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选题 >

自己判断力_多元化时代亟须判断力教育*

发布时间:2016-11-18 10:01

  本文关键词:判断力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发表 > 多元化时代亟须判断力教育*

多元化时代亟须判断力教育*

发布日期: 2013-08-08 发布:  

  2013年1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3年14期

  在一个价值多元、道德多元、文化多元的大变革时代,判断力教育势在必行。多元化时代的判断力教育有三大问题有待阐释,分别为“什么是判断力教育”“为什么提倡判断力教育”和“怎么开展判断力教育”。从哲学的角度对“判断力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反思和批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论文网
  多元化时代;判断力;判断力教育
  张荣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一、判断力教育指向幸福人生
  一般认为,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两大基本功能。但从根本上看,无论是个体的个性化还是个体的社会化,都不可忽视个体判断力的不断提升。否则,个体思想和人格的独立性、完整性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应变能力,必然大打折扣。现实中,一个判断力发育不健全的人,一个跟着感觉走、没有自我约束和自我超越意识的人,在各种交往实践中都会遭遇重重困难。一个人的判断力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结果和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可以说,没有可靠的判断力,便没有幸福、可靠的人生。
  一个人的判断力即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即一个人的理智和理性。一个人“知—情—意—行”的逻辑一致性,标示着一个人的判断力水平。一个人的判断力决定着一个人的认识路线和认识结果。柏拉图的“洞喻”和培根的“四种假象”都在告诫人们,个体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度的,其精神和心灵时常会遭遇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困惑。在此语境下,“判断力教育(education of judgment)”便成为一种擦亮眼睛、驱逐黑暗,朝向真、善、美的强心益智活动。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判断力教育崇尚质疑、辩驳和探究,在相当程度上表征为以提升个体认识能力为旨趣的“理性教育”,而非简单、肤浅、盲目的“情感教育”。不懂事理,则不懂情感。一无所知的人,也一无所爱。判断力教育所认同的“情感教育”,建立在完备的理性基础之上,它反对模仿,反对顺从于欲望或习俗的“非(反)理性教育”,它重视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的融合,追求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二、判断力教育重视知识习得
  可靠的判断力总是建立在比较充分、完备(善)的知识基础之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之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一个很重要的根据就是储备知识可以提升人的判断力。兵家孙武说得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政篇》)
  根据唯物主义认识论,一切比较完备(善)的知识都需经由两个阶段才能形成:第一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当然,主体在运用理性知识进行判断的具体过程中,理性和感性是交错互动的,两者没有清晰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
  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无知者无畏,无知者的行动常常是可怕的行动。与任何真正的教育一样,判断力教育不仅从不拒绝或轻视传授知识,而且特别看重学生对于真理原则、价值尺度的全面占有、深刻领悟和灵活运用。当然,亲身经历和主观感受向来优先于抽象的知识概念,好的教育应该遵循个体知识增长的自然进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受教育者观察、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而不是把现成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强塞进他们的脑袋。
  三、判断力教育提倡自主学习
  一个人的判断能力也即一个人的选择能力。从生到死,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儿童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很多父母喜欢替孩子选择,很多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他们看来,成人总是比儿童更有经验、更聪明,这样做可以让孩子节省时间、少走弯路、避免错误。岂不知,一直处于他人“包办”中的儿童永远长不大,甚至不愿长大,直至失去个体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事实上,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不管是服从还是不从,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真正有智慧的教育者不是简单地给出“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之类的判断标准,而是与儿童一道耐心地考察各种想法和做法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儿童只有在自主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才能学会思考和选择,只有在实际参与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做事的方法和技巧。“解放儿童”的根本意义正在于此。
  父母教孩子走路的目的在于孩子能够独立行走,教师教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判断力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越来越不需要教育者,最后能够从容地、独立自主地面对生活。为此,我们特别欣赏《教师座右铭》(The Quotable Teacher)中的两句格言:1.The object of teaching a child is to enable him to get along without his teacher;2.A good teacher is one who makes himself progressively unnecessary.[1]这两句话大同小异,非常深刻地揭示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真谛,与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因此,判断力教育特别主张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2]一个人主体性的生成过程与一个人判断力的成熟过程是一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理念会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判断力教育鼓励独立思考
  一个人的判断力关涉其洞察力、理解力、鉴赏力等多个方面,而其中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自然而然成长起来的,必须经过自觉训练和培养才能逐步完善和健全。由低级到高级,一个人的判断力发展会呈现出明显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的家庭生活和学校课程在培养儿童的判断力方面,很难走向理性和自觉。   一个人的判断力即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态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尊重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意识,培养其良好的思维态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判断力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How We Think)中关于反省思维与教学两者关系的探讨,对于我们开展判断力教育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大量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思维态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与其成长环境和实际经验息息相关。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冷笑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出了这样一道考题:请你对其他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在看完题目之后,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美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请”,美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看到这则略显幽默但更具讽刺意味的网络故事,中国的每一位父亲或母亲,每一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应该认真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究竟是怎样的学习和生存境遇,让我们的孩子丧失了“自己的看法”和起码的判断力?
  五、判断力教育强调生活反思
  陶行知先生在探讨以培养生活力为指向的生活教育时,将生活划分为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和社会改造的生活等不同形态,并指出:如果将这五种生活进行细分的话,大约有三千种以上的生活力,因而有三千种以上的生活力需要培养。在我来看,不论有多少种生活和生活力,没有判断力支撑的生活是不可思议的。
  很多时候,生活即反思、判断和选择。正因为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判断力才显得极其重要。从服务于个体生活的角度看,判断力教育常常表征为习惯培养、人格塑造或自我修炼,而“慎独”一直是广受推崇的修身之道。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礼记·大学》)
  一个人的判断力是其生活反思能力的核心所在。就现有的理论资源而言,基于生活的判断力教育,需要充分吸收康德“三大批判”的合理思想,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出现比这更为系统深刻的“判断力学说”。在康德看来,判断力即把特殊归摄于普遍之下的思考能力。其中,如果普遍的东西(规则、原则、规律)被给予了,那么把特殊归摄于它们之下的那个判断力就是规定性的;如果只有特殊被给予了,判断力必须为此去寻求普遍,那么这种判断力就是反思性的。[3]真正理智而值得过的生活,既需要做规定性判断,也需要做反思性判断,既需要做审美性判断,也需要做目的性判断。
  六、判断力教育挑战陈规陋习
  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动物,总是生活在由宗教、习俗、道德、法律等多种制度规约的环境之中。在现代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是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的两个基本尺度。“在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中,最重要、最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通常是由法律强制实行的,那些在重要程度上稍轻的规则是由实证道德来维系的。法律仿佛构成社会秩序的骨架,道德则给了它血与肉。”[4]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现代人只需要依照现成的规范、条文行事而无需反省、判断和选择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性的。现代人面临的冲突、困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得多。除了个人境遇的特殊、复杂外,道德规范本身的相对性、多元性以及法律条文的主观性、不确定性,也导致生活样态的千差万别。
  其实,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作为特定时空、文化背景下的价值逻辑和价值选择,必然随着时空、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形式与内容的转换。所谓价值,即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效用,它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欲望、目的时所呈现的一种关系属性。为什么“三纲五常”呈式微之势?为什么有些法律条文亟待修订甚至废除?因为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价值准则有了新的内容。
  仅就法律的缺陷而言,亚里士多德曾强调:“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5]可见,“良法”才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可能出现一些“恶法”,如果遵从即违背实质正义,如果不遵从则违背形式正义。在“恶法”面前何去何从,直接考验个人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准则。无论是法律条文还是道德规范,必须是合理的,必须经得起良知的检视、拷问,才具备推行和实践的合法性。
  七、判断力教育推崇价值理性
  一个人的行为能力、生活能力是其判断力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一个人的行为品质、生活境界,取决于行为和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德性的分量。没有思想和德性的人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人生,是肤浅、空洞、无趣的人生。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而反省的目的就在于增加生存的重量。
  在一个价值、道德、文化急剧变革的时代,怎样才能克服道德和法律本身的局限性?怎样为个人的言谈举止进行辩护?怎样为自己的“顺从”或“不从”行为的正当性进行解释?这是每个人认真生活时无法越过的难题。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都不存在一劳永逸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活准则和行动逻辑,科学的做法只能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有意识地锻炼思维,从而形成一个灵活、开放、富有批判意识和反省能力的头脑。
  教育就是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培养其理性,从而过上一种理智的生活。这种理智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于法律条文和道德规范的洞察力、理解力和批判力。在一个动荡不安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在一种多元价值秩序中,这种理智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强调,我们没有理由期待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比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或者一个聪明的人比一个愚蠢的人在道德上更为优越。[6]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个人道德尤其是道德判断力,并非必然地与那些所谓受过教育的人或者聪明的人有缘分。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道德尤其是道德判断力必须经过反复地、严肃地、持续不断地耐心引导和自我修炼,才可能在一个人的身上逐渐地成长起来。   八、判断力教育遵循文化逻辑
  判断力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或“人格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儒家论点堪称典范。比如众所周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等,今天依然是人生处事的金科玉律。
  人生就是生活,就是做人。但是,过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无法回避的话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大丈夫人格,更是生活姿态和人生追求。或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或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它们是判断力教育所描绘的人生境界,也是相关课程与教学的经典内容。
  年龄和阅历造就了人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态度。在宏大的人生坐标中,少年儿童是现实主义者,青年人是理想主义者,中年人是怀疑主义者,老年人是神秘主义者。或者说,少年儿童过的是一种感性的生活,青年人过的是一种梦幻的生活,中年人过的是一种多变的生活,而老年人过的是一种宗教式的生活。《论语》中的“君子之戒”,揭示了判断力教育顺序性、阶段性: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经验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只有坚持一种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才可能大度从容、得心应手。孔子的“四毋说”值得铭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经验还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智和德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只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善意和良知同行时,才可能探知生活世界的精微处。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现实生活中,心眼不多但品行端正的人,经常能看穿最狡猾的骗子的诡计;而贪婪、无知和虚荣则常常使一个人的判断力钝化,一个人一旦被这些东西控制,各种形式的常识和劝导,都不过是耳边风,很难产生实质性作用。
  九、判断力教育直面人格现实
  良好的判断力是一个人保持清醒、自由而不自我放纵的前提条件。在《斐德若》中,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划分为三部分,其中的两部分像两匹马,第三部分像一个御车人。这两匹马中一匹驯良,一匹顽劣。驯良的这匹马占较尊的位置,样子顶美,身材挺直,颈项高举,鼻子像鹰钩,白毛黑眼,它爱好荣誉,谦逊和节制,因为懂事,要驾驭它并不需要鞭挞,只需劝导一声即可。顽劣的这匹马则相反,庞大、卷曲而丑陋,颈项短而粗,面庞平板,皮毛黝黑,眼睛灰土色里带血红色,不规矩而又骄横,耳朵长满了乱毛,又聋,鞭打脚踢也难得使其听从调度。[7]御车人靠什么来驾驭这两匹马?只能是良好的判断力。
  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判断力,才可能节制而不压抑,随性而不放纵,才可能在各种名利得失乃至危机面前心不慌、意不乱,安定从容。在《斐多》中,柏拉图特别强调,节制就是不被欲望所支配,就是对各种诱惑保持一种清醒。他认为,节制这种美德属于那些克制身体欲望而专注于哲学思考的人。今天,身处物质主义、科技至上和经济主导一切的大潮中,一个自我放纵的人,一个丧失了自控力、意志力的人,其精神生活的贫穷、困顿状态,可想而知。
  关于节制和放纵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能够直面痛苦而就被称为节制,也不是因为他没能够直面痛苦而就被称为放纵;放纵之人被称为放纵,是因为他由于没有得到快乐而不适当地感觉痛苦(由快乐造成的痛苦),而节制之人被称为节制,是由于他在没有得到快乐或回避快乐时并不感觉痛苦。[8]这些论点,对于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安顿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十、判断力教育主张返璞归真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乃是一切判断的基础;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不但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常常会导致严重后果。现实中,不少人会对明确无误的事情表示怀疑,而有的人则对一些尚不明确的东西深信不疑。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不知自我反省也不知谨慎使用的话,一个人的头脑将成为非常危险的东西。
  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惑或不盲从呢?最要紧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判断力。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判断力?梁启超在《为学与做人》中有所阐释,他认为大致有三步:第一步,必须拥有相当的常识;第二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必须具备专门的知识;第三步,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由此看来,生活常识、专业技能、实践历练三个方面,决定着一个人的判断力水平。[9]
  遗憾的是,有些富有常识、专业特长和相当生活阅历的人,却常常做出荒诞可笑的事情。有些时候,成人反而不如儿童聪明。为什么?童心最美!儿童心地单纯,其生活世界自然透明,而成人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其认知逻辑因而发生扭曲却不自知。成人常常会陷入一些偏见和假象中。正是基于这事实,人们才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其实,在有些是非面前,儿童之所以会比成人判断更准确,做出更为合理的反应,正因为他们心无旁骛,富有同情心,具有更为敏锐的感知能力。成人之所以会在有些是非面前反应迟钝,根源于冷漠、自私的狭隘心理。并不否认,成人往往比儿童更机灵、更世故、更圆滑,但必须承认,正是机灵、世故和圆滑毁坏了成人对于真、善、美的感知力和判断力。
  从根本上讲,判断力教育是为了规避盲从、浮躁和浅薄,帮助人认识生活的本义,学会以滋养生命的方式享受人生。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言,生活的本质是你喝什么样的水,而不是盛水的杯子,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了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子;看重生活本质的人,在人生的路上艰苦跋涉,寻找更甜更美的甘泉,人生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而那些手捧金杯玉盏的人,却守着几个杯子度过了一生。
  十一、判断力教育反对言听计从
  之所以呼唤判断力教育,是因为当前判断力严重不足。其中,缺乏判断力的不只是儿童,还有教育者自身。反观现实,父母、教师、成人往往更需要判断力教育
  之所以呼唤判断力教育,还因为“唯书”“唯师”“唯上”依然盛行,不少教育者往往习惯于“顺从”而压制“不从”,严重忽视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不少教育者的潜意识中,往往认为“顺从”是一种美德,而“不从”则是一种恶行。岂不知一个人的精神和判断力要想真正获得发展,必须敢于对形形色色的成见和“标准答案”说“No!”。诚如埃里希·弗洛姆所言:“人的智力发展依赖于不从的能力,即对试图禁止新思想的权威人士的不从和对长期形成的已变为废话的权威观点的不从。”[10]   当然,任何专制的统治者都不会鼓励怀疑、批判和不从,他们总是习惯于将个人利益建立在传统、迷信和权力之上。“不要让青少年有判断力。只要给他们汽车、摩托车、刺激的音乐、流行的服饰以及竞争意识就行了。剥夺青少年的思考力,根植他们服从指导者命令的服从心。让他们对批判国家、社会和领袖抱着一种憎恶,让他们深信那是少数派和异端者的罪恶,让他们认为想法和大家不同的就是公敌。”这段被冠以“希特勒语录”的文字,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可以想象,一个人顺从国家权力、教会主张或集体意志时,就会感到安全和有保障,而若要不从,就必须有忍受孤独乃至有“作恶”或“犯罪”的底气。事实上,在各种封闭、专制、独裁的文化体制中,沉默不语或逆来顺受,向来都是弱者的处世之道和生存智慧。所谓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其实不过是很多人逃避的借口。同时,那些对于别人的苦难遭遇无动于衷的人,那些对于身边不平之事听之任之默不做声的人,往往是丧失了道德判断力而灵魂瘫痪、精神麻木的人。言听计从也好,唯唯诺诺也好,可能是大智,但绝不是大勇。
  十二、判断力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蒙
  《察今》曰:“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慎大览》)由此看来,除了价值判断力、道德判断力、文化判断力之外,我们还可以提出逻辑判断力、自然判断力、生活判断力等不同概念。但相比较来看,只有价值判断力,尤其是道德判断力得到了良好锻炼的人,才可能真正成为有教养的人,才配得上“有教养的人”这一称谓。因为,“有道”未必“有德”,“道”可行善,亦可为恶。正如《资治通鉴》中言:“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一个人用智慧来行善,就是天使;用智慧来作恶,就是魔鬼。对于一个道德判断力发育不健全或丧失了道德判断力的人而言,其勇敢的行为常常意味着鲁莽、残暴甚至罪孽,其聪明的脑袋,常常成为谄媚、附庸、腐败的资本和工具。
  正如源赖朝所言:“判断力就像一株不断成长的植物,需要细心培育和不断看护,这样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结出果实。”[11]2在一个诚信、信仰、同情心、责任感稀缺的时代,在一个道德状况异常糟糕的环境里,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发育堪忧。2012年,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尤为擅长的就是投机取巧和自我经营,他们常常能够上下通达、左右逢源,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需要警醒的是,这些人可能是特别聪明的人,却不是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因为他们身上缺失了一种德性,道德判断力成为人格“短板”。事实上,这些人不过是培根所讲的那种精通“自谋之术”的人—爱自己甚于任何旁人的人。他们身上的聪明其实是一种卑污的聪明—那种房屋倒塌之前迅速逃离的鼠辈的聪明,那种处心积虑抢占獾穴的狐辈的聪明,那种虚情假意吞噬他物时落下眼泪的鳄鱼的聪明。[12]
  总之,判断力犹如航船之舵、骏马之缰,它是人之为人的内在依据,而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赋予人以理性和良好的判断力,让人拥有智慧,从而摆脱限制人类思想和毁坏人类情感的种种愚昧。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真正自主自觉的教育,无论是探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阐释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都不会忽视个体判断力的培养和提升。“热情就像水晶一样脆弱,但判断力却像青铜一样持久耐用。”[11]4在一个价值多元、道德多元、文化多元的大变革时代,一个没有良好判断力的人,一个没有强大内心世界的人,可能糊里糊涂、跌跌撞撞、随波逐流,也可能畏首畏尾,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一错再错。诸如此类的反面现象,恰好有力地说明了判断力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启蒙价值。
  参考文献:
  [1]Randy Howe. The Quotable Teacher[M]. Lyons :Lyons Press,2006:10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
  [3]康德.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14.
  [4]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469.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6]罗素.西方哲学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205
  [7]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小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8.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2.
  [9]史仲文,胡晓林,王书良.古今中外伟人智者名言精粹—论智慧[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6.
  [10]弗罗姆.人的呼唤—弗罗姆人道主义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
  [11]源赖朝.判断力[M].葛文婷,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12]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东旭,肖昶,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5:99.
  责任编辑/刘 烨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判断力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wd/180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a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