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本文关键词:“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更多相关文章: 意义论 自我意识 形式 显现方式 伊壁鸠鲁 马克思博士论文 德谟克利特 青年黑格尔派 哲学视野 自然哲学
【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借助对于伊壁鸠鲁哲学的分析,展示出其独特的意义论哲学视野,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自我意识"概念中。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赋予"自我意识"概念以不同于黑格尔以及布鲁诺.鲍威尔的双重内涵,进而展示出其独特的意义论内蕴:由"绝对否定性"意义上的"形式"所规定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意识自身的显现方式,由"赋形"意义上的"形式"所规定的自我意识决定了作为定在和质料的存在的显现,而现象界或自然的显现方式则决定于作为现象界的"绝对形式"的时间所规定的感性的自我意识,最后,自我意识间的关系是自由的显现方式。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意义论 自我意识 形式 显现方式 伊壁鸠鲁 马克思博士论文 德谟克利特 青年黑格尔派 哲学视野 自然哲学
【基金】:2004年度教育部攻关课题“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基本理论”(项目批准号:04JZD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雅克.比岱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09C8X029)的资助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如同马克思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所评说的伊壁鸠鲁的命运一样,他的这部博士论文本身在完成之后也不断遭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人们要么从黑格尔的影响来理解它,要么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来理解它,要么从启蒙思想的影响来理解它。第一种观点的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由义;马克思著作中异化劳动的概念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黄克剑;;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看唯物史观的雏形[J];江汉论坛;1980年01期
3 王若水;;文艺与人的异化问题[J];上海文学;1980年09期
4 吴松;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J];思想战线;1981年06期
5 肖灼基;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上)[J];求索;1982年04期
6 P.凯恩 ,肖晓;马克思论思想[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1期
7 王卫国;史振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探析[J];教学与研究;1982年05期
8 李云龙;;青年学生自尊心的特点与教育[J];青年研究;1982年06期
9 华国学;;战后日本阳明学撮要——宋明理学研究新成就之二[J];日本学论坛;1982年02期
10 童天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发展[J];学习与探索;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华;韩莹;杜兆芳;;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疗效观察[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2 窦有显;;浅谈心理素质锻炼与心身健康[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唐国强;;我演赵蒙生[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杨立军;郑振太;;焊接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实践与体会[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5 裴斐;;李白个性论[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6 章继光;;李白与佛教思想[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7 符瑛;;审美愉悦中“忘我状态”在心理美容上的导引意义[A];第四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刘坤媛;;文学批评价值的失落与重构——评新时期文艺批评的滞后现象[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夏甄陶;;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陈丹宇;;浅析儿童口腔治疗时的心理反应[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高校呼唤性别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牛玉秋;人为什么怀念狼?[N];财经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孔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艾琳;素质教育从何抓 行为习惯方始时[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湖南医大附二院教授 苏林雁;孩子为何老跟家长过不去[N];大众卫生报;2000年
6 赵烨;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N];光明日报;2000年
7 王玉j;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及其意义[N];光明日报;2000年
8 刘辉;“文化人”一词的流行及其历史内涵[N];光明日报;2000年
9 黄心平;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和行为特征[N];湖北科技报;2000年
10 郁厚;健康的爱情使人幸福[N];解放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洪庆福;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D];苏州大学;2003年
4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林孝f,
本文编号:544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54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