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英国商品贸易互补性与贸易潜力研究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中国和英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开启了中英两国直接贸易的历史。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W来,中国和英国的贸易关系联系不断加强,两国双边贸易额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时代的到来,中英两国成为彼此重要的经济洽作伙伴。2003年到2013年,英国连续10年成为中国在欧盟内部仅次于德国和荷兰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英国在欧盟成员国以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国成为英国第4: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在英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是英国出口増长最快的市场。据中国商务部网站公布数据,2014年中英两国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08.72亿美元,同比増长率为15.5%,远高于中国同世界商品贸易3.4%的增幅,同一时期,中欧货物贸易増长幅度为10%,中德、中荷货物贸易增幅依次为10%、5.9%。2014年1月一6月,英国向中国出口商品中前四大类分别是运输设备、机电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英国自中国进口商品中前兰大类分别是机电产厢、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
1949年至今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中英两国经历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大使级外交关系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遵循着协作伙伴关《的原则巧精神,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英两国都非常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国的能源资源丰富,在欧盟国家中居于首化它拥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并且英国的技术与经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则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多样化、购买力强,拥有巨大的贸易市场。正是由于中英两国目前所处的经济阶段不同,技术发展水平也不同,生产要素禀赋更是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以说中英两国双边贸易发展潜为巨大。中英两国高层领导人也充分重视两国的贸易关系,2013年12月英国首相卡梅隆率团访问中国,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英国,并在伦敦成功举行了中英峰会,高层领导人的会晤推进中英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
1.2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及不足
1.2.1研究思路
本文在概述中国与英国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英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及贸易潜力。论文首先分析了中英双边贸易发展历程,然后从商品结构的角度分析中英贸易存在的互补牲,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接着构建一个ARMA模型,对中英双边贸易额进行短期预测;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大力发展中英双边贸易的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
2.理论基础
本章从贸易产生原因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贸易理论,并以此作为分析中英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中英贸易发展的互补性与贸易潜力的理论依据,从而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很大,因为在现实贸易体系中,有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欠发达国家,可能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根据现实情况我们知道,这些国家间仍然存在着国际贸易,而显然绝对优势理论就无法解释这种发达国家同落后国家进行贸易的原因。因此,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实际现象时有很多局限性。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首次提出绝对优势理论,通过对国家和家庭的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国陈贸易和国际分工之所以产全的原因在于参与贸易的不同国家间存在着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也存在着绝对差异。由于国家间的历史条件不同及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每个国家擅长生产的产品化及具有优势的产品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所具有的劳动生产率窩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可以通过生产成本这一间接指标进行衡量:假设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单位劳动力比其他国家生产同样的产品所需要的单位劳动力少,那么我们就认为该国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绝对劣势。因此,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晶,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交换的方式获得产品要比本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更加有利,通过这样的贸易交换可实现双赢。
...................
2.2比较化势理论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劣势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就无法参加到国际贸易当中,这种理论与现实情况不符。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即使A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劣势时,只要A国两种产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程度不同,B国两种产品的比较劣势程度也不完全相同,那么就可以说两个国家之间是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因为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其劣势程度较轻的产品,此时该国家在该类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由此可知,任何国家都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比较优势理论相较于绝对优势理论更贴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根据要素禀戚理论,一国应该集中生产并且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例如劳动资源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反之亦然。要素禀赋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打破了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某些局限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家与国家么间的产业内贸易只存在于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国家,然而,产业内贸易理论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同类产品异质性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即使是同类产品也可能参与到国际按贸易中,可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交换。该理论认为产业内贸易形成的根本的原因就是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狂会中,规模经济是存在的,而规模经济的产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者可以更加集中的专业化生产某一种产品,由此带动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产品么间差异的存在,即促使了生产者寻求更加专业化的道路,以获得规模效益,这也为生产者提供了竞争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擇,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仍然能够存在大量的贸易。
..................
3.中英商品贸易发展概述.............14
3.1中英商品贸易发展历程................15
3.21997年以来中英商品贸易发展分析..............17
4.中英商品贸易互补性研究.......29
4.1显性比较优势分析...............30
4.1.1中国对世界显性比较优势..............30
5.基于ARMA模型的中英商品贸易潜力分析............42
5.1ARIMA模型概述................43
5.2数据来源............43
5.基于ARIMA模型的中英商品贸易潜力分析
5.1数据来源
本章将选取1976年-2014年共计38年的中英双边贸易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其中选取1976年一2012年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预留2013年、2014年的数据用于对模型进行检测。
用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如果为非平稳的,则需要在建模之前将其转换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笔者选取1976—2012年的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图,观察其平稳性。
.......................
6.结论及政策建议
6.1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通过前两章中英贸易互补性研究及中英贸易潜力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中英两国存在较为突出的贸易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国资源禀贼的差异,中国对英国贸易互补性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英双方各自互补性较强的产品均是本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但是不可否认,两国的贸易结合度较低,贸易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这说明,中英两国在贸易发展方面前景广阔,两国的双边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通过ARIMA模型的预测,中英两国2015年的贸易额为905亿美元,整体上也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并未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这主要是英国目前的贸易伙伴国主要集中在欧盟内部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英两国的贸易基础与其他贸易伙伴国相比较差。因此,中英双方不能急于求成,应在稳重求发展,要注重中英贸易发展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44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4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