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博士论文 >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不端研究的动态与展望——基于CNKI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6 07:30

  本文关键词: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不端研究的动态与展望——基于CNKI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不端 学位论文 统计分析


【摘要】:目前,学术不端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对2002年以来我国有关"学术不端"研究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的地域分布与专业分布及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回顾总结我国学术不端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同时提出推动我国学术不端研究的若干对策。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学术不端 学位论文 统计分析
【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安徽科技人员科研诚信建设研究”(06061932) 2011年安徽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安徽省科技人员科研诚信评价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频频曝出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等学术不端问题。尤其是2006年的“汉芯”事件更使得学术不端迅速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焦点话题。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群体,近年来围绕学术不端问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并集中体现在他们的学位论文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薇;学术腐败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月晨;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的博弈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培蕾;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余艳辉;大学学者学术越轨的反思与改进[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成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压力与科研诚信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斌;;村干部权力竞争解释模型之比较——兼述村干部权力的成就型竞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凯;伍磊;;清代土司制度“过程-事件”的动态考察——李世愉先生《清代土司制度论考》评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3 李卫东;尚子娟;;男孩偏好作为一种生育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2期

4 陈潭;罗晓俊;;中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报告(1998—2008)——以CSSCI检索论文与主要著作为研究对象[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5 崔国富;袁冬梅;;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李德瑞;;“乡村政治研究”何以成为可能——当政治学“遭遇”乡村问题及之后[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和清;;扶贫经营政治的形成及其社会政治后果——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的个案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袁丽苹;蒲云;;城管软硬兼用的执法过程分析——以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为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年04期

9 卫小将;姜利标;;一种“情境-行动分析”视角的生成:山西井村妇女的群体性抗争[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2期

10 马良灿;王一帆;;基层政权组织行为的制度逻辑——基于一项文献研究的考察与评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燕;孟嗣宗;;从成果量化评估看学术生态的良性发展[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敦辉;;“范跑跑”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锐;;传播研究方法探讨:从事件分析到案例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阳信生;;农村社区自治体制的建构: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与现实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林霞;豫南X地非登记教会与乡村社会秩序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杨友国;农民利益表达:寻求国家与乡村的有效衔接[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威;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卢福营;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姚俭建;财富与身份:华村准中产阶层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陶双宾;再置的生命:1946-1976,辽西北村落中的国家、社会与农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燕;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逻辑[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强;大学生学术失信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 杨艳;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研究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方亭;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袁泉;基层治理中的二重合法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秦平;冲突与控制:乡村邻里纠纷的社会学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7 林静;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合作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杨明刚;遗产何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盛兆林;高校腐败犯罪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10 孟蕾;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奇;;美国大学学术诚信问题的研究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唐任伍;论“信用缺失”对中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曾屹丹;学术道德问题的社会性诱因分析及其对策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兰刚;关于当前学术腐败现象的描述性研究[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余津津;现代西方声誉理论述评[J];当代财经;2003年11期

6 方舟子;美国反学术腐败的启示[J];当代法学;2002年01期

7 宋启林;论道德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8 王诺;读哈佛[J];读书;2000年12期

9 潘杰,孙文远;浅谈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及其治理[J];大众科技;2005年10期

10 李醒民;论科学的精神价值[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卫明;[N];法制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方言;[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深圳大学教授 郁龙余;[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云梦学刊》主编 余三定;[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莫言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常艳芳;大学精神的人文视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恩华;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盛华根;科学活动中越轨行为的界定和分类[D];厦门大学;2002年

2 陈艳;科学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熊欣;科技工作者学术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4 康利;21世纪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傅萍;论高校学术腐败及其治理[D];中南大学;2004年

6 王书润;论我国高校学术道德建设[D];河海大学;2006年

7 谢方毅;欧内斯特·L·博耶的学术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贾军;科研道德失范及其防御机制的确立[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黎歌;;试论从源头杜绝研究生中的学术不端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8期

2 李华;;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浅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05期

3 熊伟;;浅谈高校引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利弊[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5期

4 魏赤;;关于博士学位论文创新问题的探讨——基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汇总数据的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张瑞华;朱晗;张哲;;对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刘瑞;;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于晓舟;张俐;郭嘉;;应用TMLC检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成效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9 陈永娴;;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研究[J];晋图学刊;2006年06期

10 王红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红军;;浅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阎凤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区域分布、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王雪婷;石坚如;赵倩宁;刘宏志;;关于切实有效的发挥学生干部作用的调研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严建南;李清;;做好保密 促进利用——高校学位论文档案保密与利用关系的思考[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凌学岭;;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现状、结构分析和政策建议[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2007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8 ;2008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题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9 ;培养博士生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教育改革与管理”,院士论坛[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10 山本明久;本多卓也;顾基发;;中国与日本大学的定量评价与文化比较[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慕海燕 恭明;“学术不端”行为:高校要做零容忍[N];哈尔滨日报;2009年

2 记者 周襄楠;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绝不姑息[N];新清华;2009年

3 记者 赵婀娜;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杜晓;记者调查 学术不端持续蔓延几成潜规则[N];法制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玉兰;教育部要求严惩学术不端行为[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凤华;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肃处理[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谭嘉;高校对查处学术不端负直接责任[N];健康报;2009年

8 陈宝泉;遏制学术不端离不开大学自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冯建华;如何有效治理学术不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宝敏 通讯员 平扬;南开将论文不实署名列入学术不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2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波;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孔祥沛;基于江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我国高校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惩处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盛玉林;大学生就业市场信号传递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3 包奎;重庆市高校R&D资源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万聪;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白芸;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靖;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判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俊哲;研究生学术不端认定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8 何惠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卜麟;防治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李莹;我国高校学术不端问题防范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5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575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