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语篇的评价视角
发布时间:2017-05-19 12:06
本文关键词:学术语篇的评价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英语语言社团的不断扩大日益突显出英语学术语篇的重要性,,如今学术界每年出版的学术论文与刊物大部分都是使用英语为出版语言的;同时,随着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者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加,英语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这大大引起了语言学家对学术语篇的关注性。学术语篇包括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学术演讲,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及ESL和EFL学生习作等等。语言学家及语篇分析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学术语篇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学者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学术语篇的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而其他一些学者只是关注语篇的宏观方面,即其语类结构;而对语篇的人际功能的研究只是零零散散。 评价理论是由悉尼学派的Martin等人于上世纪90年代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人际功能所进行的横向和纵向的延伸。该理论着重突出了在词汇层面上对对话人附值语义(semantics of evaluation)和主体间立场(inter-subjective positioning)的研究,填补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这方面的空白。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出发点,由人际功能延伸到评价理论,回顾了评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详细介绍评价理论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分级,并探讨评价资源如何帮助语篇构建整体布局。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任意选取Proquest优秀博士论文库中的10篇文学博士论文与10篇生物博士论文的引言部分为素材,分析及对比两个学科的引言部分的人际功能特征。同时,本文将以Swales(1990)的学术论文CARS模型以及Bunton(2002)的博士论文CARS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两个学科的学术语篇引言部分的语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对比生物博士论文与文学博士论文各个语步中对人际评价资源的运用以及两个学科从整体上分配和组合评价资源的方式,探讨博士生如何利用评价资源去构建语篇的修辞策略(rhetorical strategy),如何搭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桥梁,如何与读者协商主体间一致性,试图勾画出博士论文语篇评价资源的组合和修辞策略的推进与语类结构之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探讨并说明评价理论在语篇分析以及在区分同一语类结构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从态度子系统和介入子系统两个角度对两个学科的论文的各个语步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文学博士论文与生物博士论文在运用评价资源上各显特色,虽然两个学科都采用鉴赏这一态度评价手段,但它们却运用了不同的鉴赏资源。另外,两个学科在布局谋篇中运用了不同的介入资源组合,从而使得两个学科在语篇的整体修辞策略的构建上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论证了两个学科的博士论文引言部分在各个阶段的评价资源的组合都各有特色,独具风格,充分体现了语篇中主体间立场的渐变性,也体现了两个学科为了迎合各自的语言社团与目标读者所采取的不同的修辞策略。
【关键词】:分级 介入 评价理论 态度 语类结构 语言社团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15
【目录】:
- Abstract4-6
- 中文摘要6-8
-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8-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5
- 1.1 Aims and Objectives11-12
- 1.2 Methodology in the Thesis12
- 1.3 Data in the Thesis12-13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24
- 2.1 The Conceptual Study of Evaluation15-18
- 2.2 Evaluative Research on Academic Discourse18-21
- 2.3 Evaluative Research on Other Discourses21
- 2.4 The Application of Appraisal Theory to Discourse Analysis21-24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24-37
- 3.1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with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Framework24-28
- 3.1.1 The Structure of Mood Elements24-25
- 3.1.2 Modality25-26
- 3.1.3 Interpersonal Metaphor26-27
- 3.1.4 Proper Extens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Framework27-28
- 3.2 The Appraisal Theory28-35
- 3.2.1 Attitude29-31
- 3.2.2 Engagement31-35
- 3.2.3 Graduation35
- 3.3 Evaluative Keys35-37
- Chapter 4 Apprais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Biology Ph.D. Theses Introduction Sections37-70
- 4.1 The General Context of Ph.D. Theses37-38
- 4.2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Biology Ph.D. The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ic Structure38-44
- 4.3 Apprais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Biology Ph.D. Theses44-70
- 4.3.1 A Pilot Test of Two Ph.D. Theses44-46
- 4.3.2 Attitude and Graduation Analysis46-57
- 4.3.3 Engagement Analysis57-67
- 4.3.4 Evaluative Key of Ph.D. thesis67-70
- Chapter 5 Conclusion70-74
- 5.1 Results and Findings of the Thesis70-72
- 5.2 Implications of the Thesis72
- 5.3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72-74
- References74-78
- Appendix 178-79
- Appendix 279-81
- Acknowledgements8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君兰;评价理论视角下对比研究中美新闻评论人际意义的实现[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学术语篇的评价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3786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