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报刊新闻摄影的变化研究
第一章 报刊新闻摄影的数字化演变
第一节 数字时代与新闻摄影
数字时代涵盖方方面面,与新闻摄影这两个词看似没有任何的联系,但相机的数字化又把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胶片时代,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于1826 年的一天成功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他当时的制作工艺是在白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的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自那时起,照片就开始进入人类的视线,记录世界,记录生活,报刊上也逐步开始有了新闻图片的身影。
在我国,关于谁是我国第一个摄影记者的争论是学者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之一。有的报刊史学家认为李少穆是我国第一个职业的摄影记者。我国早期报刊上的照片,多不署名,1907 年在上海创刊的《神洲日报》打破了这个陈规,多次刊出李少穆拍的署名新闻照片。在李少穆之前,当时的报纸上也有一些新闻图片,但那些图片的作者没有署名,也难以考证。武昌起义时,原在汉口开照相馆的共进会会员李白贞在汉阳前线从事战地摄影,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是我国最早从事战地摄影采访的记者之一。民国初年,高剑父组织“中华写真队”,随孙中山活动,并派员随军摄影,部分新闻照片刊登在《真相画报》上,这个写真队实际上就是一个官方新闻摄影机构,其成员履行摄影记者的职责,专门从事摄影采访工作。
职业摄影记者发源于上海,到 20 年代末己成为一支活跃的力量。当时的报人张友莺评论说:“吾国报纸,近年亦知图照重要,故略具规模之新闻社,必皆没。上海以《时报》图照为最佳,《申报》、《新闻报》之制版部,功能甚完备,多年来摄影记者人材辈出。”北方的一些大报、画报和通讯社也先后配备了摄影记者,如北平《世界日报》的魏于忠、《晨报》的宗惟赓、天津中外新闻社的方大曾等,都是名噪一时的人物。在其他一些地方,如西安的《西京日报》、杭州的《东南日报》等也都有了自己的摄影记者,到 30 年代,中国摄影记者队伍己逐步形成,他们的活动,对发展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起了重要作用。由此看来,新闻摄影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报纸从以文字为重点逐渐转变成以图片为重点,克服“重图轻文”,实现“图文并茂”。
.........................
第二节 数码相机与新闻摄影的发展
自第一款专业数码相机以来,我国的新闻摄影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开始步入数字摄影时代。随着数字化摄影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胶片摄影从几十年前的鼎盛期逐步走向衰落。从目前我国新闻摄影的现状来看,新闻摄影的数字化已经以它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逐步改变着新闻摄影的发展方向。在我国,数码相机的产生与发展也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普及。
随着现如今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计算机从二十年前的奢侈品逐步转化成现在人们生产生活所必备的必需品。伴随计算机的不断更新和普及,加之电子储存卡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一张小小的照片存储卡能够容纳数以千计的照片,数码相机有了更好的使用载体,使得当今数码相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日新月异。
胶片时代,一卷胶卷大概只能拍 36 张照片,购买胶卷需要很大的费用,再加上拍完照片后还要冲印才能看到照片,否则照片就无法浏览。从购买胶卷到最后冲印完成,一张照片所花费的代价是巨大的,耗时耗力。数字时代,以一张8G 的 SD 储存卡为例,50 元左右的价格即可购买到一张 8G 的相机储存卡,以数码相机拍一张照片 3M 的大小来计算,一张储存卡可以容纳 2500 多张照片,与胶卷相比,一张 8G 的卡相当于要购买 70 多卷胶卷才能完成内容的储存。电脑的普及化使得储存的照片不一定要通过冲印才能看到,储存卡内的照片通过电脑就可以轻松地实现储存与浏览的各种功能。价格的低廉、储存的持久、浏览的方便、便于携带复制等这些胶片摄影无法企及的巨大优势,让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
第二章 全民摄影是新闻摄影数字化的趋势
第一节 摄影通讯员的增加拓展了新闻的来源
一、通讯员的图片丰富了报纸的版面
在数字技术不发达的时代,由于相机设备的昂贵,报纸上的内容往往被文字所占据,“重文轻图”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数码相机和手机的普及,摄影技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他们对于新闻摄影的理解和对影像的捕捉能力也日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报纸应顺势改革,实现“图文并茂”的报道模式是报刊发展的主流。在报社,摄影记者的数量有限,报社招聘专职摄影记者所花费的成本较大,而摄影通讯员拍摄的照片如果被报刊采用,报社只需支付一定的稿费即可,较培养记者所需的费用大大降低,也可以为报社节约一笔开支。因此,摄影通讯员是一支重要的补充力量。
文字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对现场进行还原,某个活动如果文字记者没有到场,他可以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进行采写。但图片就不行,摄影者如果没有到第一现场进行拍摄,就没有图片稿。图片现场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摄影比文字更需要通讯员。摄影通讯员往往分布在各行各业,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负责人、职业摄影师、业余爱好者等等人群组成,他们拥有的新闻线索和拍摄机会都比报社的摄影记者丰富。如今,许多报社都重视对摄影通讯员的培养和发展。淮安日报社十分鼓励通讯员来稿,隔三差五刊发通讯员的来稿。2012 年 8 月 15日的《淮安日报》新闻版面全部采用通讯员拍摄并署名的新闻图片。2011 年起,淮安报业传媒集团视觉中心开通了专门传图的网站“图特网”,摄影记者和摄影通讯员有了同样的发稿平台。记者和通讯员每天将稿件上传到该网站,视觉中心主任会根据集团所属的《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和《淮海商报》对图片的需求进行签稿,如果采用通讯员的稿件则给予相应稿费。《常州日报》每周都有“运河拍客”版面,专门刊发通讯员的照片,该报新闻版面也经常看到摄影通讯员拍摄的照片。淮安报业传媒集团还不定期组织摄影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到年底对优秀的摄影通讯员进行表彰,以此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其业务水平。
二、签约摄影师让通讯社图片得以更快传播
网络媒体的不断壮大使得新闻媒体对于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除报纸要第二天出版以外,很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时效要求很高,要求采完即编,编完即发。通讯社作为供稿单位,对时效性和现场性的要求更高,这是他们在媒体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对某些突发情况的报道,通讯社对时效和现场的要求体现得更为明显。发展签约摄影师是新华社、中新社等国家权威通讯社拓宽新闻资源、丰富新闻报道面的通用做法。目前,新华社的签约摄影师已经突破了一万人,这些签约摄影师分布地域广,到达现场快,业务水平高,实现了全国各城市各行业的全面覆盖。据新华社统计,万名签约摄影师中 70%为媒体一线的专职摄影记者,20%为各地相关部门的新闻干事,10%为工作在机场、铁路、海关、公安等重要部门的摄影干事。
........................
第二节 报纸编辑如何权衡记者与通讯员来稿
图片在报纸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图片,也在思考着图片的拍摄技巧和表现手法。他们的出现打破了报纸上图片多由摄影记者采写拍摄的格局,越来越多的通讯员的照片开始出现在报纸上。通讯员的加入无疑拓展了报纸上图片新闻的来源,更加丰富了报纸的内容,但也带来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报社每天出报的版面是差不多固定的,为了视觉的美观,每个版面编辑的图片数量也有较高的要求,在总量固定的情况之下,通讯员图片的增加直接影响到摄影记者的发稿,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记者收入的减少,这对记者的打击是最大,,直接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但随着全民摄影的不断深入,这种趋势又似乎很难改变,如何创新编辑理念,更好地权衡记者与通讯员的图片稿件成了编辑们探讨的话题。
一、开设摄影专版,发挥摄影记者的独特优势
现状必须改革,要做到既维护摄影记者的切实利益,又不伤害通讯员投稿的积极性,扩版是现如今大多数报纸所采用的通用做法,摄影专版由此应运而生。这种以图片为主,文字说明为辅的版面拓展了版面上图片的数量,以 6 到 10 张组照或图片故事组合而成的版面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成功地打出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摄影记者拍摄的积极性。摄影专版吧同于其他版面,文字新闻版面上的图片新闻更多地是用来体现某一条图片新闻的价值,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也用于美化版面。摄影专版也不同,它以图片为主,以文字说明为辅,对图片的质量相对严格,这就要求摄影记者用摄影的眼光和观察力去思考拍摄对象,这也为他们发挥自身特长提供了物质条件。
许多地方报都开设了摄影版面,《广西日报》于每周二开设“摄影视角”版面,编辑选取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故事,以艺术化的文字标题和生动的图片组版,极具视觉冲击力。《解放日报》在每周五组版“解放视觉”,版面中,编辑会选取一张最好的照片做成大图,一张照片几乎占半个版面,其余照片按视觉效果组合,给人以十分大气的视觉感受。《无锡日报》每周六增加“快门周刊”版面,其版面设计和安排让读者有一种阅读周刊杂志的感觉。作为版面形态时尚化的创新和突破,周刊内容全部围绕新闻纪实摄影设置,常规板块包括主打、图说、城市表情、摄汇故事、快门课堂等多个栏目,结合无锡社会的种种热点推出系列视觉专题。周刊开设官方微博,以各种视觉表现形式传递办报理念。《常州日报》每周则开设两个摄影版面,每周五开设“常州影像”版面,每周六开设“运河拍客”版面,“常州影像”版面大多数情况下刊登报社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故事,“运河拍客”版面则刊登一些通讯员和拍客拍摄的照片。每周两个版面有效地权衡了摄影记者与通讯员的发稿问题。在内容方面,《常州日报》的图片编辑每周都会向拍客和通讯员公布一个拍摄主题,或是组织一场摄影采风活动,拍客们有了发稿的阵地,报纸也通过“常州影像”和“运河拍客”版面打造自己的摄影品牌。
.......................
第三章 报刊新闻摄影呈现出传播的“快”之道........................... 19
第一节 快速传播是报刊新闻摄影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19
第二节 报刊新闻摄影对新闻图片快速传播的具体表现....................20
第四章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改变着记者工作和思维的方式.................23
第一节 记者工作方式的变革..............................23
一、胶片时代记者的工作节奏相对缓慢...................... 23
第五章 数字时代摄影记者如何体现专业优势............................ 28
第一节 摄影记者应加强新闻敏感,提高对新闻的捕捉能力...................28
第二节 摄影记者应不断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 30
第六章 数字时代提高报刊新闻摄影质量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报刊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探讨
一、数字时代报刊照片中的伦理争议越显突出
一些经典的颇具争议的照片历历在目,争议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新闻工作者伦理道德深入的思考。《秃鹫与小孩》是一张非常经典的照片(图八)。画面中一个是瘦骨嶙峋的黑色皮肤的小女孩,她奄奄一息扑倒在地上,相对的是一只等待食物的秃鹫,它停住在小孩不远的身后紧紧盯着她。这是 1993 年,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去苏丹拍摄的,拍完照片后,卡特赶走了秃鹫,注视着小女孩继续蹒跚而行。然后他坐在树下,点燃一支烟,念着上帝的名字放声痛哭。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发表后激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引起了国际舆论对苏丹饥荒和内乱的关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谴责卡特残忍,没有放下相机去救小女孩。凭借这张照片获得 1994 年普利策奖的卡特最终自杀,他在临终遗言中说,“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近期出现的轰动一时的照片是美国的《纽约邮报》于 2012 年 12 月 4 日头版刊登大幅新闻图片。一名男子被推下站台后,双手压在站台边缘奋力往上爬,但只能绝望地看着列车迎头向他撞来,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死亡。《纽约邮报》采用头版大幅图片和大字号标题的方式突出处理这一悲剧事件,引起了众怒。通过这一些经典的案例可以看出,照片没有经过摆拍和后期刻意的加工,除了海啸照片的图片说明作假以外,其他都是真实新闻,但记者的伦理道德在照片发布后却遭到了强烈的质疑。这些画面是残忍的,所反映的是都是有关生命的思考,但是摄影记者宁可见死不救也要拍照片,这种错误的导向最终让作者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国内也有一些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记者,为了拍摄一些能够引起轰动的照片,不惜通过造假、不顾他人感受进行拍摄等手段来获得照片。
.......................
结论
自数码相机发明后,报纸上照片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照片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闻摄影逐步进入数字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让新闻摄影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照片的质量越来越高。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继承了胶片时代新闻摄影的规律与特点,又在其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不同时期的新闻摄影有着同样的原则和特点。真实性原则是贯穿各个时期新闻摄影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报刊上的任何一条新闻都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才写,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不仅是对新闻的亵渎,更是记者新闻素养的负面体现。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的发展中呈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第二是对摄影记者的图片拍摄能力和图片编辑的版式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是照片呈现爆发式增长,全民摄影与手机摄影之风愈演愈烈。
面对市场化的挑战,报业较之前而言有着更加明显的压力和挑战:数字化的竞争、广告份额的下滑、新兴媒体的挤压等等。这些都给报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然而,“一图胜千言”,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看图,这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好在摄影记者见报的照片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坏在摄影记者的水平会受到更多人的批评指点。摄影记者需要有全面发展,新闻摄影才能有进步和提高。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对胶片时代继传承又发展,同时出现的新问题也不容小觑,照片的真实性问题、摆拍问题、伦理道德等问题在新的发展环境之下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制约着新闻摄影的发展步伐。如何解决和规避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记者和编辑自身的努力,制度和规范等措施的制定也能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约束力。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5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45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