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3D 打印课程的学习适应性研究
第 1 章 绪论
3D 打印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新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有与传统课程不一样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课程和教学过程的适切与否是开发者和使用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学习适应性产生于学习过程,影响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从学生角度衡量课程设计及实践情况的一大重要指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本课程的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基于 STEM 教育理念设计的 3D 打印课程,摒弃传统由教师一遍遍重复讲解、学生一言不发的单纯听讲的教学模式。是融入学生合作、小组交流、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已经适应传统讲授式学习的学习者提出不同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课程课程开发和、实施和推广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学生对课程学习适应的现状如何?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哪些不适应?2. 有哪些制约课程实施的因素?3. 依据调查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何改善学生适应性不良的情况?
......
第 2 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综合各家定义,不难总结出学习适应性中的三个要素:学生、学习环境和改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个体也同样是学习适应的主体部分,学习适应性被视为学生的一种能力特征;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它包括物理空间环境,学习资源,媒体技术以及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改变是适应的中心环节,是变化和调整,往往改变让学生个体与学习环境之间产生不平衡,同样通过改变让学生与外部环境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徐浙宁等,2000)。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对于学习适应性强弱优劣的衡量存在着一定的模糊和片面之处,大部分学者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衡量指标,而又将学习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检验,从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众多,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对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多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而随着研究类型的多样化,已经被研究者们划分为以下五类。1.调查报告:这类研究利用学习适应性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对研究对象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总结学生在学习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如实反映研究对象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属于基本的事实性报告.例如聂衍刚、郑雪、张卫的《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就属于此类研究(聂衍刚等,2004)。2.比较研究:属于调查报告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又分为相关研究和差异性研究两类。相关研究是指研究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性,或侧重研究学生的总体学习适应性与某一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类研究经常需要在学习适应性测试外,针对研究主题对研究对象实施其他心理测试,如:心理健康测试、亲子关系测试、学习风格测试等等。例如张利的《高职生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对策》即为比较研究中的差异性研究(张利,2008)。第 3 章 小学 3D 打印课程框架与实施情况....15
3.1 课程框架及目标 .........................153.2 课堂的教学与组织方式 ..................16
3.3 课程的实施状况 ..............17
第 4 章 小学 3D 打印课程的学习适应性调查........29
4.1 问卷编制设计 ..............29
4.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36
4.4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44
4.5 本章小结 ........45
第 5 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46
5.1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46
5.2 学生对 3D 打印课程的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48
第 5 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根据发放回收的 97 份有效问卷问卷,对这 97 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如表 5-1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了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家庭、不同信息素养、接触计算机程度不同的学生,基本符合分层随机抽样的要求,保证了分析结论的可靠性。性别:被调查对象中男生人数为 53 人,占 54.64%;女生 44 人,占45.36%,男生略多于女生,符合创新科技课学习中男生略多于女生这一情况.年级:调查学生集中于四年级,所占比例高达 88.66%,即大部分为四年级学生。在设计课程时,针对的受众为三至五年级,这一比例也一定程度说明了各校经过教学实践认为四年级较为适合开展 3D 打印课程的教学。父母亲文化程度:数据统计了上海地区 4 所部分小学学生父母文化程度可发现,父母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均不足 30%,充分说明了至少在上海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的不断攀升。对计算机和 U 盘的使用:有关这方面的三个问题,收集回来的数据发现各个程度较为均衡与我们以往认知中认为上海小学生应当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情况不符。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中,教师同样提及到这一现象,推测可能由于近年来平板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学生接触互联网和对电子产品的操作更为简便,在课外对于计算机没有了那么高的使用需求。
5.2 学生对 3D 打印课程的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根据学生性别分类对男女生学习适应性进行统计量比较和独立样本 T 检验,以区别男女生在学习 3D 打印课程中在学习适应性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如表 5-4 所示。男女生分组统计量(表 5-3 所示)显示,六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在男女性别上均为女生低于男生,但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在“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技术相关”、“自我效能”、“学习期待”五个维度和总分的适应性上,男女生性别的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男女生这些方面在 3D打印课程学习适应性上无显著性差异,性别不是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但在“学习困难”维度,,男生和女生之间出现了显著性差异(0.008<0.05,P=0.05),结合表 5-4 数据得知,男生在“学习困难”指标的适应性明显高于女生。......
第 6 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长期的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访谈,问卷调查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调查的分析结果一致将学生适应性的薄弱环节指向技术相关维度。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几点因素,包括性别、家庭、信息素养等多方面因素,同时比较学生自身原因和学习环境的客观原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学生自身内因才是影响学习适应性的最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适应性整体情况较为乐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集中于程的实施过程中,3D 打印课程作为新科技课程对硬件环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建议从学校层面优化学习环境;3D 打印课程作为多学科融合课程教学时又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的知识技能储备需要提高、教学策略方法需要调整,教师需要尽快成长。对于课程的本身设计上,可以通过多层次、多主题的内容来降低课程难度,通过游戏化的激励制度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
参考文献(略0
本文编号:133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3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