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iPad 辅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2 06:35

第一章 绪 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国民的知识水平得到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日趋多样化[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教学观念,从教师“教知识”转变为“教学习”。教师通过引导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在现代教育技术大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是作为一名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急需解决以及必须面对的问题。小学信息技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一般是小学三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 21 世纪的小学生,“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仅仅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一些基本的现代化软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信息,辨别信息[2]。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小朋友可以穿越四通八达的 Internet,了解五彩斑斓的信息世界,描绘丰富多彩的计算机图画。iPad 可以播放音乐和电影、上网、收发 Email、玩一些小游戏等功能。iPad 由于其本身身材小巧,重量也十分轻便,同时功能异常强大,还可以在 IOS 系统上进行开发,基于以上特点并结合小学信息课本身的特点,乔布斯所创造的 iPad 非常适合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辅助设备。

....


第二章 iPad 辅助教学功能与理论研究


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分析

由表 2-1 可以看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内容和目标主要包括:形成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并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好习惯,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学会对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学会对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以及学会使用常见的远程通讯 工具,进行有益的社会交往。主要是让小学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从了解到掌握,并能够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不仅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兴趣教学理论,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时去快乐的接受知识,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获得了快乐,两全其美。

二、 iPad 辅助教学理论基础

成功的教学正是需要激发出学生内心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不是去强迫学生进行学习自己不想学习的东西,最终获得知识并获得快乐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爱因斯坦曾经也这样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将永远胜过责任感”。美国的“进步教育协会”在 1920 年提出了所谓的“进步教育的七条原则”,那其中就包括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兴趣,兴趣是其它一切活动的出发点。[47]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就是他们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中表现出活跃的思维,并且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 iPad 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三章 iPad 辅助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21 

一、 层次分析法概念....................21 
二、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25 
三、 iPad 辅助教学影响因素分析.....................26 
第四章 基于兴趣教学法的 iPad 辅助教学设计与实践.......38 
一、 兴趣教学的含义......................38 
二、 兴趣教学课程设计流程.................42 
三、 iPad 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的原则.......................44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5 
总结 ................55 
展望 ...............55 


第四章 基于兴趣教学法的 iPad 辅助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 兴趣教学的含义

在 iPad 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小学生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相比语数外等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对于生性好奇的孩子,更加是对其充满了无尽的向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结得知,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有如下几点:第一,对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现象的兴趣;第二,对多种多样引人入胜的游戏的兴趣;第三,对通过亲手实践操作,获得感知的兴趣;第四,对分组比赛和合作学习的兴趣。从信息技术教学兴趣这四个层次,我们可以得出: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着手点,从认识的过程来分析,第一个层次,还只是处于一个最直接最自发的兴趣阶段;第二个层次,则处于学生真正进入信息技术这个学科最初获得感受的阶段;第三个层次,已经到达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阶段;第四个层次,进一步将学习的热情化为创作性运用的阶段。这四个层次都可以好好利用,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iPad 辅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二、 兴趣教学课程设计流程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需要对该节课的知识体系以及每个知识点类型都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更好的运用 iPad 辅助课堂教学,明确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列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按照类别来分,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种;按照时间来分,有短期和长期这两种。教学中有教师和学习者,一般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心态在教学设计中更为重要,我们进行教学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更好的学习。而一般的学习者都具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此在进行教学之前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即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教学。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分析学生通过以下几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笔者首先是结合 iPad 辅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背景,对信息技术课程理论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分析了 iPad 辅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基础,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 iPad 辅助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然后引出基于兴趣教学法的 iPad辅助教学设计与实践,对兴趣教学的含义,以及 iPad学习环境中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流程进行了介绍,最后进行了具体的 iPad 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并且进行了教学评价。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纸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被电子教材所包揽,并且电子教材还可以呈现更好的教学资源,比如说视频、音频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课程资源,此外,还可以替代纸质学案,让学生更加方便地继续小组合作探究;第二,学生可以依据自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对 iPad 教学软件进行操作,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进展的教学;第三,基于 iPad 辅助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了自主、协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符合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第四,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

展望

现代教育领域,iPad 研究与运用越来越多,有利于移动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然而,iPad 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广大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和从事一线信息技术教学的小学老师们身上。如今,由于条件有限,全国还只有一部分的小学在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但是,随着经济的提升,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参与此类研究的地区和学校就会越来越多,通过对现有信息技术教材的分析,适合用 iPad 进行辅助教学的课程非常少,通过各地区老师的努力后期希望能有 iPad 的专用信息技术教材。综上所述,小学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的组织管理、iPad 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的模式探索、iPad 信息技术教学软件的开发等,这些问题将是未来 iPad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48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8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