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历史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16-10-19 14:34

1 绪论

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和案例式的教材编写方式。在教学上以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为这门课程的主要方式。在以学生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逐渐认识到“动”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意识和能力的手段,因此越来越注重探究的实质,关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随之表现出来的是,教师们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越来越精细。首先考虑教学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其次,考虑探究活动的主题,即目标是什么以及目标是否正确,探究内容是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等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主题探究法以及教师随堂使用的以让学生参与为指导的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比较老式的讲述法、讲解法等确实让课堂“活动了许多”,新的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也逐渐得心应手,学生在课堂中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说,区别于旧的教学方法的新教学方法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逐渐成熟而且富有成效。但本文所提出的思想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校、图书馆、周边博物馆、大学校园以及教师自主创设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方便,同学们有机会走出教室,有足够的教学条件为保障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网络的发展,学习的空间进一步被放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了新的模块。有如此优越的社会“红利”,我们不应该拒绝,应该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利用新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能让枯燥的历史学习换发其本有的魅力。
...


2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1 历史学科中学生动手能力的概念

根据历史知识体系的特点,并结合历史在综合课程中的新特点,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应多从对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中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达到对学生“公民教育”的目的,即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传统历史教学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而任何思维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像人类历史学家曾研究的“猿人进化的重要一步就是学会了动手”。人类能超越其他物种,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类有思维能力,而人类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通过手部的劳动而逐渐转化成大脑的活动,从而经过漫长的历史而形成思维能力,就像人类进化史上另一种解释曾说:“猿人自从站立起来之后,就解放了双手,从而有机会使用工具,从那一刻开始,人类就迅速超越了其他物种。”所以应相信的一点是,人的思维能力和人的动手能力是有关系的,我们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那就应该从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来入手。

2.2 其他学科中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文作者所工作的学校,给初中学生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以及思品,同时还开设了两节社团活动课。相对来说,这种课程更注重对基础知识培养,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综合兴趣的培养力度。在其他学科中,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重点。数学所要求的计算能力,语文所要求的文字能力,科学所要求的记忆能力,艺术和体育就更注重对肢体的培养。那么不管是哪一学科,对要求学生多动手,多动笔,其实就是在要求学生通过重复的动作去加深对知识的熟悉,虽然有时候这种方式乏味而缺乏科学性,但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有一个获得并沉淀的过程。那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就成了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了,如何让学生善于学习,就对动手能力提出了要求。

2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8

2.1 历史学科中学生动手能力的概念 ................... 8
2.2 其他学科中动手能力的培养 ............ 13
2.3 探究学科间动手能力的结合 ...... 13
3.案例探究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为例 ..........19
3.1 动手能力在教学目标中的探究 .......................... 19
3.2 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中的探究 ............. 20
3.3 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 ......... 21
3.4 教学设计总结 .......... 31
4 结语..............33

3.案例探究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为例


3.1 动手能力在教学目标中的探究

通过解读可以发现,这门综合课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历史过程的学习,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运用所有条件,加深学习者对历史过程的感受并获得自身理解就成了最大的难题。人对事物的理解最可靠的是亲身体验,但历史已经发生,这种亲身体验是不现实的,那就对情景设计的教学理念展开了思路。情景体验和角色扮演的好处是能让参与者有亲身体验的感受,能够让参与者回到历史发生的那一刻的某个场景,扮演某个历史人物。通过这种设计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尤其是其历史发展中细微的变化的感受,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情景设计这种教学理念就尤为重要。情景设计最大参与量是学生,所以一般来说,给出设计,让学生扮演,是这种教学活动的一般过程,但如果练剧本都要学生去创作,那么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因此,本文探究的是让学生全程参与情景设计的过程,教室充当主持人,把控大局。


3.2 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中的探究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加上本人在教学中的自身感受,发现教材的内容更加多元化,相比较重庆地区的初中历史教材,相对较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综合课程中同其他学科的结合容易造成知识的枝蔓增多,,知识体系更加更加庞大,虽然教材和课程目标将其简单化,但所包含的知识依然有联系,而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种联系。其次,历史知识更加注重历史过程的变化,这本身就增加了其难度,因为在其他版本教材中,对初中生的历史教学仅强调对历史发展的大致过程、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进行罗列,在高中时在进行专题的学习,而这门综合科就涉及了关于历史变化的因素,要求学生掌握其规律,难度的增加是必然的。但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以及学习要求解读,虽然教材所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但学习要求有其是考试要求较为简单,要求学生掌握最简单的逻辑关系和历史规律即可,因此在教学中,教室可以整体把握,进行内容整合和规划。毕竟,在课表中,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同社会适应的能力,因此教学重点的选择应放在那些同当前社会有联系的地方。

历史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为例

....


4 结语


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本文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分类,把学习的过程看成一个完整的有逻辑的物理过程。知识首先需要理解,然后获取,行成自己的历史思维,同时要通过的自己的表达,再把自己的历史思维表达给外界,最后再从外界的反馈中,重新理解历史。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们的历史知识,或者说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就是从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因此要注重对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对两种能力的衔接,因此本文提出了在另一个角度定义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既存在与理解的过程中,也存在于表达的过程中,它更细化在受教育者的行为过程上,以“双手的活动创造了思维”为基础理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不仅动手还要动口、动脚以及肢体上所有的本能。因此本文题目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突破口,探究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能力培养。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45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5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