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博士论文 >

论近十年来古代小说研究中文化学方法的运用——以2000-2012年小说论著和博士论文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8-22 10:04

  本文关键词:论近十年来古代小说研究中文化学方法的运用——以2000-2012年小说论著和博士论文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小说 文化学方法 价值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文化学方法得到广泛运用。本文阐述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文化学方法的界定、渊源及其发展,在文献统计、归纳的基础上,分析近十年来古代小说研究中文化学方法运用的整体状况,总结其特点,探寻古代小说研究中运用文化学方法的价值、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文化学方法 价值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编号:12YJA75100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GD12XZW11) 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度育苗工程项目(编号:2012WYM_002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1
【正文快照】: 一自从二十世纪初期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科划分渐趋细密,这给很多学科尤其是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带来契机。但是,久而久之,学科划分过细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那就是在学术研究上造成视角的单一,视野的窄狭,缺乏综合研究。为克服这种弊端,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海义;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骥;;明清戏曲中的“武科举”及其文学意蕴[J];北方论丛;2013年05期

2 张袁月;;从地域传统角度看《青楼梦》的文化价值[J];名作欣赏;2013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章友彩;《国色天香》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袁晓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科举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忠红;《歧路灯》的教育民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任青;明代乘兴对明代戏曲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苏喜娥;科举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季群英;《万历野获编》文学史料类纂考辨[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卓;《六十种曲》中的科举与婚恋情节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8 贾峰;“三言二拍”中的进士人物形象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9 黄盛勇;蒲松龄鲁迅小说比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陈宗荣;论《聊斋志异》人物塑造中的对照意识[J];蒲松龄研究;1999年03期

2 赵绛帔;虽非着意点染 自是生花妙笔——《聊斋志异》景物描写赏析[J];蒲松龄研究;1997年03期

3 牛鸿恩;晚明小品作家陈继儒论[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4 陈光;八股文与金圣叹的“作题”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5 赵轶峰;山人与晚明社会[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1期

6 金文京;晚明山人之活动及其来源[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01期

7 乔光辉;杨维帧与瞿佑家族交游考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陈美林;试论“思想家的小说”的作者吴敬梓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何新;;独运匠心的佳作——评王蒙《夜的眼》[J];读书;1980年10期

10 葛兆光;;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风貌——读傅璇琮著《唐代科举与文学》[J];读书;1987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久顺;天花藏主人才子佳人小说与科举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飞;;古代小说研究与原创性小说理论的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方月兴;;齐裕q教授古代小说史研究综论[J];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03期

3 刘勇强;;小说史叙述的文本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潘建国;;古代小说文献研究的新课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叶楚炎;;“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03期

6 程毅中;;中国古代小说的文献研究[J];文献;2004年02期

7 孙逊,潘建国;不断拓展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视野——孙逊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1年03期

8 潘建国;“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J];文学遗产;2003年01期

9 黄毅;;中国古代小说目录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冀运鲁;;怀珠韫玉、厚积薄发的文化探源力作——评《儒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论稿》[J];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域外传播的几个问题[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杜贵晨;;“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小说结构的若干模式[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中国水浒学会致“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的贺信[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林毓莎;;浅论余象斗《水浒志传评林》评点的价值[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5 张永红;;雍正《西湖志》的文学史料价值[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秦德祥;;吟诵传承的价值、疑难与设想[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周文业;;《水浒传》版本数字化及应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范道济;;金圣叹论小说功能——《水浒传》“金批”读札[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格非;马原;孙甘露;;20年后回首“先锋”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10 沈治钧;;《儒林外史》: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义;《胡氏粹编》与中国古代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汤克勤 嘉应学院文学院;中韩学术交流的丰硕果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胡胜;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文化把握[N];光明日报;2004年

4 肖华;拓宽古代小说研究视野[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孙逊 葛永海;“双城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意象谱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刘孝严;古代小说研究的趋势和特点[N];光明日报;2002年

7 萧华;古代小说研究要遵循学术规范[N];法制日报;2000年

8 陈力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视角[N];光明日报;2003年

9 刘勇强;一部南开学者的小说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苗怀明 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术有门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然;乾隆三大家诗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玉洪;中国文言小说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翔;王梵志诗合成词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邓百意;中国古代小说节奏论[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永禄;现代小说类型批评实践检视与类型学建构[D];上海大学;2009年

8 车海锋;朝鲜民族与满—通古斯诸民族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母题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9 代智敏;明清小说选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晓鹃;《古文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羽;《国秀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符欲静;南北朝连珠体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吴海燕;论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苏雷;花蕊夫人宫词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5 李新华;现代诗歌教学的价值存在与改革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玉;文章学视野下的周同宾散文[D];河南大学;2009年

7 曹薇;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D];吉林大学;2008年

8 吕华亮;《吴越春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赫灵华;鲁迅序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10 孙艳;《西游记》现代演绎繁盛的原因浅探[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8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718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