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博士论文 >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历史主体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3 04:12

  本文选题:青年马克思 + 哲学主体 ; 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摘要】:马克思的历史主体理论发萌于他的《博士论文》,在这里他力图通过哲学史的研究寻找哲学理论和历史进程相结合的途径,并由此建构了主体性历史发展的观念。尽管它还是唯心主义的,但深入的分析表明,根据社会实践来判定哲学的社会价值始终是马克思创造性思维的内在源泉。
[Abstract]:Marx's theory of historical subject developed in his doctoral thesis. Here he tried to find a way to combine philosophy theory with historical process through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history, and thus constructed the concep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ive history. Although it is still idealistic, in-depth analysis shows that judging the social value of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social practice is always the internal source of Marx's creative think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君;;青年马克思批判哲学的双重逻辑及其理论意义[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2 赵其俊;;法的正义观与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正义观的比较[J];学理论;2011年24期

3 丁峰;;挑战与回应: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的一种辩护[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余国斐;;《保卫马克思》中阿尔都塞早期意识形态理论探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权利;祝秀垒;;论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M.考林;黄陵渝;;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3 贺祥林;冯华;;青年马克思探讨以人为本的方式与视域[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徐辉;;诗性——一个被忽略的马克思哲学解读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朱立元;张瑜;;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的新神话——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兼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6 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文学平;;理性自由法遭遇到物质利益——青年马克思为其法哲学思想寻求现实根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8 陈祥勤;金瑶梅;;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概念的争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代建鹏;;从《莱茵报》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阅读视野与理解路径[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10 刘怀玉;;从Praxis到Poiesis——论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生存本体论理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炜;青年马克思的“跨越”思想[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阿丁;学习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3 记者 冉风;进一步提高全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张伟;追求真理的楷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吴静;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建设的历史课题[N];人民日报;2001年

6 南京大学 张亮;中日学者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广松哲学[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社会科学与百姓生活[N];解放日报;2007年

8 俞吾金;继承与超越[N];解放日报;2004年

9 ;第12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发言摘登[N];光明日报;2003年

10 贾振勇;理想主义·述史方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胜;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D];复旦大学;2010年

2 司强;青年马克思与费希特思想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慧娟;超越启蒙[D];吉林大学;2006年

4 徐彦伟;表象与询唤[D];吉林大学;2008年

5 胡蕊;论科拉科夫斯基的青年马克思观[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李长虹;从理性批判到实践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7 陈军;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孙强;企业清算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马建青;异化理论与马克思思想的历史目的之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颖涛;青年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董伟伟;青年马克思对“二元对立”问题的探索[D];兰州大学;2010年

3 陈洪林;青年马克思异化观成因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金仲敏;青年马克思的自由观[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文学平;理性 自由 利益[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何建津;《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迁及其人学意蕴》[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周秋明;青年马克思“科学实践哲学”生成理路解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所桂宏;青年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永豪;浅论拉康的主体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尚明;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1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1881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