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否就等于知识呢?比如,你能完整地背诵几首语文课本上的古诗,会演算多么复杂的的数学题,记住了多少个英语单词或语法,记住历史课本上多少重要的年代等等,这样的知识只不过是信息,算不上有智识意义上的知识。今天西方社会推崇备至的“智识”是根植于人内心里的一种善良而且光明的能力,是一种合乎真善美的价值准则,无数的历史实例告诉我们,能力很强的人可能因为错误的价值观而变得比普通人更加邪恶。我们的中学生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更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这一切依赖于每个个体必须拥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们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他们最需要具备的是有积极价值导向和批判意识的思维能力,以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为宗旨的人文教育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在全球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成为大家的共识,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国内外基础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源于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问题教学成为当今各国中小学教育中主要研究及实践的对象。所以,问题教学就成为各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主要研究和实践对象。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密关注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论和观念,不断践行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理念,培养有头脑、有智慧的理性公民,既是我们应有的追求,也是我们必须恪守的职责。
..........
1.2 研究状况综述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关教育方面的理念就闪烁着问题教学的思想光芒。他认为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做新思想的“助产士”,去引导受教育者发现真理。为此,他随时随地自由而貌似随意的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引导他人思考,用一连串的问题启发诱导被“请教”人,看上去双方在进行唇枪舌战的辩论,最终让被“请教人”自己找出答案,这种方式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产婆术”①。今天看来,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师生平等辩论以揭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和领会。 19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的教育思想也成为今天问题教学的重要思想渊源。他认为“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②,并且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③卢梭认为教学活动不是纯粹的教会学生那些现成的、已知的知识或者真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些新问题,这些思想就为问题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0 世纪中期,,杜威认为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是学校的主要教育目的,因为“它使合理的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它可能进行有系统的准备和发明;它使事物的意义更充实,并且具有控制的和充实的价值”,并且因为“思维有缺乏发展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担心思维的错误的发展。”④杜威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就要注重以问题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米·依·马赫穆托夫提出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问题教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列尔耐尔也较早地对问题教学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他认为“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⑤马赫穆托夫、列尔耐尔等人的研究为问题教学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2 问题教学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
2.1 问题教学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
从广义上来看,“问题”可以理解为让我们困惑不明的话题,生活中问题无处不在。但本文所说的“问题”是教育教学概念,《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一种解释与我们研究的范畴很相近,即“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①对于“问题教学”,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中进行了解释:“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去研究和探索,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问题教学法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灌输教材的做法;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②杜威对问题教学高屋建领地进行了概括,马赫穆托夫则针对在课堂上如何实践问题教学进行了研究,他对采用了问题教学法的课堂进行了描述:“教师有意地创设情景,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景下的思维逻辑。”③教育大辞典中,对问题教学则进行了更为精炼的概括:“通过设置情境,提出、解决问题进行教学。”④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问题教学方式能解决的问题水平较低,也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与我们期待中的新课改下的问题教学还有一定距离。 专家学者对问题教学的概括,都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但这些对问题教学的理解在指导一线教师进行问题教学的设置与安排时未免有些空泛。本人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十余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认为问题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各地中学历史课堂的具体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应当结合中学历史课堂实践,从三个维度对问题教学进行定义。
....
2.2 问题教学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问题教学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包容态度。 主动参与是问题教学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问题教学在整个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始终有权利自由地提出和补充问题。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真心诚意的赞赏学生不断萌发的问题意识,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赏识中培养一种包容、诚实和自信的学习态度。 第二,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学生在学校中、在课堂上能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但他们一旦具备了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等于是给自己插上了一对自由飞翔的翅膀,可以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来选择知识。古今中外,所有的创新与发明都是从问题和质疑开始,而这种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往往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的。中学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经过国内外诸多教学实践证明,是能够使学生从问题启发开始,通过自身的思考,以解决老问题为目标,并催生萌发出新问题的成功教学模式。 第三,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过程。 问题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问、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和回答。在教学问题的形成和解决中,以学生思维视野为依托,充分展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过程。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去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乐趣、对未知知识产生好奇和不断探究的思维过程。
....
3 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14
3.1 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14
3.2 培养学生提出历史问题的有效策略....18
3.3 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策略....21
4 高中历史问题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4
4.1 把握好问题交流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24
4.2 解决好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的关系.........25
4.3 处理好问题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25
4.4 协调好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探究能力的关系.....25
4 高中历史问题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当前问题教学越来越受关注,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做法,比如: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或者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不仅脱离教学目标,而且问题不具体、不明确;还有的尽管有很多提问,但都是设问,既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也无法引起学生思考的激情;还有一些问题设计的很浅层次,不能继续追问,不能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缺乏思维上的深度和操作上的灵活性,甚至还有一些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等等,久而久之使学生畏惧并且躲避老师的所有提问。以上这些低效率的问题教学中,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率低下,既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导致学生的各项能力很难提高,这不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实在是教学实践中必须力争避免的。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各地区整体学情千差万别,即使在同一所学校,不同层次的班级学情也不相同,有时在同一个班级,由于学习的内容不同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4.1 把握好问题交流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问题教学的成功实践,首先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在平时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及时掌握最新研究成果,需要有针对性的广泛涉猎与钻研,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成为一个有开拓思维的学者型的准专家。在课堂上,教师有了平时知识的积累和准备后,才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但能提出一定数量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能提出高质量问题。在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后,利用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继续寻找问题的答案,促使学生演绎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质疑和解惑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在问题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来, 再带着新问题离开, 使学生处于激情思考状态, 学生才会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能为了问而问,而是“问”中有学问。有效的问题是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假设在新课改形势下的的历史课堂中,师生探讨的所有的问题既不能“服务考试”,又不能“服务人生”,那么历史的课堂教学注定是无效的、徒劳的、无益的。
............
结束语
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创新是时代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必须要顺应这种变化,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人为本”。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学生时代,明白在学校里所能学到的知识都是有限的,社会上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是重要的,因为它是能力和意识培养的载体,而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由“学会”到“会学”的观念转变,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问题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进历史课堂,体现了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努力践行问题教学的新理念,不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探索更多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为新课程的实施尽绵薄之力。 当然,无论那一种教学策略,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等条件而定,只有灵活地、有针对性的应用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45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