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博士论文 >

举例教育职能_唐山师范学院教务系统_论教育的职能

发布时间:2016-08-17 14:17

  本文关键词:教育职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学校职能分为教育职能和非教育职能。教育职能的两个方面个性发展职能和个体社会化职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往,人们要么过分强调学校的社会化职能,要么过分强调学校的个性化职能,把二者对立起来,都失之偏颇。教育的两个职能应该是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加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学校教育职能,个性发展,个体社会化对学校教育职能的再认识杨芳摘要学校职能分为教育职能和非教育职能。教育职能的两个方面个性发展职能和个体社会化职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往,人们要么过分强调学校的社会化职能,要么过分强调学校的个性化职能,把二者对立起来,都失之偏颇。教育的两个职能应该是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加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关键词学校教育职能个性发展个体社会化在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职能问题的探讨已进行了多年。对学校具有教育职能问题,理论界已形成共识,并认识到教育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个体社会化和个性自我发展。不过,对于二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常常是对立的,对其矛盾统一性认识不够。

  本文拟从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育职能的演变历史两个方面,谈谈对教育职能的辩证统一性的再认识,以就教于同行。

  一、教育本质属性与教育职能在社会分工中,学校是专门承担教育人、培养人的任务的场所,其教育职能是不容置疑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学校职能日益分化,又出现了非教育职能,而且其作用还在增强。同时,人们对教育职能的认识也日臻完善。教育职能是指学校作为一种专门机构的社会作用,它同教育本质是密切相关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我国教育理论界尚无统一看法。代表性的看法有两种,其一认为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引导受教育者把外在的社会经验转变为主观的个人经验,促使其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即教育的“促使个体社会化”本质①,由此强调教育职能是“个体社会化”。另一种看法认为“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生活能力的工具”即强调教育的工具性本质,②它偏执于教育的个性发展职能。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依然在进行,但人们愈来愈发现偏执一端并不能解决问题,大有融为一体的趋势。其实关于教育职能的争论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着,对教育职能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二、教育职能的演化纵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教育职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是其大趋势。前学校阶段教育的职能相当简单。在我国古代,“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修道之谓教”(《中庸》),“以善先人之谓教”(《荀子·修身》)等论述,大抵以“教化”为其职能。在西方中世纪的学校,长期传播宗教的道德思想,其实这是教育的社会化职能的极端表现。到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学校职能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学校教育职能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但都没有脱离极端社会化的窠臼。在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夸美纽斯、卢梭等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尊重天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它的进步之处在于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禁锢,反对封建主义强加给受教育者的不合理要求,但失之偏颇的是忽视个体的社会化。到18—19世纪的时候,个人本位论发展到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立常例如康德主张应以“个人意志的自律自由”为教育的最后目标。③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甚至提出以“儿童为中心”来设计课程教材,组织教学活动。④这些都是教育的极端个性化职能的表现。这种理论也曾一度影响到我国,具体表现在提倡崇尚自我、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设计,给我国教育也带来了一些影响。目前,教育职能更加丰富,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的个性化职能与社会化职能不可偏废。而且,学校的职能进一步分化,学校职能中的教育职能除分解为人性发展职能与个体社会化职能外,个体社会化职能又依照社会有机体的基本成份分为若干种,主要有经济职能、选择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等等。⑤三、个性化职能与社会化职能的辩证关系我们应如何认识教育的这些职能呢?有人认为学校教育以人为对象,教育从来都以培养人的社会生活能力、提高人的个性心理水平为目的,其固有职能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问题是又有人认为,学校之所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似乎不在于它的让个体发展的职能,而是其让个体社会化的职能。这就使得学校向着作为驯化工具的方面倾斜,忽视了学校教育的对象即人的个性发展。其实,恩格斯早就提出过人类社会存在“两种生产”的思想,即“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应该承认,关于“物的生产”我们研究的比较充分,而对于“人的生产”则研究得很不够。恩格斯这里所指的“人的生产”不单是一个生物过程,还包含着,甚至更主要是指社会过程。如果说,作为自然个体人的诞生是生物学意义上“种的繁衍”的话,那么,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诞生则是社会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校教育是直接担负着促进个体的发展,并完成自然人的社会化这一使命。

  早在本世纪初,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就认为:学校是最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环境,学校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是使下一代充分社会化,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我们认为,对学校教育职能的认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校教育的两个职能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个性发展是基础,个体社会化是较高层次的职能。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人类生命史来看,即从纵向看,在动物充斥的漫长的史前期,生物进化向着“人”的目标不懈努力。“在人用手把第一块石头做成刀子”之后,人类的生命随即开始,同时,“人的生产”的历程也发韧于此。原始人不仅繁养后代,而且还向后代传授物质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伴随人类生命的发展进程,前辈将积累起来的、日益增多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后代,同时也把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改进的遗传素质传递给后代,使后代浓缩地经历人类生命的发展进程,从而能够站在人类进步的前沿继续推动人类的发展。若没有教育这一专门活动把历史上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类这种再现历史的生产过程就不能继续下来。

  第二,从个体生命史来看,即横向看:婴儿呱呱坠地,只是一个生命实体,仅仅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还缺乏现实的人所具备的制造和使用社会生产工具、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那些心理品质。通过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才能形成个体的人格、品德和智力结构,使个体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特别是随着教育的普及,今天几乎所有的公民都从学校的大门步入社会,如果不接受学校教育,将很难适应社会生活。不仅如此,“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教育在全世界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⑥第三,从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属性看: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标志有很多,如创造工具、语言交际、思维过程等。其中,作为生命存在实体所体现出来的个体的能动性或预见自己活动过程的目的性这一特征,则是人区别于动物最根本标志。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它不仅要完成人的社会化进程,更要促使个体个性化,即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品格,而且这是基矗教育在使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若没有完成人的“个性化”,“人的生产”的质量实际上是难以提高的,事实上,个体作为社会载体并非要同一模式,而是要以每个人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性来为社会服务,去创造社会文明,从而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因此,学校在促进个体发展,完善个体个性的过程中,便构成了“人的生产”这一职能的最基本的方面。显然,学校教育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人类生命进化史浓缩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引导受教育者把外在的社会经验转变为主观的个人经验,促使其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的进程。因为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即人的发展只有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去促使人的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如果过分强调教育的个体社会化职能,忽视人的个性发展特别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发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政治动物”或“经济动物”或其它形式的片面发展的人。这就是说,教育的两个职能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个性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较高层次。

  四、教育职能新观念的意义今天,我们在教育理论中确立人的地位,特别是确立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在促进人类个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的新观念,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从教育理论上看,这一新的观念将有助于人们认识“教育过程就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⑦,这样就不致于出现“学校繁荣,教育衰败”⑧的现象。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是教育,教育是要提高人的价值,这种价值包括人的品格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就要提高人的智力水平、认识能力和思想境界,提高人的主动创造精神,促进人的发展,使社会要求和个体发展统一起来。从教育的实践上看,一旦人们建立这一新型的学校职能观念,人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心理趋向也会随之改变。教师认识到这一观念,就会从“我教你学”的传统师生关系中解放出来,积极启发和鼓励学生去大胆地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紧密配合,积极探讨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明确了这一观念,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思考“怎样学”。由此可以看出确立学校职能是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其社会化进程这一观念的重要性。一旦学校“忘记了”它的对象——学生,它的对象也就“忘记了”学校。从而出现“无目的升学者”和“非本意就学者”。学力水平自然也就无法提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对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职能,应分两个层次来表达:第一个是基础层次,即学校教育的促进个性发展的职能,“树立‘学校的人本化’目标,今后的教育应当注意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⑨第二个是提高层次即学校教育的社会化职能。

  注释:

  ①凌娟:《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②靳乃铮:《教育的本质与归属》,《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③④吴俊升:《教育哲学史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39、141页。

  ⑤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8—39页。

  ⑦刁培萼、丁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9页。

  ⑧⑨(日本)《现代教育学基捶,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231页。

  


  本文关键词:教育职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6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kx/96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a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