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苹果树茎流速率变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7 18:17
探究在阿克苏干旱地区红富士苹果树的茎流特征和引起茎流变化的相关因子。采用Flow-32插针式茎流仪(TDP)于2019年6-10月,监测了红富士苹果树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的茎流特征。结果表明晴天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呈现典型的昼高夜低的"几"字型变化。生长季茎流速率最大值从高到低为:6月>7月>10月>8月>9月,最大达到37.51 cm·h-1。均值为6月>7月>9月>8月>10月。树干日均茎流速率与气温、相对湿度呈负相关(%P<0.01),与气压、日较差、风速、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性(P>0.05)。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和各气象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为:V=-1.914Ta-0.393RH+73.537,相关系数R2=0.339。因此果园应该注意在果实膨大期(6月)补充灌水,在早晨或下午进行灌水,避开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段,以避免水分蒸发带来的资源浪费。10月树体所需营养减少,生命活动减弱,在10月可减少灌溉量及灌水次数,以免增加管理成本和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文章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2020,66(1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红富士苹果树不同生长期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
在不同生长季红富士果树各生育期茎流速率不同,光照、温度、水分等也会影响茎流速率的变化。本试验监测每月茎流速率数据的最大值、平均值作为该生育期树体的茎流速率代表值进行对比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6月份茎流速率最大,最大值为65.79 cm·h-1,平均值为14.91 cm·h-1,说明6月份树体内茎流速率快,水分、养分流动多,以促进果实膨大;7-9月份的茎流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7、8月太阳辐射较大,温度较高,土壤水分大量蒸发,果树可利用水分减少。10月时最大值明显增加,但均值仍呈下降趋势,10月份茎流速率最大值为44.32 cm·h-1,平均值为6.57 cm·h-1,这是由于阿克苏开始入冬,白昼时间变短且太阳辐射减弱,但同时减少了叶片的“午休”现象,因此平均值较低,而最大值有所增加。2.2 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将10 cm、30 cm、50 cm、70 cm的土壤含水量根据田间持水量划分为三个层次:0~20、20~50、50~80 cm。监测0~20、20~50、50~80 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0%、70%、80%田间持水量时,红富士苹果树的茎流速率变化。由图3可知,当土壤深度为0~20 cm时,土壤含水量为60%、70%田间持水量的茎流速率变化大致相同,茎流启动时间、到达峰值时间和峰值下降时间也都相差不到半小时;当土壤含水量为80%田间持水量时,红富士苹果树茎流速率仍呈“几”字型的单峰变化,与另外两个含水量相比茎流启动时间早了两个小时左右、茎流到达峰值时间、峰值下降时间也都较晚;当土壤深度为20~50 cm时,土壤含水量为60%、70%田间持水量的茎流速率变化大致相同,在0:00~5:00茎流速率先下降,稳定一段时间后,在8:00左右开始缓慢增加,到达峰值时间和峰值下降时间也都相差不多;当土壤含水量为80%田间持水量时,茎流速率从9:00开始启动,在13:30到达峰值,在18:00开始下降;当土壤深度为50~80 cm时,土壤含水量为60%、70%田间持水量的茎流速率变化大致相同,茎流启动时间、到达峰值时间和峰值下降时间也都相差不多,当土壤含水量为80%田间持水量时,茎流的启动时间较早,到达峰值和峰值下降时间较晚,在15:00茎流速率突然下降,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转阴的缘故。2.2.2 苹果树干茎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滴灌条件下富士苹果树茎流速率变化规律研究[J]. 石美娟,窦彦鑫,任哲斌,王芸芸,何美美,杨萍,杨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0)
[2]‘寒富’苹果树茎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夏桂敏,孙媛媛,王玮志,吴奇,迟道才.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4)
[3]蓄水坑灌下苹果树茎流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 张亚雄,孙西欢,马娟娟,郭向红,安江龙,李蕊. 节水灌溉. 2017(05)
[4]山旱塬区花牛苹果树干茎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周玉燕,廖空太,张莉,杨国州,滕保琴. 经济林研究. 2017(01)
[5]不同时间尺度下黄土塬区19年生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张静,王力,韩雪,张林森.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3)
[6]不同天气条件下苹果树液流日变化规律研究[J]. 续海红,郭向红,仇群伊.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2)
[7]气象因子对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特性的影响[J]. 冯志文,姜远茂,田玉政,宋凯,栾翠华,褚富宽,王燕,张继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8]黄土高原区滴灌枣树作物系数和需水规律试验[J]. 胡永翔,李援农,张莹. 农业机械学报. 2012(11)
[9]黄土塬区苹果树蒸腾速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于金凤,刘文兆,甘卓亭,张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4)
[10]我国北方苹果树的需水量与灌溉问题的探讨[J]. 孙习轩. 河北农业科技. 2008(11)
博士论文
[1]山东丘陵区苹果园蒸腾耗水规律研究[D]. 耿兵.山东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研究[D]. 李焕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5209
【文章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2020,66(1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红富士苹果树不同生长期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
在不同生长季红富士果树各生育期茎流速率不同,光照、温度、水分等也会影响茎流速率的变化。本试验监测每月茎流速率数据的最大值、平均值作为该生育期树体的茎流速率代表值进行对比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6月份茎流速率最大,最大值为65.79 cm·h-1,平均值为14.91 cm·h-1,说明6月份树体内茎流速率快,水分、养分流动多,以促进果实膨大;7-9月份的茎流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7、8月太阳辐射较大,温度较高,土壤水分大量蒸发,果树可利用水分减少。10月时最大值明显增加,但均值仍呈下降趋势,10月份茎流速率最大值为44.32 cm·h-1,平均值为6.57 cm·h-1,这是由于阿克苏开始入冬,白昼时间变短且太阳辐射减弱,但同时减少了叶片的“午休”现象,因此平均值较低,而最大值有所增加。2.2 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将10 cm、30 cm、50 cm、70 cm的土壤含水量根据田间持水量划分为三个层次:0~20、20~50、50~80 cm。监测0~20、20~50、50~80 cm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0%、70%、80%田间持水量时,红富士苹果树的茎流速率变化。由图3可知,当土壤深度为0~20 cm时,土壤含水量为60%、70%田间持水量的茎流速率变化大致相同,茎流启动时间、到达峰值时间和峰值下降时间也都相差不到半小时;当土壤含水量为80%田间持水量时,红富士苹果树茎流速率仍呈“几”字型的单峰变化,与另外两个含水量相比茎流启动时间早了两个小时左右、茎流到达峰值时间、峰值下降时间也都较晚;当土壤深度为20~50 cm时,土壤含水量为60%、70%田间持水量的茎流速率变化大致相同,在0:00~5:00茎流速率先下降,稳定一段时间后,在8:00左右开始缓慢增加,到达峰值时间和峰值下降时间也都相差不多;当土壤含水量为80%田间持水量时,茎流速率从9:00开始启动,在13:30到达峰值,在18:00开始下降;当土壤深度为50~80 cm时,土壤含水量为60%、70%田间持水量的茎流速率变化大致相同,茎流启动时间、到达峰值时间和峰值下降时间也都相差不多,当土壤含水量为80%田间持水量时,茎流的启动时间较早,到达峰值和峰值下降时间较晚,在15:00茎流速率突然下降,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转阴的缘故。2.2.2 苹果树干茎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滴灌条件下富士苹果树茎流速率变化规律研究[J]. 石美娟,窦彦鑫,任哲斌,王芸芸,何美美,杨萍,杨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0)
[2]‘寒富’苹果树茎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夏桂敏,孙媛媛,王玮志,吴奇,迟道才.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4)
[3]蓄水坑灌下苹果树茎流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 张亚雄,孙西欢,马娟娟,郭向红,安江龙,李蕊. 节水灌溉. 2017(05)
[4]山旱塬区花牛苹果树干茎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周玉燕,廖空太,张莉,杨国州,滕保琴. 经济林研究. 2017(01)
[5]不同时间尺度下黄土塬区19年生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张静,王力,韩雪,张林森.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3)
[6]不同天气条件下苹果树液流日变化规律研究[J]. 续海红,郭向红,仇群伊.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2)
[7]气象因子对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特性的影响[J]. 冯志文,姜远茂,田玉政,宋凯,栾翠华,褚富宽,王燕,张继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8]黄土高原区滴灌枣树作物系数和需水规律试验[J]. 胡永翔,李援农,张莹. 农业机械学报. 2012(11)
[9]黄土塬区苹果树蒸腾速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于金凤,刘文兆,甘卓亭,张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4)
[10]我国北方苹果树的需水量与灌溉问题的探讨[J]. 孙习轩. 河北农业科技. 2008(11)
博士论文
[1]山东丘陵区苹果园蒸腾耗水规律研究[D]. 耿兵.山东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研究[D]. 李焕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5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359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