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选题 >

生态文明的手抄报_和谐社会的含义_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构

发布时间:2016-08-15 09:02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构

2012-08-17 16:46 来源:生态建设论文 有人参与

 

1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和谐理念与市场经济下的生态危机

 

反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不乏崇尚节俭、“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万物盈乎两间,生生不穷。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风雷之所以鼓动,山川之所以流峙,皆苍苍者实有以主其造化之权邪……”[1]191“天有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谓“万物齐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其所以‘四时行,百物生’者,盖以其合当如此便如此,不待思维,此所以为天地之道”[1]117。故,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仁政规划,陶渊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优美田园风光,都是农业文明中先民生活理想的写照。因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可以看作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态学[2],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当下仍具有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恒常价值。

 

一般而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包括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在内的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3]。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当然受自然规律支配;但人又有主观能动性,是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人,其最基本的属性是生物属性,最本质的属性是人的社会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崛起的一种独树一帜的思潮———生态社会主义,这种思潮从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危机的现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反思危机的根源和探寻摆脱危机的出路,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社会主义理论[4]。不可否认,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把解决生态问题与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相结合,无疑给社会主义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类自由的真正实现和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的统一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方面,人们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自觉意识与深刻把握,必然导致创建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也是新的绿色社会。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增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都应以人为中心。事实证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或中心的传统发展观独尊经济指数,搞GDP崇拜,偏离乃至背离了和谐发展的轨道。如果仅仅把数字作为经济增长的目标,把人作为经济增长的手段,则偏离了和谐社会发展的主题。比如我们的沙漠化治理,只注重恢复植被而忽视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大量使用地下水,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是没有可持续性的[5]。时下,又有人说,绿色GDP还不是根本,幸福指数才是根本。然而幸福指数有多个指标,例如生物的多样性便是其中之一。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讨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则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应该是充分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应该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

 

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社会结构的和谐,等等。社会和谐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社会稳定,而应是多元的开放的,“和而不同”,异彩纷呈,是一个美好祥和的状态。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意义非常重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胡锦涛同志对和谐社会特征作出的解释。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的发展和补充,它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社会和谐的构建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1]187。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本身出现了各种异化———人与自然失衡、人与人失和、人与自身失调。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滋长和蔓延,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无限制地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枯竭,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关于这些,前人早已提出了警告:“作善,降百祥;作不善,降百殃”[1]118。

 

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也是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关键”[8]。

关键词阅读:

延伸阅读:

  • 网站首页
  • 频道首页
  • 最新期刊阅读全部

    最新论文阅读全部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4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wd/94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