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考之变迁——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解读
[Abstract]: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young Marx, the thinking of human problems embodies a dialectical unity of internal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ternal continuity refers to Marx's discussion of the theme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liberation, and non-continuity refers to his approach to this theme before and after the great difference. These differences are that in the period of "doctoral thesis", the thinking on human problems is based on self-consciousness, the period of "Rhine newspaper" turns to the world of people's life, and the period of "the Yearbook of morality and Law" is based on the civil society. Its train of thought shows a kind of obvious "vicissitude" characteristic.
【作者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分类号】:B038;A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安迪;《战后时期美国四位长篇小说家》[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2 张世英;;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奠基人——格林的哲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3期
3 张焕庭;关于意识的几个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4 毛萍;人的自我意识与美感[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4期
5 张世英;精神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6 徐强;比较中的相似和等同——对《鲁迅与存在主义》的异议[J];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04期
7 刘奔;试论认识的二重反映[J];东岳论丛;1982年02期
8 冯凭;两个哲学问题[J];哲学动态;1982年08期
9 李高峰;简论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特点[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2年02期
10 李长河;也论自我意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窦有显;;浅谈心理素质锻炼与心身健康[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2 唐国强;;我演赵蒙生[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3 杨立军;郑振太;;焊接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实践与体会[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4 裴斐;;李白个性论[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5 章继光;;李白与佛教思想[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6 夏甄陶;;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张瑞君;;论李白的人格[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8 王维勋;;个体欲望分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探讨[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9 赵旭东;;助人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索宇杰;;残疾人心理发展前期家庭思想教育的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宏;高校呼唤性别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牛玉秋;人为什么怀念狼?[N];财经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孔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艾琳;素质教育从何抓 行为习惯方始时[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湖南医大附二院教授 苏林雁;孩子为何老跟家长过不去[N];大众卫生报;2000年
6 赵烨;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N];光明日报;2000年
7 王玉j;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0年
8 刘辉;“文化人”一词的流行及其历史内涵[N];光明日报;2000年
9 黄心平;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和行为特征[N];湖北科技报;2000年
10 郁厚;健康的爱情使人幸福[N];解放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慧娟;超越启蒙[D];吉林大学;2006年
6 高家方;从“理性的颠倒”到“实践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6年
7 肖谊;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龙斌;人的自我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10 王国富;现实的历史的有限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晓青;中等职校学生职业自我意识特点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小洁;制度冲突与服饰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慧丽;魏晋南北朝士人自我意识的再认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友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结构性缺失与社会责任感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月霞;回顾、展望中的生命探寻[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世新;论查尔斯追寻存在的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梅;大学生网络行动与自我意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万元元;关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叶荣国;青年人格发展与大学生的人格教育[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63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226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