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
〔首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12月17日-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小学教育的和谐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彭佩云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发了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中科院院士王梓坤等作了重要报告。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大会举办了主题分别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管理与教育的和谐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与教育的和谐发展”的4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0多位小学校长,研讨小学教育改革与未来发展。大会最后一致通过了《促进小学教育和谐发展倡议书》。
“首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是建国以来小学校长的首次盛会。会议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校长所肩负的神圣使命、重要地位和必备的素质;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教育的前进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家认为,实现小学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其次,要把和谐发展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好三个影响学生和谐发展的问题:一是德育薄弱的问题;二是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三是厌学问题。其三,要建立健全符合和谐发展要求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并将和谐发展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其四,要通过校长、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达到学生的和谐发展。其五,要营造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六,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在教育和谐发展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强调学校在这方面的引领作用。其七,要努力为区域和城乡教育均衡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十八次学术年会〕11月19日―21日以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为主题的第十八次年会在重庆召开。五百余位教育工作者与会。陶西平、裴娣娜、宋乃庆、万明春等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北京市东城区区委、区政府介绍了本区 “学区化建设工程” “蓝天工程”;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等介绍了学会“十五”科研课题:《“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会议还参观了重庆市的部分中小学。
年会共征集论文7643篇,评出获奖论文(一、二、三等)2500余篇,征集论文总量和获奖论文的数量都是历年来最多的。
〔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1.召开青岛市南教改实验区工作现场会。会上,市南区介绍了《以区域行动研究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基础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探索性研究》的成果。该区研究实验的重要成果和经验是:①提出了沿海发达城区区域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模式:理念先行、政府主导、科研引领、全员参与、整体推进。②形成了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及系列举措。③探索了新时期区域整合指导,校本关注需要的区域教师教育新途径。④体现了教师的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的学习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课改新变化。⑤架起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信息素养为目的的网络交流平台。⑥构建了终身教育视野中的多通道的社区教育指导体系。会议期间,青岛市南教改实验区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
2.成立曲周教育改革实验区。4月9日,中国教育学会曲周县教育改革实验区启动大会在河北省曲周县召开。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领导和教师约460人出席了大会。
曲周教改实验区的任务是研究创业教育与农村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创业、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现代农村素质教育体系。研究农村课程与农村素质教育发展,学校课程对学生创业的影响,学校品牌与系统发展等问题。
〔“十五”课题结题和“十一五”课题立项工作〕1.“十五”科研课题取得可喜成果,顺利进入结题验收阶段。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十五”期间,学会共立项了251个科研课题,这些课题分布于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十五”规划的全部十一个学科分类,参与的学校和单位超过2000个,参与人数达20万以上(包括学生)。多数课题组自始至终重视对研究课题的实施和组织管理、课题成果的应用和发表,达到了课题立项的预期目标,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在认真总结各课题所取得成果的同时,学会还通过各种渠道为这些课题成果的推广搭建平台。学会重点课题《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探索》(负责人:吕传汉)自2000年立项以来,经过五年多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级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实验证明,该教学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观察、探索、创新能力有较好的效果。该教学研究迁移到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同样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会在第18次学术年会上,推出了这一成果,获得与会同志的好评。目前该成果已在贵州全省铺开并在其他省实验推广。3.召开“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指南发布会。学会制定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以及相应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办法,在青岛会上发布,要求分支机构会员,通过“十一五”课题的实施,把群众性教育科研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课题指南》从基础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素质教育等13个专题109个细目对课题研究进行了分类,为各地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及申报工作提供了依据。
〔开展调查和研究,为教育决策服务〕1.为制定《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进言献策。根据部党组关于《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起草工作的要求,围绕调研方案,学会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和校长座谈会,及时提交了“专家意见和建议的综述报告”。2.参与实施素质教育问题系统调查。2005年6月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何东昌,根据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召开校长座谈会的纪要,写信给胡锦涛同志,详尽反映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6月10日,胡锦涛同志对何东昌同志的信作了重要批示。根据胡锦涛同志批示,陈至立同志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顾明远会长参加了座谈会。而后,教育部、中宣部、人事部、团中央、社科院、发展改革委等单位联合组织7个专题组,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学会谈松华、张民生、叶澜3位副会长分别担任了3个专题组的组长,谈松华副会长参加了总报告的起草工作。3.召开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研讨会”。4月,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研讨会”,来自全国从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研究单位和教育工作者200多人,深入研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1)保证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政府负主要责任。为实现教育的公平,应建立起强有力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有步骤地解决各种相关问题,逐步实现教育公平。(2)政府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扶持要逐步从措施转变为制度和法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3)提倡和逐步建立社会资助、救援体系是帮助弱势群体的重要途径。(4)通过宣传、提倡和引导,逐步形成致富后回报社会的良好风气,形成热心公益事业、热心对弱者进行捐赠等良好社会文化。与会者还一致认为应加强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教育。
本文编号:1269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yywskj/1269651.html