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教不严,师之惰

发布时间:2016-05-28 10:01

  本文关键词:师之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教不严,师之惰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就面临一个问题,这就是成长和发展的问题。成长和发展是同义语,是不同年龄、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说法而已。人在幼小时面临的是长大的问题,这个长大就是成长。当长成人后就涉及人生的发展了。在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接受教育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成了人生的必修功课。我这里所说的“教育”是广义的教育,这里的“接受教育”也不一定指学校教育,即使一天学不上的可能是文盲的人,也同样面临“接受教育”,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问题。
  人的成长和发展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身体、生理的成长,也包括思想的成熟和成长,还包括在世上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的获得和提高。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让人们明显可以感受到的是身体的成长,生理的成长。人的身体、生理的成长需要呼吸和通过进食获得蛋白质、维生素等养料,而人的思想的成熟成长,生存技能的获得和提高则需要吸取和学习人类一代代创造传承下来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这个吸取文化知识养料,形成遵守社会规范行为习惯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正是教育在人生历程中具有非凡的意义,接受教育就成了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就说明了教育的这种意义和作用。教育就成了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成了人类社会永恒的事业。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事业,一般说来包括德育、智育和体育。德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即将未成年人培养成为遵守社会规范的合格成员。智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以传授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生存技能的教育。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
  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得上好老师,才是学生需要的老师呢?社会和教育自身对教师有这样那样的要求,但在我看来,对教师的第一位的要求应该是一个字,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这样的观点,或许会被某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人讥为“落伍”“过时”,但我始终坚信“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
  从教师的角度看,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和优良的智能结构素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核心就是要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又在于对学生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工作负责任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相反,一个对学生放纵的教师绝不可能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也不可能是一个对工作负责任的好教师。
  从学生的角度看,教育关乎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还很不成熟,虽然从道理上明白接受教育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会精力不集中,甚至懒惰,这就需要作为学校教育者的老师的严格约束,让他们养成自觉学习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如果这时我们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由,对其放任自流,不严加管束,这难道不是在贻误学生吗?这难道是我们教师应有的作为吗?为了让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我们除了给它浇水、施肥外,当发现它弯曲了的时候,我们还得将它绑缚起来,予以矫正。离开了绑缚的树苗一定不可能长成栋梁之材。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也离不开必要的严格的“绑缚”。离开了严格约束的学生必定是各种坏毛病、坏习惯集于一身,绝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如果说在智育方面我们需要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活力和灵性,同时也是为保护和发展他们的特长与个性的话,那么,在德育方面,我们则是为社会培养遵守社会规范的合格成员,我们应强调共性,强调规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强调共性,强调规则,就意味着铁面无私,就意味着严格。
  就是在智育方面,学习科学文化方面也离不开教师的严格要求。科学实验、数据计算时,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不得半点马虎。比如在火箭飞船的发射过程中,一个数据出错可能导致整个发射的失败。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时,能不对学生严格要求吗?能不培养学生在科学上、学术上一丝不苟的精神吗?如果我们忽视了对学生的这种严格要求,带来的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教育不管怎么样改革,教师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班集体的领导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的角色不会变。这样的一些角色要求我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对工作有责任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严格要求,才不算辜负和玷污人民教师这个名号。
  江口中学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 | 楼主


  本文关键词:师之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50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