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9 14:30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文化生态”是从宏观整体、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生态视角,研究文化的历史存在、发展变化以及内在规律,,也是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理论工具与方法。同时,“文化生态”又是现时代文化发展要达到的一种理想境遇。“文化生态”的研究为人类文化的良性发展,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积累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文化发展理论成果和丰富的文化建设实践经
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为基点,以运动为特征的活动,是人类文化组成中甚为鲜明的特色文化。从“文化生态”出发来研究体育这种鲜明的特色文化,可以说,自文化生态研究之始就有之。而且,我们发现对体育文化的这种“文化生态”研究,恰恰是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开始的。或者说是从那些还没有被现代化彻底的,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上相对落后的比较偏远的“穷山僻壤”的族群开始的。而且,在西方文化霸权下,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状况,近来也颇受自觉性质的广泛关注与他者研究。我们把这些文化生态研究叫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研究。这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研究对我们了解现代体育这种鲜明文化的历史样态、现存状况、将来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规律,给予了重要的理论启发,也为现代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特别是在全球化、市场化、科技化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情形中,使得这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在保护人类自然环境、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保持人类体育文化多样性、传承人类优秀民族体育文化、提升世界民族认同感、促进世界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就显得弥足珍贵。

本研究致力讨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中国有着 56 个民族,在地形地貌变化多样的广袤大地上,这些勤劳勇敢的民族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错综复杂状况。而且,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而发展的文明国家,中国传承着异常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蕴含着经典的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无疑,中国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是丰富多彩,蕴含着对现代社会发展必须的极其珍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也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研究,可以经总结、归纳、提升而形成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理论。同时,也可以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理论认识,给其他国家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理论一种有益的参考;进而,为丰富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理论,做出属于中国的努力。

......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动态
文化生态学在历史上追溯,可以追溯到“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有着决定性作用。如希波克拉底这位古希腊医生,其创立的体液学说可能就是最早的环境决定论:气候条件影响体液的平衡,进而影响人体的形态和个性。另外还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法国的孟德斯鸠、德国的地理学家 K.李特尔和拉采尔、美国的普森尔和亨廷顿,都有“环境决定论”的言论。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博厄斯和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一大批人类学家的大量科研工作,认识到,虽然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历史诸因素的影响,但是地理环境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人类学家克鲁伯、考古学家 W.韦德尔的研究下,“环境决定论”开始逐渐被“可能论”代替。“可能论”就是指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地理环境并没有直接决定文化,而只是限定了某些文化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无疑,生态学对文化生态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环境对生物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而生物对环境也有着适应能力;其次是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亦对环境产生影响,即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文化生态学的创始人,斯图尔德,是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其在 20 世纪 50年代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诞生。三个重要的词汇可以概括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文化生态适应、文化核心及其残留物①。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不得不要说美国学者哈里斯,其在 1980 年出版了《文化唯物主义》——这是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结合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即基础结构决定整体的结构,结构又决定上层建筑,并认为“基础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通常都会导致其他组成部分的变化”②。

......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解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解读或者界定,是本文叙述、讨论的基点,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现状、危机进行分析,以及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属于基础理论讨论。这种基础理论讨论势必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逻辑地从文化生态理论演绎而出,抓住文化生态的本质属性与核心特点,进而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讨论靠近,进行契合性的理论推导与对接。这是从上到下的路径与方向。另外一个就是在前面的逻辑演绎的向下的路径与方向上阐述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的个性特点,归纳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的,与其他类似文化的标志性的特点。这是由下向上的路径与方向。这两个方向的相遇、互动可以激发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既符合逻辑也符合历史的本真内涵,更切合现实需要的时代内涵。具体讨论内容包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定义、属性、结构、特点与功能。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定义
确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定义,我们要在把握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这两个关键词的基础上展开。
2.1.1 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
2.1.1.1 体育的定义

汉语“体育”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语,到了近代才迟迟出现。而其首先出现的还是在日本,然后于 19 世纪晚期引入国内的,引入国内之初主要在学校范围内使用。在引入“体育”的稍前期①还引入了“体操”,并且“体操”的“风头”盖过“体育”。当时奋起抵抗外辱的清政府在重要文件《奏定学堂章程》(1903)中就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务必开设“体操”科。“体操”当时就有兵操的明文规定,也即具有军国民色彩。“体育”正式得到大范围的重要的使用是在 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1924 年成立中华体育协进会、1929 年公布《国民体育法》、1932 年国民党政府成立“体育委员会”、1940 年颁布《修正国民体育法》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是现实实践领域中还是在绝大多数理论研究中,“体育”概念广为流传和较深入地得到探讨。那么,体育的本质属性怎么理解?也即体育概念如何界定?人们对体育这个词语到底蕴涵着什么样的本质的认识呢?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研究

纵观中国体育学者对体育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表达,因为其方法论、视角的不同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说法。可以说人说人异,众说纷纭。如有人认为体育是大肌肉活动,是辅助身体成长发达之训练,是一种教育过程②。也有学者认为,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③。另外还有人认为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林笑峰、韩丹)。体育是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④。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张洪潭)。体育就是人特殊的育化⑤。总的来说,中国体育学者在对体育概念的认识上,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两个学派,一个叫做 PE 派,一个叫做 SPORT 派⑥。前者将体育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放置在教育范畴,增强体质是重要特征,竞技不是体育,翻译为“Physical Education”。后者将体育本质属性的认识放置在更大的超出了教育的范畴,与教育、文化是平等的范畴。体育三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也即总概念体育、大体育,翻译为“SPORT”。

......


2.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结构
2.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要素
我们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独有的特点——组织性和活动性很强,以及司马云杰先生①关于文化生态的结构要素的理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结构的要素是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念构成。当然,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中还必须得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身体运动中的人。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念得以产生,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和科技等等,我们可以统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环境。这样,我们也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条件——自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然环境)、人(身体运动中的人)、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科技),理解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结构的三要素说。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然环境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身体运动发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包括通常所说的地表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形成、发展和进行的最基本的物质环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环境包括执政党状况、民主政治制度、政策法规等社会设置的宏观系统。特别提出的是风俗习惯认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的政治环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环境中的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制约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经济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环境中的科技环境是指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所营造的科技环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环境中的教育环境是指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式和渠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方式与现代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师徒制”和“口传心授”。

......


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结构与特点 .................... 57
3.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结构 ...................... 57
3.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特点 ...................... 58
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危机 .......................... 91
4.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危机的类型 .................. 91
4.1.1 狩猎型性质的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危机 .................. 92
5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 ......................... 113
5.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的内容 ................. 113

5.1.1 自然环境保护 ..................................... 113


5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


由于现代化、全球化、科学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出现了危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内部要素遭到破坏,内外部要素之间结构失衡,导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功能失调,包括中国各个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区历时性和共时性存有的狩猎型性质、渔猎型性质、游牧型性质、农耕型性质的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危机。概括来说就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危机,其影响因素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变迁、主体传承的断裂、敬畏之心的丧失和身体健康的疏忽。那么,我们将如何保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呢?以下我们着重讨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应该保护什么?谁来保护?有何策略和措施等问题。


5.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的内容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内容是指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的对象或者要素。文化生态的要素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为自然环境、活动形式、组织传承方式以及活动理念。而且也知道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协调的系统或者整体。以下我们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自然环境、活动形式、组织传承方式和活动理念来进行探讨。
5.1.1 自然环境保护

中国各民族(包括未认定民族)传承、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不仅丰富了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也加强了中国各民族在体育文化上的认同。而这首先是中国具有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人类的文化,像树上的果实一样,是依照气候和地理条件而产生的。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文化之起源和进化,应视之为占有主要的地位”①。因此,保护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自然环境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的第一要义。

......


6 结论


6.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定义、结构、特点、分类及功能

这个由内向外的作用是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执行和完成的。并且,这个作用,其力的距离是由近到远,力的大小是由大到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特征是整体性、本土性、健身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本质特征是健身性。按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运行状态为标准,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类型分为良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中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恶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按照体育发展时期的性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分为自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经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此外,还可以按照民族所属国家或者地区的标准,可以分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美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俄罗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等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功能有回归身体、身体体验和身体平等的本质功能以及在体育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延伸功能。

......


6.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结构与特点

传承人当然也可以是学者也可以是企业家。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的策略上,首先要有强烈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心——文化自觉。第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要有“整体性”眼光。第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要体现“生命性”旨归。第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把握好“原生态”原则。最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要遵循“球土化”原则。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上,第一,要依托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平台。第二,要突出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中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第三,要重视基层民族民间运动会的举办。第四,要积极与基层基础学校体育教育相结合。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45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5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6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