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广谱血管生成抑制剂中的典范(分类新闻)

发布时间:2016-06-22 07:05

  本文关键词:血管内皮抑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广谱血管生成抑制剂中的典范

广谱血管生成抑制剂中的典范(分类新闻)


     2007年7月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主办, CSCO-先声药业肿瘤抗血管生成学术研讨会-恩度上海高峰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大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廖美琳教授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王杰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及天津肿瘤医院李凯教授亲临会议现场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1971年Folkman教授指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形成。基于此理念而形成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许多肿瘤中产生了较好的疗效。内皮抑素是其中的一个范例。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复性、生产均较困难,我国科学家在endostatin的基础上改变了其氨基酸序列,使该蛋白的药用性能和疗效得到显著提高,该药即为“恩度”(YH-16,EndostarTM)。恩度在随后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中获得了可喜的疗效,成为广谱血管生成抑制剂中的典范。

    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策略的现状与前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韩宝惠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死亡率全球居首位,尽管自二十世纪90年代,铂类联合第三代新药使NSCLC的控制率上升,但是晚期NSCLC 患者1年生存率仍较低。而肿瘤的生长、转移均需要肿瘤血管生成,因此抗血管的靶向治疗成为治疗NSCLC的研究热点。血管生成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调控,因此拮抗促进因子、补充抑制因子和抑制内皮细胞等的抗血管生成策略均在临床中进行了研究。

    1999年上海市胸科医院所做的临床基础研究表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NSCLC的期别有显著相关性。上海市胸科医院在2007年对肿瘤的微渗透原理进行了研究,表明肿瘤内和瘤周的微环境存在差异。另外,国外研究表明VEGF表达水平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NSCLC的预后呈负相关。因此,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成为NSCLC治疗的热点。

    目前肿瘤的抗血管生成包括针对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的多种药物。1997年人们发现了endostatin,但由于多种原因该药未能上市,我国在此基础上将其进行改构,使其稳定性提高、半衰期延长、生物活性增加,采用大肠杆菌做为蛋白表达体系,同时解决了 endostatin 包涵体复性的难题。此药物被命名为恩度。

    恩度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VB+DDP,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试验在24家医院的493例患者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恩度与NP方案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晚期NSCLC的有效率(RR)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图1)。并且恩度安全性较好,没有明显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在获得临床受益的患者中,大多数随着肿瘤缓解而生活质量提高。

    另外,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了恩度治疗30例NSCLC的研究,分期为IIIB和IV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2和18例,接受一线、二线、三线化疗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1、6、3例。结果表明,疾病缓解率为26.6%,疾病稳定为53.3%,总的疾病控制率为79.9%。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恩度应用的疗程数有相关性,接受1、2~3,3~4,>6个疗程恩度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3个月、5.5个月和9个月(图2)。总的来看恩度治疗NSCLC时,对初治与复治患者均有效果,治疗效果与化疗疗效相关(图3),延长了患者的TTP,有效患者坚持长期使用可最大获益,恩度使用安全性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除恩度在NSCLC中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外,应用沙利度胺(抗血管生成制剂)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显著延长了NSCLC患者的TTP。亚组分析表明,治疗有效组其VEGF水平治疗后显著下降,无效组VEGF水平较前明显升高。TNF-α治疗后显著下降。

    总之,肿瘤负荷的减少、肿瘤活性(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的下降和抗血管生成治疗是使NSCLC缓解率提高、生存期延长的主要策略,为更好地治疗NSCLC和充分利用抗血管生成制剂,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并且最好能找出预测疗效的标志分子进行个体化治疗。

    恩度,作为全球唯一成功上市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为临床医生及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本文关键词:血管内皮抑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0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60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