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英格兰近代科学的文化环境——基于默顿博士论文的解读
本文关键词:孕育英格兰近代科学的文化环境——基于默顿博士论文的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环境孕育的产物。影响十七世纪英格兰近代科学的文化环境是多方面的,其中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清教主义的宗教观念都起着重要作用。探讨社会文化环境对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优化科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英格兰 近代科学 文化环境
【基金】:2010年度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项目“新中国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和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创新”资助
【分类号】:K561
【正文快照】: 默顿作为美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他为何要以十七世纪的英格兰作为案例来研究近代科学的兴起,而不以美国本土,或者欧洲其他国家,那正是因为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所具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默顿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邬晓燕;科技与道德走向合理的张力[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周汝忠;科技期刊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J];编辑学报;1992年02期
6 吴小勇;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的一些思考[J];编辑学报;1998年03期
7 张福平;编辑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编辑学刊;1997年02期
8 张瑞生,王亨君,谭辉,费定舟;科技编辑共同体与科技编辑文化[J];编辑之友;1996年03期
9 王玉明;试论情报污染的控制[J];图书与情报;1993年01期
10 张亚男;我国科普传播失位现象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邬晓燕;;当代文化危机和科学精神的融入[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卢立峰;李兆友;;论科技创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5 高峡;;学术交流基础:学术三要素[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峡;;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来自历史的启示[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谈新敏;宋保林;;论技术创新人文化的价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李光;文剑英;;从科学与社会互动看科技政策的目的[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建平;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平;新闻出版文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徐莉莉;巴斯德的科学贡献、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D];广西大学;2001年
3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娜;论贝尔纳学派的科学学[D];湘潭大学;2001年
5 郭圣乾;信息化与城乡经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庄嘉;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政策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李建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文学锋;1922—1932年苏联计划科学推行受阻的文化根源及启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9 王彩霞;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读者来信版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毛果平;基于复杂性分析的虚拟企业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伯特·温克菲尔德;;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J];文史月刊;2008年09期
2 张尧娉;;一个承诺引发的战争[J];晚报文萃;2010年21期
3 张尧娉;;诺曼征服:一个承诺引起的战争[J];北方人(悦读);2011年05期
4 刘超;徐滨;王兴科;;12—15世纪英格兰从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的动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王云龙;;英国封建制度“诺曼起源说”的论争述析[J];古代文明;2008年02期
6 王向梅;;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农村妇女的经济活动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张日元;;圣徒崇拜在中世纪英格兰的兴起[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1期
8 翟宇;;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兴起[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9 洪庆明;1450—1650年英格兰人口运动探析[J];世界历史;2001年02期
10 郭爱民;中古英格兰的社会结构与中间阶级的崛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逵;;英语在美国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子雨;周年纪念著作潮并非全是应景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李斌;月光社与英国工业革命[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李斌;月光社与英国工业革命[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秦海波;英格兰民族意识的觉醒[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辛彦怀;欧洲中世纪大学对近代科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4年
6 侯涛 文晰;平息排华骚乱的美国“皇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齐济;诺曼底登陆:媒体“导演”的世纪骗局[N];中华新闻报;2005年
8 朱也旷;伽利略的眼光[N];南方周末;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平;近代早期英格兰苏格兰联合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宋晓梅;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社会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增洪;13-15世纪伦敦社会各阶层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陆启宏;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D];复旦大学;2006年
5 王晓焰;18-19世纪英国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峰苓;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日华;中古英格兰地方自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炜;印刷媒介与15、16世纪英国社会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10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风;中古英国丹麦区试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日元;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圣徒崇拜[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晓晨;英格兰农民身份分析(13—16世纪)[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银钢;试论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社会等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张兵;11-16世纪英格兰地租形态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英杰;羊毛与酒—13世纪英格兰南部贸易中的两翼格局[D];河南大学;2008年
7 陈金锋;试论英王爱德华一世在不列颠群岛的扩张[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鑫;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领军人物—阿尔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元振科;17-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婚姻的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江洁;巫术与早期的欧洲近代化[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孕育英格兰近代科学的文化环境——基于默顿博士论文的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40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