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探索和哲学的出路——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探讨
[Abstract]:In October 1835, at the age of 17, Marx was admitted as a law stud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transferred to Berlin University in October 1836 and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in 1841. It is a turning point of Marx's thoughts in the period of youth exploration. In this year, Marx began to study Hegel's philosophy, from inclined Kant, Fichte to Hegel. Marx, then 19, was studying as a sophomore at Berlin University. In the summer, he joined the Berlin Doctor's Club of the Young Hegel School and interacted with many members of the Young Hegel faction. In a letter to his father in November 1837, Marx said: "during my illness, I w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昌;《资本论》在世界上的传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彭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活动和意识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于凤梧;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王樵;也谈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恩格斯的“两种生产说”——与杨X先生商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朱学志;微积分和辩证法──试论非标准分析和《数学手稿》的关系及其在认识论上的意义[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6 徐亮;正确坚持“两种生产”的原理[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7 徐亮;“否定之否定”规律不能取消──读《反杜林论》札记[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8 江崇国;谈谈实践的基本要素[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9 王圣学;《资本论》在我国的出版和传播[J];人文杂志;1980年01期
10 李贵仁;《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质疑——与刘梦溪同志商榷[J];人文杂志;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立;葛明浩;;我国经济改革中的自组织现象之初探[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傅鸣珂;;尊重矿业特有规律 确立矿业基础产业地位[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严士琦;;怎样评价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与变法、改革[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魏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5 周朱流;;试论原始社会的几种婚姻和家庭形式[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6 侯绍庄;吴斯清;;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论述[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7 杨X;;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公式和恩格斯的两种生产学说[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8 陈国强;;人类原始群与杂交[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9 庄孔韶;;恩格斯与柯瓦列夫斯基的家族公社观[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10 王爱和;;关于族体研究的一些想法[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燕喜 彭结宗;理论界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N];北京日报;2000年
2 马仲良(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信念植根于科学的认识[N];北京日报;2000年
3 董德刚;如何理解“不够格”的社会主义[N];北京日报;2000年
4 ;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5 ;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6 李楠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及其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0年
7 欧阳康;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构架[N];光明日报;2000年
8 李铁映;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N];光明日报;2000年
9 俞吾金;马克思如何看待传统[N];光明日报;2000年
10 黄楠森;关于振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鲁江;财产积累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小平;李大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安增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7 尚sベ,
本文编号:2225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222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