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博士论文 >

海德格尔博士论文对其个体论的关键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24 05:02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博士论文对其个体论的关键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海德格尔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理论》,对于把握海德格尔思想,特别是海德格尔的个体论,具有不可忽视的关键意义。博士论文时期,海德格尔积极响应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对心理主义、相对主义和个体主义展开批驳。但是,随着海德格尔思想的深入展开,对个体主义的批驳,逐渐发展为教职论文时期提出的个体论,最终发展为讲师时期以来以"形式显示"方法为基础的个体论:普遍因素与个体因素、具体因素相结合的个体论,并非个体主义。这种有节制的、稳妥的个体论,与其博士论文对个体主义的批驳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个体主义 个体论 形式显示 普遍因素 具体因素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留学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201206260066)
【分类号】:B516.54
【正文快照】: 海德格尔的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理论》,完成于1913年,1914年首次出版,1976年编入单行本《初期论文集》,1978年增订为全集第一卷《初期论文集》。但是,这篇博士论文以及整部《初期论文集》并没有引起海德格尔学界的足够重视,这从其翻译情况就可见一斑:完整的英译本至今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周兴;;非推论的思想还能叫哲学吗?——海德格尔与后哲学的思想前景[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9期

2 孙周兴;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研究[J];现代哲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胡沫;张加明;;走在生存向存在途中的人的意义世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6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7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周兴;开启一种本源性的诗思关系——论早期尼采的悲剧文化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孙周兴;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路线[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戚萍萍;;中西方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陈玲丽;刘文;杨玺国;;民众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内隐观研究——以大学生为样本[J];心理研究;2013年04期

4 赵斌涛;个体主义的背景和意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谢勇;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辉煌与困境──对社会研究方法论中一个重要现象的观察与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李荣荣;;从“为自己而活”到“利他个体主义”——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理论中的一种道德可能[J];学海;2014年02期

7 陈玲丽;金盛华;刘文;孙丽;;国内学者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内容分析[J];心理研究;2013年01期

8 吴荣欣;李桂山;;美国个体主义的变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9 邓建军;;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中英价值观的差异在语言方面产生的影响[J];教师;2010年09期

10 何云峰;胡建;;马克思对“个体主义”的扬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锐生;;未来世纪的人将有什么价值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林;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科学重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每一个人都不再微不足道[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湖南大学法学院 赵迅;科学立法应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兵;乔恩·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及其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文亚妮;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个体主义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林欢欢;论自杀研究中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对立[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马鹏飞;《西游记》与《魔戒》中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D];东北大学;2013年

5 毕小飞;对中美大学生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态度变化的跨文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魏伟;西方个体主义的价值目标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D];安徽大学;2007年

7 林琳;集体/个体主义文化维度下人际关系模式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春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困境及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戚陈炯;集体意向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武云鹏;父母教养风格与儿童羞怯的关系: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博士论文对其个体论的关键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477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