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师论文 >

基于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6-10-22 06:42

第一章 绪论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生态管理及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社会经济生态发展及企业创新生态管理工作中,体现了其生态性、发展性和创新性。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3]提出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依据生态思维的内涵及特征,重点抓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教育发展的方向及策略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探究生态系统关联性,提出生态与高职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分析生态思维特征,揭示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生态因子的相互联系;遵循生态规律,分析创新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生态问题,以生态方法来决高职创新教育生态发展的困境。本文致力于将生态思维渗透到高职创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将创新型人才置于社会、企业生态系统中进行生态分析,研究系统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促进生态因子以最优合力,生成高职创新教育的最佳生态效应,加快促进高职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探索生态思维策略,实现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和谐生态价值。

基于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


第二章 生态思维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概述


第一节 生态思维内涵

生态思维是站在生态视角出发,分析并解决生态问题的创新思维方式[26]。它不仅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三者协调生态关系,尊重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保持了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而且它还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纳入生态系统之中,揭示出生态思维的内在统一性,确立人与自然、社会的生态价值,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生态发展。根据生态思维方式的多元变革,审视社会、企业生态发展及教育生态发展,体现出生态思维的作用。首先,从生态学及生态理论着手,构建生态思维理念。通过分析生态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掌握科学的生态理论,加强思维的维度,运用系统整体方法进行生态探索,形成生态思维理念;其次,根据生态系统原理出发,形成生态思维特征。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揭示人与自然、社会的生态关系,并依据这种客观的生态关系实行生态思索;最后,把握生态系统中生态思维特征的相关性,协调教育与社会、企业生态系统,以生态思维方式促进生态对象的发展。因此,运用科学的生态思维观点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态问题,整体、系统把握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考虑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生态思维内涵及特征思考并分析高职创新教育生态发展。

第二节 创新型人才概述

创新型人才,是指继承前人的理论,并进行实践超越前人,发现新的成果,创造性地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39]。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一是要有充实的创新理论,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和精通课程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了解社会及企业的实践知识,关注其发展趋势;二是要有超前的创新思维意识,创新型人才不仅要用独特、灵活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而且要以超前的思维意识,从多视角、多维度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及策略;三是坚韧的创新意志,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顽强的毅力,而且要坚持奋斗的创新精神,培养坚韧的意志支撑力;四是科学的创新实践,创新型人才不仅可以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创新改革,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而且在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保持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严密的思维逻辑,实施开展科学的创新实践。

第三章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13

第一节 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现状分析............13
第二节 企业需求、校企合作现状分析...........14
第三节 高职创新教育及高职人才现状分析...............15
第四章 生态思维视域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19
第一节 生态系统理论.................19
第二节 生态与人才理论分析.................21
第三节 生态与创新型人才的辩证关系...................23
第五章 基于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31
第一节 整合教育生态理念,构建高职创新型人才生态圈..............31
第二节 创新高职生态教育理念,重视高职生态创新创业型人才...........33
第三节 优化高职生态师资管理,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的生态思维..............36
一、 加强高职教师生态管理,实现师资管理制度的生态变革..... 36

第五章 基于生态思维视域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整合教育生态理念,构建高职创新型人才生态圈

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及研究,促进创新教育与社会、企业及生态系统互动联系的教育生态发展。首先,高职生态教育强调面向社会生态、服务企业发展,依据高职教育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不能仅仅关注创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更要以创新型人才与生态思维均衡为根本目标,维持关联、开放性的整体平衡;其次,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强调社会生态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联性,合理利用社会生态资源,提高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高职创新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其次,高职院校要依据社会生态及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明确生态文明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吸引社会各类资源投入,对构建创新教育的生态发展路径进行探索;运用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战略,培养满足社会、经济需求及生态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教育“共赢”;最后,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然、社会及教育资源,将自然资源向社会资源转化、社会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整合自然、社会生态资源,实现教育生态资源良性循环,维持创新型人才生态系统正常运行,加快推动创新型人才生态发展。

第二节 创新高职生态教育理念,重视高职生态创新创业型人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整合校园文化是促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的手段之一[94]。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整体、关联、开放、和谐的生态系统,通过对教育生态资源的整合,使得生态系统内部的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高职生态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通过生态思维理念的深入渗透,高职院校重视精神、物质、制度文化生态建设的同时,整合校园生态文化,彰显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优势;注重校园生态文化的整体关联性发展,促进高职创新型人才的生态发展;其次,处于特定生态环境中,高职校园生态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表现出与社会、企业发展的开放交流、逐步融合的趋势,丰富校园生态文化内容,促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和谐发展;其次,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及生态环境,积极分析高职创新教育的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沟通社会、企业与高职教育生态系统,提升高职创新型人才质量;最后,根据社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与教育生态系统相协调,优化高职校园生态文化,改善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通过整合高职校园生态文化,促进企业生态文化与高职校园生态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高职创新型人才的生态价值。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第一节 总结

对在生态视域下培养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做出了整体分析,将生态思维理论纳入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明确了生态思维在高职创新教育生态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利用教育生态资源,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高职创新型人才的生态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持续发展。以创新型人才的生态成长为根本出发点,明确生态思维的价值取向,立足于社会、企业及教育生态系统,明确了生态思维与高职创新型人才的关系,首先,将生态思维理念纳入高职创新教育生态系统中,系统、整体、动态地研究优化教育生态因子,强调系统各生态因子的互动和谐、优势互补,达到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优状态;其次,基于社会、企业及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关联分析,对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展进程中的教育生态因子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促进高职创新型人才对社会、企业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再次,将生态思维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渗透融合,深化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态改革,深入培养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生态思维理念,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最后,遵循生态及教育规律,从生态思维视角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的思路,通过生态教学、生态课堂、生态师资等策略,促进高职创新型人才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展望

本文研究尝试将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思维方法融合到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尽可能深入探讨生态思维对创新型人才的可行性发展理论,提出有利于高职创新教育生态发展研究的有效路径。本文还存在大量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本文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对生态系统及生态因子、生态环境的多层面进行的简要论述,其研究还不够细致和深入,生态系统理论很难渗透于高职创新教育中,生态因子偶合于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更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生态思维与创新型人才相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高职创新型人才的生态运用于社会、企业实践论证不足,理论分析虽然已经成型但尚不成熟;最后,课堂生态教学、高职生态师资等理论研究都尚处于萌芽阶段,提出的校企合作生态圈、师资生态化及课堂生态管理等解决方案尚且缺乏实践,是不完善的策略方案。总之,基于生态思维视域下的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后来研究者的不懈挖掘。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48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uzhibaogao/148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d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