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中国最近的经济外交_经济外交:最基础和重要的方面

发布时间:2016-09-28 20:06

  本文关键词:经济外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经济外交是随着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以及外交政策调整而逐步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是总体外交中最基础和重要的一个方面。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国际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随后在内政与外交的关系上改变了原来的内政为外交服务的思路,,强调外交为内政服务,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上,改变了政治挂帅的思路,开始强调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与经济并重,经济外交的重要性开始显现。

中国的经济外交史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逐步展开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推进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合作,修改国内法律,允许并鼓励外资来华,引进先进技术,援助发展中国家,恢复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席位,加入亚洲开放银行,申请恢复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的地位等等,这些经济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增加了中国的实力,经济外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认识到,只有顺应大势积极参与其中,才能赢得发展。中国加大了融入国际体系的步伐,参加亚太经合组,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和其他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经济外交的思想更加明确。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外交在整体外交工作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在2004年8月召开的中国驻外使节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加强经济外交。”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外交越来越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外交已经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

作为当代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部分,经济外交体现在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中,成为促进中国国家利益手段,加强中国与相关国家关系基础。首先,与西方大国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维护关系总体稳定,推动经济外交,加强经济联系,是中国经济外交的主要方面。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经济体已成为中国在世界的三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额近几年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2008年总额达到4255.8亿美元,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地,中国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1979年中美贸易额还不足25亿美元,而到2007年就超过了3020亿美元,28年间增长了120多倍。除了高速增长的贸易外,到2009年5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目前中美经济高度依存。中美经济联系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

经济关系也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中日贸易额由1978年的48.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60亿美元,30年期间增长了49倍,中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很高,1993年后的连续十多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贸易伙伴。中国与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合作成为了中国经济外交的主体和基础。

其次,经济外交也是推进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手段,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于2004年专门召开全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强调,必须从国际政治经济的大势、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外交工作的大战略和总方针,充分认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的重要性,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政促经、政经结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指导原则,推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外交工作上一个新水平。他指出,“要善于把政治上的友好、互信同经济上的合作、交流结合起来,以政促经,政经结合”;“经济合作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注重实效,把贸易与投资、援外资金与信贷资金、‘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通过调整政策,探索新途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已经由原来的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转变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在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同时,中国近年来还加大了对外援助的力度。继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宣布了中国对外援助的“五大举措”后,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在会议上宣布了中国对非援助的“八项政策措施”。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成为增进中国与之关系的重要方面。

第三,中国的多边经济外交更加活跃,形式多样。中国经过长期努力终于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成为世贸的一员。“入世”之后,中国在世贸框架内为扩大开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增强贸易透明度;保护知识产权;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积极参加以世贸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同时将区域和双边贸易安排作为多边体制的重要补充,为拉动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外,中国还积极进行多边经济对话,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领导人通过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性会议,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和经济界人士交换看法,增进了解。其中,胡锦涛主席2003年首次参加G8集团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讨论,开始了中国同G8接触,在解决全球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能源和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立场,阐述中方的观点,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目前中国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达成了5个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与更多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更多类似的协议。其中,根据中国与东盟2002年达成的协议,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地区将初步建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继北美、欧盟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第四,中国经济外交的内容不断扩展,领域广阔。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能源外交、气候外交等新的经济外交形式在中国外交中逐步展开,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气候外交为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所带来的危机,为切实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专门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国际上积极推动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合作,要求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在能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新内容。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外交实践,中国经济外交的内容日益丰富、手段趋于多元、领域不断拓展,层次更加清晰,在整体外交中的地位有了极大提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上升,国际交往的增多,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中国经济外交在内涵和外延还会不断扩展,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也会不断提高。(任远喆)


  本文关键词:经济外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125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