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选题 >

《西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16 08:05

  本文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1年

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陈媛媛  

【摘要】:哈贝马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转向交往行为理论研究,他深受西方哲学语言转向以及胡塞尔、洛维兹、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思想的影响。他批评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反对主客体分离的意识哲学。他分析和批判了工具理性所导致的生活世界殖民化以及现代工业文明中意义丧失、自由丧失等交往异化现象,并力图通过交往合理化的实现来构建一个合理社会。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于在当今社会创造一种平等、自由、自觉的交往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在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简要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从“三个世界”的理论和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关系入手,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概念、生活世界殖民化、普遍语用学、交往合理性和商谈伦理学五个方面。第四部分研究交往行为理论与商谈伦理学的共同特点,第五部分则是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评价,包括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贡献、局限性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08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1章 文献综述7-10
  • 1.1 国外研究现状7
  • 1.2 国内研究现状7-10
  • 第2章 绪论10-13
  • 2.1 选题的缘由10
  • 2.2 选题的意义10-11
  • 2.3 研究方法11
  • 2.4 论文新意预测11-13
  • 第3章 交往行为理论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13-18
  • 3.1 社会背景13-14
  • 3.2 理论渊源14-18
  • 第4章 交往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18-24
  • 4.1 "三个世界"的理论18
  • 4.2 社会的双层结构:生活世界和系统18-23
  • 4.3 生活世界殖民化23-24
  • 第5章 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24-33
  • 5.1 行为和交往行为的含义24-25
  • 5.2 普遍语用学——交往行为的规范基础25-28
  • 5.3 交往资质理论28
  • 5.4 交往合理性28-31
  • 5.5 商谈伦理学31-33
  • 第6章 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特征33-35
  • 6.1 普遍主义33
  • 6.2 认知主义33
  • 6.3 道义论33-34
  • 6.4 形式主义34-35
  • 第7章 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评述35-42
  • 7.1 交往行为理论的贡献35-37
  • 7.2 交往行为理论的局限性37-40
  • 7.3 交往行为理论的现实意义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4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居丽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孟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3 李晓晴;吕翠微;;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人际和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崔凤娟;;论哈贝马斯的语用哲学观[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潘月洲;;论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张静;;浅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青年文学家;2009年16期

    7 贺铁桥;李欣远;;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促进世界和谐的启示[J];传承;2008年14期

    8 方非;论哈贝马斯“交往范式”的理论转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刘睿;;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看翻译研究诸范式[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0 董务刚;;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永军;;语言、理解与交往行为的意义解释——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诠释学意识(提要)[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开会;;哈贝马斯对现代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反思[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鲁路;;哈贝马斯交往概念的思想起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李晓蓓;刘开会;;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谈福柯和哈贝马斯的争论[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傅永军;铁省林;;哈贝马斯宗教哲学思想研究综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沈尚武;;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的诠释学普遍性探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张羽佳;;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胡军良;;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学与美国实用主义传统[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卫东;[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赵汀阳;[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张文涛(人民大学清史所);[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胡润忠;[N];学习时报;2008年

    6 记者 程增宾;[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刘守序;[N];金融时报;2010年

    8 曹卫东;[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郁振华 刘静芳;[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潇潇(记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丹;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田润锋;哈贝马斯理性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宏;哈贝马斯法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阳海音;科学技术与交往合理化[D];复旦大学;2006年

    5 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吴苑华;评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4年

    7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侯志水;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学敏;论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影;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评析[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王卓宇;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理论述评[D];兰州大学;2007年

    5 王玉平;全球化视野下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耿新奇;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理论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7 王立权;哈贝马斯国际人权观述评[D];兰州大学;2007年

    8 李芳扬;哈贝马斯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厚田;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谢莹;哈贝马斯合理化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7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wd/57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