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博士论文 >

冯刚: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发布时间:2016-05-05 13:0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司局长笔谈  

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冯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确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规范网络行为。这些重要部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推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增强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充分发挥法律规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一方面,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形成本身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要通过科学的法治实践推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用有效的制度机制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需要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保障,以让工作持续推进,以让成效不断深化,进而在全社会特别是高校中营造一种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聚焦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搞好各项规章制度的配套衔接,使各项法律规定和制度在政策取向上彼此呼应、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我们将整体设计和推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到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之中。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统一起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积极探索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积极推动破解学校安全、学生权益保护等教育重点、难点问题,以法律制度建设为引领,利用各方面力量,建立以法治为基本原则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积极构建在法治框架内妥善解决学校纠纷,保障学生安全和权益的体制机制。

  坚持德育为先,推进法治教育,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青年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性工程,要把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合格公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融入日常教育各方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大力推进普法教育,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法治观念的养成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要健全法治教育考核制度,将法律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加强道德引领,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不断增强大学生厉行法治的道德底蕴,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日渐多元多样的个性化差异化成长需求,准确把握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积极探索和创造更多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的有效载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科学性,彰显实效性。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深入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好学雷锋和道德模范、各行各业先进模范校园巡讲等活动,发挥大学生年度人物等青年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3日第2版

  编者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推动依法治教,教育部机关党委与中国教育报联合举办“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司局长笔谈”专栏,敬请关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推进依法治考依法治招

  实现深化高考改革的目标任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当前,紧要的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依法治考、依法治招。>>>详细

  教育部人事司司长刘大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我们要按照教育部党组的系统安排,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提高干部人才队伍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详细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我们要做到“一个深入、两个推进、三个创新”。>>>详细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依法行政

  法治的根本是依法治权。要建设法治,必先规范和约束公权。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得法外设定权力。要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详细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学校体育法规亟须升级完善

  依法治国落实到学校体育工作,就是要依照法律来管理和规范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就目前来看,亟须在两个层面发力:在教育法律层面,学校体育专项立法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在行政法规层面,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当务之急。>>>详细

  教育部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贾德永: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 改进教育巡视工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党内监督,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为做好教育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详细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吴国生:坚持依法理财 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

  依法理财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财税体制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财务领域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财务管理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财务工作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依法理财,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详细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以法治精神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之年,,深刻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新时期教育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对于科学编制好教育“十三五”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发挥教师依法治教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依法治教的直接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是依法治教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详细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全面推动现代职教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职业教育加强制度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详细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为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高校社科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详细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以法治精神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义务教育作为法定基本国民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关乎国民素质提升,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详细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抓住核心环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教育联系千家万户,教育的治理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教育系统特别是教育法制工作机构,要紧紧把握机遇、明确责任,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扎实推进教育法治建设。>>>详细

  驻教育部纪检组副组长徐开濯:深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抓住严明党的纪律这个首要任务,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纪严明,依法治国就有了条件和引领;反之,纪律松弛,国法也会变成摆设。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把维护党章作为首要任务,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各项纪律。>>>详细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必须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充分发挥法治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引领、规范、推进和保障作用,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详细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高等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法治人才是高等法学教育的使命,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法学教育的紧迫任务,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则是提高法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详细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42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2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