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与经济研究》跻身“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本文关键词:《审计与经济研究》跻身“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更多相关文章: 社科期刊 经济研究 高校期刊 高等学校 审计 文科学报 重庆市 学术年会 理事会 教育部
【摘要】:正201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六届二次理事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市举行。会议通报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期刊评奖情况,我校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从全国1200余份人文社科期刊中脱颖而出,首次荣获"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称号。该项评奖活动是经教育部
【关键词】: 社科期刊 经济研究 高校期刊 高等学校 审计 文科学报 重庆市 学术年会 理事会 教育部
【分类号】:G239.2
【正文快照】: 201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六届二次理事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市举行。会议通报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期刊评奖情况,我校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从全国1200余份人文社科期刊中脱颖而出,首次荣获“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称号。该项评奖活动是经教育部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胜龙;江西省首届优秀社科期刊评选揭晓[J];金融与经济;1995年09期
2 崔家善,,张正明;社科期刊如何走出困境[J];学术交流;1994年04期
3 潘琦;关于发展和繁荣广西社会科学期刊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4 凯明;湖北省社科期刊编辑研讨会暨颁奖会在鄂州召开[J];理论月刊;1998年01期
5 张秀芳;本刊入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后听取意见找问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0年01期
6 屈演文;世纪之交社科期刊发展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景风;市场竞争与期刊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8 张积玉;社科期刊的特色化之路[J];中国编辑;2003年06期
9 陈景云;提高社科期刊编辑素质之我见[J];理论探讨;2004年02期
10 罗;新闻出版署举办首届社科期刊评奖活动[J];中国出版;199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武;;加入WTO对我国社科期刊的影响与对策[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丁山;;跨越两洋与政策沟壑——《收藏家》杂志走出国门后的驻足[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程学军;敖红;;论建设高素质的社科学术理论期刊人才队伍[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后记[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陈华;;部队院校学报质量提高与管理模式改革对策研究——以《武警学院学报》为例[A];第3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期刊从业人员素质[A];中国期刊协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2年
7 陈红娟;;创办特色栏目 提高学报竞争力——以《西安石油大学学报》创办特色栏目实践为例[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上海蔬菜概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尤殿武;;论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的传播[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赖一郎;;OA模式出版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影响与启示[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京;民族地区经济研究的新视角[N];经济日报;2005年
2 《复旦学报·社科版主编》 黄颂杰;学术·管理·市场三重合力下的人文社科期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刘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人文社科期刊的学术担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方福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怎样和国际接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沙健孙;社科期刊应有的品格[N];光明日报;2004年
6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朱剑;社科期刊面临转型绝好机遇[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林玲;人文社科期刊推出新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宋晖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迎接电子期刊的挑战 建构人文社科期刊权威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记者 宗时风;第八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高层论坛召开[N];宁夏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胡荣荣;第八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高层论坛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58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58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