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CPL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与成长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产业转化这一步骤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扩大,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与企业的高度重视。在这样一个崭新的社会和新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家都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企业需要拥有的优势不光需要良好的生产力,至关重要的是能够使其获得核心的竞争优势,使本企业利润不断增加。我国的经济改革面临着要从以前的传统模式向自主创新发展方式改变,必须将从前的那种以高消耗带来高增长的经济模式逐步抛弃掉,转而将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新型模式作为推动公司发展的重心。研究开发 (research & development),简称 R&D,是企业至关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核心要素。研发投入不论是在大至国家还是小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上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是政府部门、学术界、各个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R&D 是企业进步的基石,尤其是在上升期以及成熟期,为企业给予扩大效益的支撑要素,能够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以及利润,从而形成企业对抗同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研究对于 CPL公司的可持续成长意义非常重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成长性。 根据表 1-1 数据显示,2013 年全国共投入 R&D 经费 11846.6 亿元,比上年增加 1548.2亿元,增长 15%;R&D 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 2%,达 2.08%,比上年的 1.98%提高了0.1%。我国近两年在研发方面的经费投入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例如在 2014 年总投入达到了 13015.6 亿元,其增长率达到了 9.9%;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强度达到了 2.05%,同比上年增长了 0.04 个百分点。 表明我国研究开发新项目新产品新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我国高级统计师关晓静解读《2014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在最近的几年,中国在研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接近美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了;虽然还有些差距,但是这种增长的态势还是很好的。美国用于研发投资占全球 28%,中国 20%,超越欧盟 19%和日本 10%,全球约有 780 万科研人员,欧盟占 22%,中国 19%,美国 16.7%。目前,我国在研究方面的投入水平已经达到了社会进步所需。所以,公司更需要将科研改革和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并将这种发展模式当作一种战略发展模式,改革企业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核心技术的创新上。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事实上,研发投入在未来对企业的收益性方面存在一部分不确定性以及投资风险,研发投入是否一定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研发投入从哪些方面影响企业成长性,仍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目前国内外针对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正相关;二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正向影响但存在滞后性;三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不存在正相关。 Alex Code 和 Rekha Rao(2008)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区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结果显示出,高成长阶段的企业其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更明显[3]。Branch (1974)通过建立两个相互联系的联立方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发支出与美国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正向促进[4]。Mowery(1983)对美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下表明: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会大大促进公司的进步[5]。Dasgupta(1985)用不同以往的研究方法来证明了公司 R&D 活动能够大力推动其成长,这种研究是将各种技术进步作为变量,将公司的成长规模作为因变量来进行的[6]。 李涛、黄晓蒂、王超(2008)收集制造业和信息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发费用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企业成长能力存在正向影响[7]。张信东,薛艳梅(2010)也在相关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他们是将一些企业在某一年份中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研究的。得到 R&D 支出显著正向促进中小上市公司成长,并且这种效果可以持续一到三年,其综合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为了研究企业的不同时期是否受到 R&D 投入的不同影响,他们也对不同时期企业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最终得出了肯定的结论[8]。顾艳辉、杨佳雨(2011)选取深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三年相关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税后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均存在正向影响[9]。娄从聪(2013)研究得出企业的专利数量与成长性显著相关;高质量的专利技术数量越多,其成长性越强[10]。朱丹(2014)设计了研发绝对数和研发相对数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得出结论:总体趋势上,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可以显著促进成长,其中,研发资金投入及其比例对公司成长性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尤其是对创业板以高研发为行业特征的公司[11]。
...........
第二章 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理论
2.1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研发投入的关系
研发投入主要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两个阶段的投入成本共同构成了研发投入。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定义:研发是指在比较系统的层次上开展创新活动,然后把创新的内容储藏起来进行累积。此外要在一直累积的层次之上利用这些创新的内容来进行创新性的活动。包括(研发费用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信息和创新等各方面因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 R&D 活动诠释成:为把社会、文化和人类方面的知识总数提升,并利用这种知识来开发新的知识而开展的系统性创新活动[26]。这种研发活动就是 R&D 活动。R&D 的所有费用支出是一年中全社会用作试验开发、基础研究和应用发展的费用支出。其中包含用作实验与研究开发项目的技术人员人工费、固定财产购建费、成本材料费、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支出。R&D 活动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人们通常认为狭义的 R&D 活动专指企业为了经营性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广义的 R&D 活动则包括全社会的所有科研活动。R&D 活动是特点极为显著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其特点是: 创造性。整个研发过程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得出新的创新成果。创新在于研究开发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产品,独特的创新成果才能为企业带来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不可预知性。R&D 活动的创新会使这种活动产生风险,而且会让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R&D 活动的进行就要求在开始阶段投进大量的经费。 滞后性。 经过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要想获得收益一定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新产品从创造到开发,,再到投入资金进行产出并普及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当期所投入的研发成本伴有一定的滞后期限才能体现出价值,也就要求企业源源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开发。
.........
2.2 研发经费的会计处理
2006 年 2 月 15 号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作了重大变革,增加了“开发支出”这一科目,对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支出作了修订,将研发支出划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把企业研究阶段相关的资金投入全部费用化并计入当期损益,因为研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无法估量;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无形资产规定的确认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条件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因为开发阶段是研究成果的实践。并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的无形资产类别项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29]。从会计学来说,研究经费指在研究当中用掉的原材料、资产的折旧费、参与研究人员的劳务报酬、研究活动中产生的借贷费等所有支出。 关于“开发支出”科目的会计处理有以下几种不同方式:全部费用化。就是把公司产生的研究经费全部列入当期损益,完全不定型为无形资产,研发项目最后是否能成功比较难判断,它将来产生的经济效益拥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2001 年之前的中国与美国都使用这种会计的运作模式。全方位费用化简化了核算,只会对当期的利润和盈亏产生影响,在将来的每一期都不必进行调整,其后面的业务和盈亏核算都会简单;从降低风险因素的方面思考,全方面费用化的处理会更适合会计的稳定性;能够解决管理人员在进行选择资本化的时候要进行无形资产分摊期限做利润操控的因素。然而全方面费用化违背一致性和真实性。研究开发所用的全部费用化时削减本期利润,很有可能让公司由盈利变成亏损;研发的费用会虚增以后会计期间的损益;研发费用化很大程度上有可能直接使得公司本期所有利润减少。企业管理人员就会大量的减少研发支出或实施盈余管理,来保障近期利益,减缓公司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公司评估时,整体价值与实际不符。
...........
第三章 CPL 公司研发投入与成长性现状分析 ...... 15
3.1 CPL 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特征分析 ..... 15
3.1.1 公司经营环境 .......... 15
3.1.2 公司经营特征 .......... 16
3.2 CPL 公司研发投入及其产出分析 ......... 16
3.2.1 CPL 公司研发投入活动类型与特征 .......... 16
3.2.2 CPL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及其变动分析 ...... 18
3.2.3 CPL 公司研发活动产出分析 ........ 20
3.2.4 CPL 公司研发投入效果分析 ........ 23
3.3 CPL 公司成长性评价与结果分析 ......... 25
3.3.1 成长性评价指标设置 .......... 25
3.3.2 成长性指标权重计算 .......... 27
3.3.3 成长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30
第四章 CPL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与产出分析 .......... 31
4.1 CPL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及其国际对比分析 ....... 31
4.2 CPL 企业研发产出及其国际对比分析 ........ 34
4.3 CPL 公司的科研存在问题分析 ...... 35
第五章 CPL 公司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 ......... 37
5.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37
5.2 变量的设置及模型的构建 ..... 38
5.3 回归分析与结果检验 ....... 40
第五章 CPL 公司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的主要是针对 CPL 公司进行实证分析,但由于回归分析时需要多样本量故增加了 14 家从事石油相关的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一起作为研究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的样本。手工采集 CPL 公司以及上证所、深证所中这 14 家公司年报中披露的研发经费数据,其披露的名称中包括:研究开发费、技术研究费、技术开发费、科研费、新产品试制费、试验开发费等字眼,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均来自巨潮资讯网[48]。第三章中反映公司成长性的 18 个财务指标来自锐思金融数据库()[49]。同时在样本的选取上剔除掉数据不完备的公司,由于我国从 2006 年才规定必须披露研发投入在报表里,所以有的公司能找到的报表资料有限。以下是选取的样本公司简要介绍:(1)宝莫股份,山东宝莫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全年公司申报专利 9 件,获得授权 5 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50]。2)吉艾科技,公司主营产品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测井系统、成套测井设备、测井仪器、测井技术服务及测井配件,是国内知名的石油测井设备专业制造商,产品遍布国内石油测井行业。 (3)海默科技,股票代码 300084,主营业务通过为厂石油天然气的上游企业提供多相计量的产品,多相测井服务,以其对此产品在其应用上与售后上的前后期技术服务。(4)山东墨龙,主营业务:从事石油钻采设备的设计、加工、销售和出口。(5)通源石油,主营业务是对油田增产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一体的油田产量增值公司。(6)惠博普,主营业务,对于油气田地面进行开发工艺的技术研发。油气田开采系统的设计,油气田开采装备提供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服务。
...........
结论
通过对 CPL 公司研发投入与成长性现状的分析并结合了与国际大型企业的对比,以及合并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单期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对企业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滞后性。充足的研发经费是支撑公司进行科研活动的根本,对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有正向影响,且对企业成长潜力影响力更大。数据表明 2013 至 2014 年 CPL 公司在研发投入上研发费用减少了 29.42%,比上一年减少了 1.5 倍,该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较以前年度有所缩减,这并不是企业成熟稳步发展的好现象,可见企业需要维持甚至不断提高研发经费的投入。
(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对企业成长性存在短期的促进作用。传递信息的媒介日益更新换代,速度也在提高,新兴科技产品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科学研究成果,在未来很短的期间内甚至是一两年就会被模仿,因而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这样,企业在某一领域所获得的研发成果就只能为企业带来较为短期的效益。
(3)CPL 公司成长性下滑。出于对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想,应适当改进研发投入的方式方法,同时大力加强研发经费的投入。虽然从短期来看,增加研发投入会增加经营成本,使利润降低,但长远角度思考这样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不应局限在眼前的回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 CPL 公司自身情况是可以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从原有的技术开始创新,从而赢得市场、获得效益,使得公司可持续地成长。由于获取信息的局限性,本文关于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样本量过少,不能更客观地进行分析,最后的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33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3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