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开题报告: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1 07:27
博士开题报告: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的社会已经进入瞬息万变的时代,无论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发展,都进入到深入改革的阶段。随着全球对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逐渐重视,创新资源也随之变得更为紧缺,该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关注。在创新资源紧张的前提下,市场的竞争也随之加剧,同时,客户的需求也处于持续的变化中,这就需要大大缩短产品的商业化周期。虽然这种外部环境促进企业逐渐重视其产品的开发时间与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研发风险,但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科技创新资源有限,且分散程度较高,从而使得企业在开发新成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为其自身开发产品能力的限制、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因素而出现各种发展制约,增加企业发展与经营的代价,使得企业面临较多的市场风险,进而循环影响企业的各种研发活动。由此可见,整合和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发展,乃至于整个国家发展刻不容缓的事情。创造科技条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点。并且在优化和整合科技条件方面,已经有很多国家先行一步。对这些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科技平台这一途径已经成为解决国家或地区科技条件优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平台不仅仅能够将较多的科技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与方法进行聚集,还可以让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科技资源相互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创造出单个或某几个科技资源所无法具备的资源,从内部使得研发实现溢出效应,并逐渐以此为基础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科技平台的模式还可以利用提供科技资源成员之间的互补性,避免研究的重复性,加快新技术扩散的速度与广度,从而实现技术的共享。除此之外,科技平台还可以使得具有共同竞争对手的成员实现技术的共享和资金的合作,从而增加其研发技术的实力,有效对付其竞争对手。总之,科技平台不仅带来科技资源的整合,更带来科技资源共享模式的变革。
“平台”的概念最早是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及计算机方面,伴随着应用的扩大,其已被用于多个领域,受到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1999年 “创新平台”被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这标志着 “平台”的概念被引入到科技政策领域。在其提出后, “创新平台”逐渐被很多国家使用,很多科技政策也随之出台。当前,虽然世界各国对于“创新平台”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在实际操作中也各有不通过,但是都承认“创新平台”对于提升国家或者区域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在积极的推进“创新平台”的建设。
在国外平台建设方面,欧盟的技术平台建设可以说最具有特色。欧盟的平台在建设时,一直贯穿其中的宗旨就是技术平台要作为科研和产业界的之间联系的链条,从而帮助解决产业所面临的技术含量低的问题,帮助解决高技术产业部门专业技能缺乏的问题,以促进欧盟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欧盟技术平台,往往是由大企业牵头,政府等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其中,采取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策略,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欧盟委员会仅仅是扮演者推动指导的角色。欧盟技术平台,具有针对性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其所针对的领域往往是能够对于欧盟产生巨大的经济或者社会影响的领域,可以说是一种公私合作研发的新的模式。英国的创新平台,是通过技术战略委员会的指导,对于研究机构、资金以及企业等各种资源进行集中,,来解决英国所面临的社会与竞技挑战,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推进者的角色。荷兰的创新平台,整体表现为一个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并且这个科技政策咨询机构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在于帮助荷兰政府在科技政策、科技项目等方面提供策略建议咨询。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荷兰又进一步推进了区域创新平台以及产业创新平台,用于创新项目推动区域以及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属于创新平台的进一步细分,局域更强的功能定位。美国在技术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用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于保证信息的畅通,保证信息获得共享。此外,在德国,最为重要的科技平台——马普学会,印度的产品自主创新平台等都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不同模式。虽然平台模式的不同,但是这些平台在很大程度上都对于创新资源进行了集中,为创新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低是一个重大问题,有些单位在科研设备购置、高端技术人员引进、大型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科技资源浪费。而与之相反的,有些中小企业因为无力购置科研设备,技术人员缺乏,即使在面对市场上极具前景的项目时,也只能可遇不可得。以MODIS卫星接收系统的购置与使用为例,在美国,该系统总数为16套,英国只有1套,法国、德国等都只有1套,这些国家通过共享的方式来满足整个国家各个机构与单位在该设备上的需求。而我国则有17套MODIS卫星接收系统,其中8套集中在北京,不仅如此,我国各个机构和部门还计划购买80套MODIS卫星接收系统。然而,我国对于该系统的利用率却极低,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这种现象在我国不仅仅表现在MODIS卫星接收系统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也处于极低的利用率中,有些甚至还不到25%。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上百万的科学仪器,而这些仪器一年被使用的时间只有几次,有些甚至几年才使用一次。我国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耗费巨资建立了五六千个科学数据库,虽然这些数据库的规模大小不一,质量与类别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些数据库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科学数据仍处于资料中,并未进行整理与建库,有些甚至因为人事变动等原因,已经无法进行有效完整的整理。对于科学数据库并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让其不能够实现有效的共享,从而让资源被浪费。
为了提高我们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的整合与优化,我国于2002年开始实施“平台战略”。 在针对我国资源存在的相对分散,并且不同地区分布不均,且对于资源利用率较低,重复建设等问题,科技部提出了“科技大平台”的想法。同国外相关的平台建设相比,我国的平台具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定位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强调科技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在2005年,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颁布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标志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正式启动,随后,在2006年,国家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成立,主要负责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相关建设提供支持。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众多对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如2009年国务院的《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推动了我国科技基础平台的建设,当前,我国已经有23个基础条件平台通过了国家的认证,并且有2个重点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地方平台建设方面,北京、广东、上海等地也取得了突出成绩。总的来说,我国的平台建设是自上而下的,是由政府主导的,主要是把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进行集中,并且主要是事业单位在执行运行的工作。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我国科技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很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只有60%左右,但与原来的20%—30%的利用率相比,已经具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一五”以来,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以《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基基础,在科技文献等六个方向,对于同领域同类型的科技资源进行了集中优化,推动了地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同时以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对于各种创新资源进行集中优化,在科研教育生产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搭建并且推动了订房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搭建了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网络化体系。在各地的积极努力的推动下,这种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得到不断的加强,已经成为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浙江、上海、广东、安徽等省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开展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关键内容。如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提出“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推动升级”的总体思路。在很多地方采取财政、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的方式,,加强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指导,共同推进该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手段,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抓手和促进区域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大多数省市已建设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例如,在上海,认定了数十家面向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广东建设了20个行业共性创新平台和数百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浙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截止到2008年底前建设的33个平台,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200余项,获得资助经费约12.5亿元;与企业进行合作,或者帮助企业攻克技术方面的问题超过4200项,所涉及的横向经费达到了6.47医院;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474项,获授权专利773项;服务范围覆盖22600多家企业;提供各种检测,超过105万次,获得相关收入约6.7亿元;举办技术咨询2245场次,接受咨询约15.94万人次,为企业培训职业技能人员11.62万人次;通过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服务,推进企业实现产值增长194亿元,利税增加25亿元。
1.2研究意义
在上世纪后期,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科技基础条件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提高整过国家的科技实力进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大了在这两方面的投入,在这种背景下,促进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产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由服务政府所提供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为科技类公共服务活动以及行为提供合适的载体,从而方便具体的公共服务能够依靠该载体,产生并获得成长以及发展。在2003年12月的,由联合国教科文(UNESCO)组织主办的“科学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大会上,一致认为“各国政府应该在增强科技能力建设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其中有形资源建设和科学信息共享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达国家更是通过其实践证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在促进国家的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加强科技工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就具有格外重要。
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与建设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我国科技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思路。通过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将各种科技资源进行有效的聚集,使得各种科技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因此,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提供高效率的一站式科技服务。
(2)为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方向。要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势必需要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使用满意度、运行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平台的影响发挥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来为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策略与方向。
(3)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本文在开展针对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时,对于该平台的功能定位以及组织模式进行分析,不但可以为我国科技公平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启发思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该平台的发展,从而在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成长发展环境的改善,达到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4)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化运营为我国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化运营,意味着平台的各项科学数据、行业数据以及服务数据将会实现云备份,通过实时监测大型仪器的服务时间、零散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后台模型分析、创新指数发布、分权限的网站管理等现代化网络运营手段,为科学研究、行业研究以及平台本身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为以后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甚至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
1.3研究问题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的问题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指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有效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条件资源服务、技术研发服务、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产业技术人才培训与交流服务等。
本研究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一系列相关问题开展探讨和分析: 1、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运行现状2、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化发展现状3、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用户需求及满意度分析4、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我国的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1.3.2技术路线
三 论文研究方案
四 其他说明
[1] Aldrich HE, Sasaki T. R&D consort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J]. Research Policy 1995, 24(2):301-316.
[2] Amit R, Schoemaker PJ.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1):33-46.[3] Asheim BT, Isaksen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sticky’and global ‘ubiquitous’ knowledge [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 27(1):77-86.
[4]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99-120.
[5] Benfratello L, Sembenelli A.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firm level performance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4):493-507.
[6] Carayannis EG, Alexander J: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ssues of pre-competitive R&D consortia: insight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SEMATECH [M].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01 PICMET'01 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01: IEEE; 2001: 715-725.
[7] Consoli D, Patrucco PP.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the governance of knowledge: 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K [J]. Econ Innov New Techn 2008, 17(7-8):699-716.
[8] Corey ER. Technology fountainheads: the management challenge of R&D consortia: 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7.
[9] Daniel HZ, Hempel DJ, Srinivasan N. A model of value assessment in collaborative R&D programs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2, 31(8):653-664.
[10] Das TK, Teng B-S. Resour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strategic alliance making proces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 24(1):21-42.
[11] Dodgson M, Mathews J, Kastelle T, Hu M-C. The evolving nature of Taiwan'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case of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s [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3):430-445.
[12] Freeman C.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 [J]. 1987.
[13] G NBK. Building an innovation platform [J]. European Bussiness Forum 2007(8):11-12.
[14] Grant RM.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S2):109-122.
[15] Grant RM.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Strategy: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02, 135.
[16] Grindley P, Mowery DC, Silverman B. SEMATECH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Lessons in the design of high‐technology consortia [J].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994, 13(4):723-758.
[17] Kotter JP. John P. Kotter on what leaders really do: 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9.
[18] Liu X, White S. Comparing innovation systems: a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s transitional context [J]. Research policy 2001, 30(7):1091-1114.
[19] Lundvall B-Å.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M], vol. 2: Anthem Press; 2010.
[20] Malerba F. 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2):247-264.
[21] Mathews JA. The origins and dynamics of Taiwan’s R&D consortia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4):633-651.
[22] Miotti L, Sachwald F. Co-operative R&D: why and with whom?: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analysis [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8):1481-1499.
[23] Nagarajan A, Mitchell W. Evolutionary diffus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thods used to acquire encompassing, complementary, and incremental techn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thotripsy industry [J]. 1998.
[24] Paulson SK. Research Notes: Organizational Size,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Replication of Study of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Among Small Retail Firm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0, 23(2):341-347.
[25] Sakakibara K. R&D cooperation among competitors: A case study of the VLSI semiconductor research project in Japan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3, 10(4):393-407.
[26] Sakakibara M. Evaluating government-sponsored R&D consortia in Japan: who benefits and how? [J]. Research Policy 1997, 26(4):447-473.
[27] Sakakibara M, Cho D-S. Cooperative R&D in Japan and Korea: a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policy [J]. Research Policy 2002, 31(5):673-692.
[28] Sloane EB, Liberatore MJ, Nydick RL, Luo W, Chung Q.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s a clinical engineering tool to facilitate an iterative, multidisciplinary, microeconomic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J].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03, 30(10):1447-1465.
[29] Smith KG, Carroll SJ, Ashford SJ. Intra-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Toward a research agenda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1):7-23.
[30] Winter SG. The satisficing principle in capability learning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11):981-996.
[31] Yang X, Taylor M, Stoltenberg C.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and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on R&D strategic alliance performance: a unified approach [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999, 10(1):105-121.
[32] 人则. 夯实基础设施平台 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调查 [J]. 华东科技 2005(12):18-20.
[33] 方皓. 试论网络营销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D]. 硕士.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4] 王立英. 山东省科技中介服务能力研究 [D]. 山东大学; 2008.
[35] 王玫.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D]. 硕士. 安徽大学; 2012.
[36] 王英俊, 丁堃. “官产学研” 型虚拟研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管理对策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25(4):40-43.
[37] 王卿鹏, 王华昌, 李建军. 基于SaaS和SOA的模具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研究 [J]. 模具工业 2012(02):20-24.
[38] 王桂凤, 卢凡. 我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进展及其思考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3(11):9-13.
[39] 王雪原, 王宏起, 刘丽萍. 产学研联盟模式及选择策略研究 [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11):64-67.
[40] 王嘉鋆.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满意度评价研究 [D]. 硕士. 青岛科技大学; 2009.
[41] 王霄, 赵敏, 孙欣沛.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J]. 江苏科技信息 2013(14):1-2.
[42] 王冀宁, 陈庭强. 如何打造南京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 [J]. 江苏科技信息 2011(01):4-7.
[43] 王军.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J]. 全国贯彻落实 2004, 2010.
[44] 付鲜凤, 梅强. 基于DEA的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效率分析 [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22):66-69+75.
[45] 田慧敏. 德化县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路径探讨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1):249-250.
[46] 朱桂龙, 彭有福.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 [J]. 软科学 2003, 17(4):49-52.
[47] 朱震震. 建筑工程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D]. 硕士. 南京理工大学; 2008.
[48] 李小妹. 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 [D].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49] 李文君. 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与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运作机制研究 [D]. 硕士. 武汉工业学院; 2011.
[50] 李禾. 云南省传统手工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81-84.
[51] 李立, 王嘉鋆.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二维机制的矛盾及其功能协调 [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5):142-143.
[52] 李立, 矫学荣, 王志虎. 青岛楼山精细化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07(9):91-95.
[53] 李利. 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虚拟耦合平台研究 [D]. 博士. 山东大学; 2012.
[54] 李利, 陈修义.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东岳论丛 2010(10):107-111.
[55] 李明. 基于共性技术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78-81.
[56] 李逸平. 关于本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2004年6月22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J].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04(04):17-23.
[57] 李磊, 党寒东. 陕西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想与设计 [J]. 图书馆论丛 2007(2):42-44.
[58] 李晓, 王瑾. 论建立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J]. 现代情报 2004, 24(1):2-4.
[59] 李晓波, 祝孔强, 贾光宇, 徐枫, 李集明. 科学数据共享技术平台构想 [J]. 中国基础科学 2003, 1(1):50-50.
[60] 杜厚维, 郑金娥. 基于组织特性的合作研发组织模式的选择 [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 23(4):78-82.
[61] 汪世碧. 基于生物医药孵化器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D]. 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2] 周燕. 基于呼叫平台技术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D]. 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63] 周晓明. 江苏:五项举措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J]. 今日科技 2010(06):10-12.
[64] 周静珍, 万玉刚, 高静.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3):70-72.
[65] 屈昊. 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J]. 安徽科技 2009(08):7-8.
[66] 屈昊. 如何增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与企业用户间的交互 [J]. 安徽科技 2012(11):34-35.
[67] 林盛杰, 张家皋. 谈 “产学研合作” 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 [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0, 22(5):28-31.
[68] 祁琼, 陆小成. 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北京能源环保领域为例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6):7-11.
[69] 姜萤. 科技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对区域性传统白酒产业发展的作用 [J]. 酿酒科技 2011(1):105-108.
[70] 洪进, 汤书昆, 刘仲林. 虚拟 R&D 组织的基本模式研究 [J]. 科研管理 2004, 25(1):43-48.
[71] 胡勇. 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与协同创新 [J]. 中国科技产业 2012(02):46-52.
[72] 范嘉铭. 体现社会主义观的科技公共服务机制研究 [D]. 硕士. 南昌航空大学; 2012.
[73] 苗前军.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有效驱动 [J]. 地理信息世界 2010(01):6-11.
[74] 徐冠华.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 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 [J]. 辽宁科技参考 2003(5):24-26.
[75] 桂萍. 国内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综述 [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7):103-104.
[76] 袁海波, 孟连生.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 [J]. 情报学报 2002, 21(1):57-62.
[77] 曹徐升. 基于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研究 [D]. 硕士.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8] 郭伟, 张谦. 陕西省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政策探讨 [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24-27.
[79] 程作君. 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支撑企业技术创新 [J]. 科技创业月刊 2006(09):19-21.
[80] 慕朝师. 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的必要性——以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综合性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为例 [J]. 学术论坛 2008(08):141-146.
[81] 严敏慧. 舟山市船舶工业设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D]. 硕士. 浙江海洋学院; 2014.
[82] 严隽琪: 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完善创新支持体系. In.: 北京: 国家科技部; 2004.
[83] 冯昊. 科研团队绩效理论与模型建构 [D]. 山西大学; 2007.
[84] 刘波, 杨艳红, 袁欲彬. 江苏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和框架设计 [J]. 江苏科技信息 2007(11):37-39.
[85] 刘春香. 宁波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战略研究 [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2(11):27-31.
[86] 刘蕾.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广策略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09):188-190.
[87] 刘彦丽, 梁南燕. 服务绩效评估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5).
[88] 刘晓峰, 周航. 区域科技服务集成系统运营模式创新研究——以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为例 [J]. 对外经贸 2013(08):93-95.
[89] 刘继云, 孙绍荣.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合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 [J]. 科技创业月刊 2004(12).
[90] 卢阳旭, 樊立宏. 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的机遇、经验和问题——基于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调研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07):26-30.
[91] 叶飞, 徐学军. 动态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J]. 中国软科学 2000(9):117-119.
[92] 吕霞. 科技平台建设助推乌海市产业高端化率先发展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6):26-27.
[93] 吴永忠. 科技创新趋势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20(9):73-76.
[94] 吴数园. 福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改进研究 [D]. 硕士. 厦门大学; 2014.
[95] 孙冬林, 鲁兴启.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宁波服装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24):74-77.
[96] 孙华. 面向科技公共服务领域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J].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2(03):28-31+36.
[97] 应佩佩. 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主体的选择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9):153-155.
[98] 张丙库. 中央级科研院所综合评价系统 [D]. 北京工业大学; 2001.
[99] 张永锋.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D]. 硕士. 江苏大学; 2008.
[100] 张先恩.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J]. 科学中国人 2005(9):11-13.
[101] 张明. 关于构建孵化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思考 [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2(23):12-13+28.
[102] 张耘, 陆小成. 北京市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J]. 城市观察 2010(05):79-89.
[103] 张景兰, 周俊娥.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研究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2, 19(5):100-102.
[104] 杨艳红, 张伟, 陆建玲.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及集成管理系统建设 [J]. 江苏科技信息 2008(02):39-41.
[105] 杨艳红, 陆红娟, 陈林, 袁欲彬. 江苏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思考 [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4):58-61.
[106] 苏泽春, 张红梅, 刘光华. 构建云南省香料烟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思路及应用前景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09):29-31.
[107] 蒋坡. 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J]. 科技与法律 2006(03):7-10.
[108] 蒋晗晖, 陈湛匀. 从 “创新” 到 “三重螺旋”: 一个产学研理论发展的脉络 [J]. 商场现代化 2006(11Z):396-396.
[109] 谢芸. 浅谈公共服务平台的双向获益性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35):215-216.
[110] 赵子云, 左明章, 邓果.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12):103-106.
[111] 赵继新, 楚江江.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1-7+18.
[112] 邓坤烘. 科技创业公共平台建设及运行机理探究 [J]. 科技创业月刊 2010(02):39-42.
[113] 邓艺, 马继涛, 吴海虹, 刘薇, 张汝斌. 论创新驱动中科技公共服务网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以云南科学仪器协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J]. 中国软科学 2011(S1):84-90.
[114] 郑国忠, 贾雅琴. 政府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扶持中的风控机制 [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19-24.
[115] 郑国忠, 贾雅琴.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政府扶持资金效率分析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06):166-168.
[116] 钱平凡.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研究 [J]. 经济纵横 2004(3):20-24.
[117] 陆小成. 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J]. 城市观察 2011(04):126-133.
[118] 陆小成. 中国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1-5+8.
[119] 陆小成. 我国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问题与对策 [J]. 管理学刊 2012(01):98-101.
[120] 陆红娟, 陈林, 杨艳红.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 [J]. 江苏科技信息 2012(01):19-20.
[121] 陈云菲. 我国基本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D]. 硕士. 浙江财经学院; 2010.
[122] 陈延艺. 加快晋江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J]. 福建轻纺 2010(05):49-51.
[123] 陈建安, 王建彤, 徐刚. 专业镇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以中山市为例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22):51-58.
[124] 陈振明, 樊晓娇. 科技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行政论坛 2014(05):48-55.
[125] 陈晓芳. 广东省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D]. 硕士.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126] 陈静. 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D]. 博士.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127] 顾寄南, 张永锋, 李医民. SOA在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制造业自动化 2008(11):44-45+55.
[128] 马靖忠. 借鉴国际经验实现我国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J]. 特区经济 2011(08):207-209.
[129] 马涛, 姜丽芬, 陈家宽. 新形势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转型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23):24-27.
[130] 黄文涛.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途径研究 [D]. 硕士. 南昌大学; 2013.
[131] 黄虹. 构建江西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J]. 科技广场 2010(07):227-229.
本文编号:119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1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