士;关于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的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张萍;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何建津;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考之变迁——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解读[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4 萧诗美;;哲学如何把握人的类特性[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6年00期
5 牛俊友;彭冰冰;;自由的张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诉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林进平;;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思想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刘明文;;马克思与黑格尔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8 林进平;;马克思早期正义思想探究[J];岭南学刊;2008年03期
9 毛华滨;林剑;;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J];求索;2008年12期
10 戴平安;;略论毛泽东的自我意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姜佑福;;从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看中国发展中的“普遍主义”问题[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张大卫;;“时代的囚徒”——重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6 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文学平;;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奎良;平等:以人为本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4年
2 张有奎;马克思的生存论与意识哲学批判[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少军;论马克思主义新人道主义的科学向度和人文向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丁立卿;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5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司强;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爱平;早期马克思意识论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俞娜;试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董伟伟;青年马克思对“二元对立”问题的探索[D];兰州大学;2010年
4 范传鸿;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批判和超越[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李军伟;马克思早期主体思想探微[D];河南大学;2008年
6 沈志男;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D];中南大学;2009年
7 余在海;论《手稿》在马克思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8 董大为;生存实践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王玉平;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胡彬;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思想的转变[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3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177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